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多任务飞机与无人机协同反潜作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上多任务飞机将成为海军执行海上巡逻侦察和反潜作战的主力航空武器装备,海上多任务飞机与无人机联合编队进行协同反潜作战将是未来航空反潜的发展趋势和重要作战方式之一。介绍P-8A海上多任务飞机主要系统配置和作战能力,分析海上多任务飞机的作战使用以及海上多任务飞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概念和模式,包括协同态势感知和协同攻潜作战,指出了未来海上多任务飞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航空反潜是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长期以来,如何寻找和攻击潜艇成为世界海洋国家重要的军事议题,航空反潜日益受到海军大国的重视。本文就航空反潜在未来海战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以及航空反潜的技术、武器装备、作战方式等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3.
倪卫星 《直升机技术》2013,(1):63-66,62
对美海军航母编队反潜体系组成和反潜作战的使用做了系统研究,提出其反潜是多种反潜兵力的合同作战,指出网络中心反潜战是其发展趋势,分析了舰载反潜直升机相对其它反潜兵力的优劣以及其在美航母编队反潜作战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海上巡逻机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军反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反潜作战体系中的主力机种。本文综述了世界各国新一代海上巡逻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作战任务和作战能力,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徐德康 《国际航空》2004,(12):20-22
美国海军正在研发的"广域海上监视"(BAMS)无人机是与美国海军MMA反潜任务联合使用的,其作战半径将达到2000海里,其控制站将建立在美本土、全球的基地、舰艇或其他飞机上,通过统一的数据链形成全球海上监视、情报、侦察和攻击网络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ADC法的潜艇反潜作战方案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潜是潜艇最富挑战性的一种任务,对潜艇的反潜作战方案进行评估是评价反潜效能的有力手段。文章对武器系统评估中常用的ADC法进行了改进,在考虑潜艇的协同能力、生存能力、作战人员素养、作战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潜艇反潜作战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假定的作战条件,分别采用潜艇的3大基本战法作为作战方案,运用改进的ADC法,评估3大基本战法在潜艇反潜作战行动方案中的效能。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改进ADC法进行潜艇反潜作战效能评估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潜艇是一种十分隐蔽、攻击力特强的作战武器,在一次、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平时,潜艇是一种强大的威胁力量,世界各军事大国都对发展潜艇和反潜作战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21世纪,一些新技术和新型潜艇将相继问世,立体反潜作战和攻防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直升机反潜与对抗将面临哪些新的课题、直升机反潜将有什么新的技术对策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作者提出的概念、观点和论据带有前瞻性和探讨性,希望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讨论,以期推动我国航空/直升机反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舰载直升机反潜区域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舰载直升机反潜区域是为了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搜索和攻击敌潜艇。从有利于舰载直升机反潜作战使用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潜艇鱼雷攻击圆的基础上,指出在水面舰艇前方存在一个潜艇鱼雷攻击可攻区域,并结合舰载直升机的反潜作战特点,最终得出舰载直升机的主要反潜区域,为水面舰艇合理配置和使用舰载直升机反潜作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P-8 A设计中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音正在加快P—8A多用途海上飞机(MMA)的研制进度,希望能提前一年向美国海军交付具备“初始作战能力”(IOC)的P-8A,以应对美国海军P—3C反潜/反面作战巡逻机队退役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潜艇是一种十分隐蔽、攻击力特强的作战武器,在一次、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平时,潜艇是一种强大的威胁力量,世界各军事大国都对发展潜艇和反潜作战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21世纪,一些新技术和新型潜艇将相继问世,立体反潜作战和攻防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直升机反潜与对抗将面临哪些新的课题、直升机反潜将有什么新的技术对策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作者提出的概念、观点和论据带有前瞻性和探讨性,希望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讨论,以期推动我国航空/直升机反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