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许多具有软盘设备系统的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这类计算机除了用于实时控制、数据处理、一般科学计算外,兼做一些经济核算管理工作,和仓库材料管理工作等,这也是十分有益的。为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介绍一种实现工资计算通用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越来越多的遥测数据处理工作从主机移向通用小型前端预处理机。本文讨论了预处理的必要性,介绍了一种通用预处理机。阐述了在变换“军用1553多路总线”数据中使用预处理机的情况,以及在更广泛的例行处理中使用预处理机的情况,例如数据合并、识别、压缩、工程单位转换、数组形成和数据分类等。  相似文献   

3.
在Google Earth的三维地形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计算机辅助仪表飞行程序设计系统,在GoogleEarth上绘制出飞行程序保护区。并建立机场数据库,存储机场数据以及保护区各重要位置点数据,导入AUTOCAD,完成AUTO CAD出图。实现计算机辅助飞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4.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管理系统中应用了广泛的软件系统由于其数据管理的优越性和程序设计的便利性,利用这开发的管理软件越来越多。通过对大量管理软件的实际设计分析,本文提出民下种较为流行和通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法及数据库设计标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5.
宏代换以其高概括能力在计算机数据信息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在实践中巧用宏代换代换结构相似的条件语句,将本属于程序组成部分的语法成分转化为数据库文件,既简化了程序结构,又改良了程序性能,加强了程序可维护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三种通用基准程序——Whetstone,Dhrystone,和Sieve都可运行在IBMPC机,IBM PC/AT机,VAX11/785和VAX8600计算机上。结果表明,不同基准程序所预测的计算机性能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文中研究如何建立飞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基础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库的管理;研究如何更新基础数据,完成数据统一;建立线束设计统一数据源管理模型,生成用于飞机线束设计的简单有效的基础数据库,使用工具从设计数据中提取来自原始数据的项目清单,并创建比对程序,自动识别差异,用以及时跟踪变更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XML语言和代理模型的翼型通用气动数据库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翼型气动数据库对翼型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一种建立翼型通用气动数据库的思想,介绍该数据库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功能;该数据库采用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通用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包含翼型几何特性数据、不同流动状态下力系数、物面压力分布等各种气动数据,并且还可提供灵活多样的数据处理功能;采用代理模型和变可信度模型技术,实现气动数据快速检索和插值功能。通过DU93-W-210翼型算例初步表明如何实现气动数据生成和快速插值,从而初步展示了所提出翼型气动数据库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实时遥测数据采集和显示用的一种最佳体制已经研制成功。它大大提高了灵活性和信息吞吐秀,而所使用的设备极少。当其应用于MIDISS系统时,利用这种方法,用户能够规定对几个卫星上的每个传感器的数据处理,而不受下行线路信息格式的限制。每个用户都可规定和更改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而不会中断数据处理操作。数据处理可包括代数运算、逻辑转移、逻辑乘积、时间平均等等。这种灵活性是由SPACETALK(空间对话)——一种类FORTRAN语言产生的。使用FORTRAN语言用户就能按照传感器的名称对其进行处理,而且还能够编排和发射上行线路指令。 MIDISS硬件的小型化可以从紧凑的MIDISS结构看出。MIDISS包括:一个16字长小型计算机和一个SPACEPIPE(空间流水线,以微型计祘机为前端处理机)。SPACEPIPE可对多条下行线路进行分路,能提供速率缓冲,还可以进行数据压缩和报警检测。于是,使该小型计祘机有精力对那些变化速率相当高的下行线路信道进行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多字节指令系统的计算机目标程序的反汇编一直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目前在国外引进的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一般都有一个反汇编应用程序。这些程序有的是独立使用的,有的在调试程序(DEBUG)中仅做为一个命令使用。由于这些反汇编程序不能将机器指令和数据分开,因此反汇编出来的清单往  相似文献   

11.
用计算机来设置整个遥测系统并处理数据所需的信息量正在日益增加。遥测格式数量多而且复杂常常需要在计算机里保存前端处理机的各种设置参量。而且,随着硬件预处理器的普遍使用,需要在计算机内保存一个用于控制各参数实时处理过程的信息。为了存贮这些设置和参数定义,并能快速检索这些信息,在设计良好的遥测系统中必须使用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柳勇 《试飞研究》2001,(4):17-23
本文讨论采用定量反馈理论法设计的飞控系统的研制及成功的飞行试验。该飞控系统是为Lambda无人驾驶研究机设计并在其上飞行的。Lambda是翼展为14英尺的遥控飞机,是赖特试验室用于探索飞控技术的。研制过程开始于数字Datcom的应用,它是一根据几何数据预测飞行器稳定性及操纵性导数的计算机程序。Datcom数据形成飞机的基本模型。通过使用系统辩识软件,以实际飞行试验数据估计气动导数对该基本模型加以精确化。利用最大似然辩识对短周期及滚转模态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进行识别。这种数据与Datcom数据结合起来提供一个飞控系统设计的工作模型。大部分初步的QFT(定量反馈理论)设计工作在空军技术研究所完成。同一时期赖特试验室研制了一台非线性仿真器。它把一个六自由度模拟台与自动配平计算、飞行器运行学、操纵面状态以及Lambda机载控制系统记录的传感器噪声组合在一起。为了设计QFT控制系统,空军技术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它允许快捷的重新设计。1992年11月20日成功试飞的控制系统就是这种重新设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种可实现设计计算、图形显示与计算机绘图一体化的MDS绘图软件系统,已由南京航空学院研制成功,并于最近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 这种通用的计算机绘图软件系统,可供使用FORTRAN语言的用户在IBM-PC微机上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该系统有一套(共11类68种)MDS自动绘图语句,其中的每一种语句均可在用户的FORTRAN程序中直接调用;它可以画直线、圆、椭圆及列表曲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实时控制系统中,经常会遇到如何才使计算机在不间断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同时,不影响 CPU 有足够的时间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作者提出了在设计一个实时控制闭环系统时采用一种新型的 AD/DA 接口板。其特点是在设计上采用增设一辅 CPU 来分担主 CPU 的一部分工作。文中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如何解决了两个 CPU 之间的“碰撞”问题。本接口板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用户可根据各自的需要,选用这种 AD/DA 接口板。  相似文献   

15.
高培先 《飞行试验》1998,14(4):32-37
联机诊断软件是一般大、中、小型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检测工具,一般由厂房专门设计提供。承担各个试飞课题最终处理任务的试飞院中心计算机系统引进时由于受当时经费限制,没有购买CD4680超级小型计算机联机诊断软件,因此给日常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影响了试飞数据处理的顺利进行。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自行设计的CD4680计算机联机诊断软件的功能和设计原理,经实际使用,表明该软件基本满足CD4680计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关于气动数据曲线拟合以及气动数据曲线图形生成的程序开发与配套情况。它们的特点是数据曲线拟合的方法科学,拟合曲线光顺,计算结果满意,程序通用化程度高。使用计算机绘制曲线图形品质好、效率高、周期短。同时还介绍了解决程序通用化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以及Auto CAD气动数据曲线图形交换文件的建立和接口程序设计编写方法及其优化。  相似文献   

17.
韩振国  梁小虎 《航空计算技术》2010,40(4):116-117,120
数据处理模块是机载嵌入式系统的核心计算资源。介绍了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具有热切换能力的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模块具有主从(系统与外设)自适应和热切换能力,为CPCI系统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具有热切换能力的数据处理模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VB环境的铰刀CAD系统的构成与主要模块功能。本设计是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以Auto CAD2002为图形输出环境,来开发机用铰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该系统对输入的铰刀数据加以分析计算,然后调用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关参数,自动驱动CAD完成零件图绘制。  相似文献   

19.
测控数据处理软件核心功能是完成站内外遥测、遥控数据的协议转换,是建设无人机通用地面站的核心软件。参考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技术标准里的软件层次模型对某型无人机通用地面站测控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了软件架构设计,并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完成实现。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电动飞机航程过短的问题,为探究未来电动飞机发展关键技术对总体性能的影响,基于现有总体设计手段,建立了一套针对电动飞机的总体性能及敏感性分析方法。以四座小型通用飞机及电源系统现有技术水平为例,评估了气动优化、结构优化、电池能量密度及推进系统效率等几项关键技术对电动飞机起飞重量及航程可能的提升效果,并对5年内可成熟使用的小型通用电动飞机所需的关键指标提升提出了目标。结果表明:在对小型电动飞机提出合理的航程需求的情况下,依靠多项关键技术的共同进步能够使电动飞机在短期内覆盖传统通航飞机70%以上的使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