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外世界没有平坦的道路,环境十分恶劣,因此,科学家首先会派遣无人驾驶车打前站,而后才考虑载人登陆。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向我们的近邻——月球和火星——发射了多部这样的探索车,还有多部将在未来几年相继发射,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10辆。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10,(1):20-20
NASA和欧空局局长最近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开展火星探测的“意向书”,为双方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共同规划相关任务开了绿灯。双方2016年将发射一个由欧洲牵头的轨道器,2018年将发射分别由欧美双方提供的火星表面漫游车,两次发射所需的火箭将由美方提供。随后双方还可能在2020年发射一组着陆器。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火星取样回送。美欧双方的现行火星探测计划部受到了经费压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火星是一颗"燃烧的星星",科学家至今仍在激烈争论与这颗红色行星有关的问题。即使已经有不少飞船被派去研究火星,但有关它的许多问题,我们至今仍不知道答案。2011年11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把它的最新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好奇"号发射升空。趁此机会,让我们盘点一下这颗红色行星的几个未解之谜吧。火星为什么有两张脸?几十年来,研究火星的科学家一直对火星两半球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感到迷惑不解。这颗红色星球的北半球平坦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2日,欧空局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及同行的“猎兔犬”2着陆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开始了飞往火星的旅程。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是俄欧合资斯达西姆公司联盟-弗雷盖特运载火箭。 火星路上伙伴多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一片火星热的推动下,美国航宇局约翰逊航天中心最近提出了一项载人火星飞行计划,该计划设想于2007年,即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发射50周年之际启动。  相似文献   

6.
开往火星的欧洲快车 2003年的6月是一个令全球航天界、天文界乃至整个科技界及其爱好者兴奋不已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里,欧洲和美国分别发射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由于2003年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相对距离最近(约5000多万千米,该距离每5万年才遇到一次),这意味着在6月份发射探测器到达火星的时间最短。所以,欧洲和美国在同一个月里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其中欧洲火星探测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认识火星,科学家们在现有航天探测和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研究工作方案,有的已经开始实施。现仅就火星生命实验、火星取样研究和派人登陆火星三个方面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8.
杨孝文 《国际太空》2009,(11):23-24
2009年9月29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表示,原定于2009年10月发射的“火卫——土壤”(Phobos—Grunt)探测器将推迟至2011年10月发射。该探测器上将搭载一批特殊的“乘客”——细菌,这是科学家为研究地球生物能否在太空极端环境下长时间存活所进行的“生命星际飞行实验”(LIFE)。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空航天局表示,勇气号火星漫游车在火星表面有了一个最重大的发现:火星车的车轮掀开了一小片火星泥土,通过分析证明,过去这里的环境可能非常适合微生物生存。火星漫游车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史蒂夫·斯库里斯表示,在地球上,类似的泥土一般都是细菌聚集的场所。科学家将此次发现形容成是一次幸运的发现。之前,勇气号一直拖着一个坏掉的轮子前行,在火星表面留下了一条深深的划痕。2007年5月,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家发现一些被掀起的泥土比通常情况下的颜色更鲜艳。他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里的硅土(玻璃的主要成分)含量极其丰富,于是科学…  相似文献   

10.
太空新航线     
<正>美欧签订火星探测协议NASA和欧空局局长最近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开展火星探测的"意向书",为双方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共同规划相关任务开了绿灯。双方2016年将发射一个由欧洲牵头的轨道器,2018年将发射分别由欧美双方提供的火星表面漫游车,两次  相似文献   

11.
让我们设想一下未来 ,或许在2020年会有一艘由多国宇航员组成的机组驾驶的宇宙飞船 ,将开始它的第一次星际旅行,它的目标就是火星。或许这一设想还无法提交给国际科学委员会 ,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发这颗“红色星球”。目前探测火星的工作即将开始 ,而且将持续到2015年左右。在载人火星飞行的方案实施以前 ,将会发射一系列不载人的自动火星探测器 ,那就是福博斯太空飞行器。我们会在火星上找到什么数百年来 ,人们一直认为在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科幻小说的作者们就火星人和他们构成的社会写下了许多离奇古怪的故事。甚至一些科学家们都…  相似文献   

12.
船舷 《飞碟探索》2011,(1):46-47
美俄二国的竞争博弈由来已久。从核武器引爆到卫星发射;从争相登月到深空探测,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空间站项目才把他们从竞争者变为合作者,角色的转换之快,连二国的官员和科学家都恍如隔世,从心里感觉怪怪的。  相似文献   

13.
困扰人类的UFO究竟来自何处?有人认为就太阳系来说 ,他们很可能来自月球、火星和金星。虽然至今尚未找到这些星球的智能生物 ,但这种说法也并非毫无道理。经初步探察 ,地外文明确实应该存在。月球背面发现飞碟基地和城市人类虽然已6次登上月球 ,却没有发现什么“月亮人”。但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科学家多年记录的579起月球怪异现象 ,如突然发光、磁场变异、奇怪阴影、不明飞行物活动、几何图形的出现与消失和宇航员登月亲眼所见等 ,这些说明月球仍有许多扑朔迷离的谜题没有解开。美国人于1966年11月20日发射的“月球轨道环…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为火星探测大年,各国相继赶在发射窗口发射自己的火星探测器,截止目前成功赶上发射窗口的国家,按时间先后分别为阿联酋、中国和美国。本文给出了2020年火星探测发射和到达窗口的“猪排”能量图,在有效载荷、发射窗口、运载火箭、地火转移轨道、火星俘获及着陆、通信等方面,对三个国家发射的探测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此次火星探测各环节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5.
"火星快车"的有效载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空局的“火星快车”于2003年1月2日发射,12月25日进入环火星轨道,并于2004年1月28日成功到达测绘轨道。除了与2003年12月19日脱离“火星快车”的猎兔犬一2登陆器失去联系外,“火星快车”装载的所有有效载荷均工作正常,已开展了多项试验,发回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基本认定了火星南极极帽区有水存在。  相似文献   

16.
兆华 《飞碟探索》2003,(6):17-17
以往的科学探测表明,火星上虽无液态水,但却存在着几千条干涸的河床,说明从前有过水。火星上众多的河谷表明,那里曾发生过河水泛滥。火星表面存在着大峡谷和河流侵蚀地形,这是规模大得超出我们想像的大洪水留在火星表面的痕迹。最近,科学家们对美国火星探测器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储量比火星南极区域多出约1/3。新发现对科学家在火星上寻找生命存在迹象,确定未来火星探测地点等都有重要意义。俄美科学家的分析结果显示,当覆盖火星北极的干冰层随季节转换而消失后,下面的大片区域表现出富含地下冰冻水的…  相似文献   

17.
“火星漫游者”将给人类带来哪些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点 《国际太空》2003,(8):8-11
□□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实现了对火星较大范围的移动考察,代表了火星探测的重要阶段。时过6年,与“火星探路者”类似的火星探测方式于今年实施。美国于2003年6~7月分别发射了2个“火星漫游者”(以下简称“漫游者”)探测器。这两个“漫游者”也是自动探测车,但性能远高于昔日的“火星探路者”。其中漫游者-A于2003年6月10日发射,定于2004年1月4日到达火星,目前选择的着陆点是Gusev陨石坑,它位于火星赤道南15°;漫游者-B于2003年7月8日发射,定于2004年2月8日到达火星,着陆点是位于火星赤道以南2°的Meridiani 平原…  相似文献   

18.
率先在火星着陆的『海盗』 "海盗"是美国早期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是"水手"探测器的改进型,是世界第1个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美国分别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器.  相似文献   

19.
张桀 《太空探索》2004,(3):34-35
在过去的近200年里,“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始终牵引着各国科学家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一次振奋人心的星际远行将于12年后启程:2015年前后一支火星考察队将飞向火星,往返历时约440天。2002年7月,参加国际火星登陆计划的俄罗斯多家科研机构,在莫斯科向外界介绍了其拟定的火星登陆方案。根据火星登陆计划中俄方负责人谢苗诺夫介绍,参加上述计划的主要机构为俄罗斯航天局、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以及日本和加拿大的航天主管机构。俄罗斯科研人员在其拟定的方案中建议,各国同行共同挑选航天指挥员、副驾驶员、随航工程师、医生各一名,航天科学家两名,组成火星考察队。这些考察队员最好为45岁~55岁之间的男性,他们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