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关国航空航天局“火星环球测量者”太空船上的“热力散发分光仪”探测到火星的赤道附近有相当分量的赤铁矿积聚,面积约有500平方千米。赤铁矿是一种氧化铁,是经过一些与水有关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火星上的赤铁矿是粗粒的,像沙粒那么大,而且集中在赤道附近。科学家相信火星曾经发生过剧烈的水热改变成沉淀过程,造成赤铁矿从水中沉淀下来,形成粗粒的铁矿。这次的发现,进一步证明火星表面曾经有热水存在,而且可以帮助科学家选择下一次着陆火星的地点,以便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同时收集赤铁矿样本,带回地球做进一步研究。火星上的赤铁…  相似文献   

2.
欧空局局长多尔丹在莫斯科航展上说,该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将联合开展首次载人火星探测。但他没有给出时间表,也未说明将使用哪方的飞船。双方联合开展的“火星”500载人火星飞行模拟项目已持续了442天,封闭在隔离设施内的志愿者还要在其中停留78天。俄欧的联合载人火星探测将面临美国的竞争。航天飞机计划结束后,NASA预计将会继续建造能用于深空探测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而低地轨道人员运输工作将外包给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3.
耳东 《太空探索》2011,(2):36-37
截止到2011年1月5日,"火星500"模拟试验已进行了216天,本刊通过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以电子邮件形式采访了这6名志愿者,下面是他们的精彩回信。1."火星500"共有多少项试验?中国参加了哪一些?▲"火星500"实验项目数量有100项以上,其中包括生理学考察,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考察,生物化学、免疫学和生物学考察,微生物学和卫生保健学考察,技术操作实验等。中国的王跃参加了所有的试验。  相似文献   

4.
广角镜     
“火星观察者”失踪原因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授权的一个调查小组最近说,燃料输送管道破裂很可能是导致美国“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去年8月在太空失踪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美国、欧洲和俄罗斯航天局高级官员同意就促使俄方成为美欧一联合火星探测项目的全面伙伴进行磋商。被欧空局称为“外空火星”的该项目因NASA预算限制而受阻。三方官员会谈后乐观地认为,俄方能够提供质子号火箭在2016年发射由欧洲牵头的一个火星通信轨道器和主要由欧洲和俄罗斯提供的一套遥感仪器,并借此成为项目的全面成员。  相似文献   

6.
文青 《国际太空》2005,(4):19-19
为确保这项名为“500天”的试验顺利进行,科学家将在地面建造一艘拥有卧室、厨房和实验室的宇宙飞船。从2006年起,6名35-55岁的男性志愿者将模拟火星飞行,在宇宙飞船内生活500个昼夜。科学家希望通过这种试验了解未来火星飞行期间航天员的心理状况、肌肉萎缩程度和免疫系统的变化情况,以及失重对他们骨骼的影响。在试验期间,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15日,在举世瞩目的第46届巴黎航展上,俄罗斯除了展示其先进的航空技术外,俄联邦航天局首度向公众展示了俄罗斯研制的火星探索车。自人类开始开发太空以来,美国和俄罗斯一直视对方为该领域内的主要竞争对手。随着美国人不断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近年来也加紧了制定本国的火星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8.
庞征 《国际太空》2011,(12):1-7
在经历了520天的“密闭飞行”后,2011年11月4日,6名志愿者终于完成了“火星-500”(MARS500)实验,走出莫斯科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院(RIBP)的模拟火星飞船实验舱,这是迄今为止进行过的时间最长的隔离实验。这项耗资1500万美元的项目由欧洲航天局(E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KA)共同资助,于2010年6月3日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在模拟火星飞船实验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所受的心理影响。志愿者队伍由法国工程师罗曼·查尔斯、意大利工程师迭戈·乌尔比纳、俄罗斯生理学家亚历山大·斯莫林斯基、俄罗斯外科医生苏克罗伯·卡莫洛夫、俄罗斯工程师阿列克谢·希特维和中国航天员教练王跃组成。完成任务后,他们每人获得300万卢布(约合10万美元)奖励。王跃看上去依然神采奕奕。从他时而眨动的眼睛中不难看出这位“80后”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极其优异的生理、心理素质。“时隔520天后,我们终于回来了,很高兴同大家再次见面……”王跃在用中文和英文发表简短致辞后和其他志愿者一同离开了活动现场,开始接受医学检查。接下来,他们还接受了为期3天的全面体检和一个月的舱外实验.包括分析几名志愿者的尿液和唾液样本,研究精神压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王跃已于2011年12月6日回到北京。科学家将用1年左右的时间分析实验结果,从而确定人们征服火星的下一步计划。  相似文献   

9.
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的.“火星500”计划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将在密封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新鲜空气,也不能与外界直接联系。这项任务将探索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6名志愿者是否能在心理和生理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9月22日,美航宇局公布了由国际空间探测协调组制订的第一版“全球探测路线图”。该路线图是由NASA等12家航天局在过去一年里共同制订的,为的是推动开展协调的空间探测。路线图从国际空间站开始,提出要扩大人类在整个太阳系中的存在,最终目标是要载人探测火星表面。路线图确定了两条潜在途径,即“下一步探测小行星”和“下一步探测月球”。  相似文献   

11.
航天简讯     
加拿大航天局计划探测火星□□据2006年3月23日报道,加拿大航天局宣布将对加拿大火星探测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将授出为期6个月、价值25万美元的着陆或绕轨的火星探测技术研发合同。加拿大航天局负责人称,美国的返月计划致使其减少了火星计划的资金,而这对加拿大是一个好机会。据称,加拿大已经完成了一项发射及交付系统的初步评估,该系统可用于加拿大领导的小型任务。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加拿大正在寻求可能的合作伙伴,以获得资金支持。它正与各国或地区的航天局联系,其中包括欧洲、日本和印度,它们都有可能成为其合作伙伴。目前,加拿大没有…  相似文献   

12.
香港理工大学科研人员正在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紧密合作,由该校研发的一台仪器将在2009年随俄方探测器升空,供中俄联合火星探测任务使用。这项任务是中俄两国首次在行星探测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宇局(NASA)、俄罗斯航天局(RSA)和一个国际合作伙伴小组正在研究本世纪最后几年中的无人火星探测任务。1.俄罗斯牵头的任务a.火星一96·运载器:俄质子号火箭。·有效载荷:一个轨道器、两个小型着陆站、两台尖钉形的穿入器,用以进行火星表面下的测量。·计划安排:该任务原定于1994年实施,现改为1996年。b.火星一98·运载器:俄闪电号火箭。·有效载荷:待定。可供选择的对象为一个轨道器、一个俄罗斯的“火星车”巡视器和法国制造的大气气球系统。·计划安排:该任务原定于1996年实施,现推迟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最壮观的载人航天工程是“阿波罗”载人登月,21世纪最壮观和最宏伟的工程则是人类登上火星。登上火星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计划。我国是航天大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定会在火星上建立中国的探险基地。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明天就将担负起这一历史的重任,你们中有的人可能就是登上火星的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本刊将在新的一年中系统介绍人类火星飞行的各方面知识,包括为火星飞行探路的“火星鼠”、如何飞往火星、结构复杂的火星飞船、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充满危险的火星环境、火星前哨站、在火星上生活、先进的火星服、火星上的温室、火星上的生命保障系统、永久性火星基地和火星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15.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唯一在轨建造的空间站,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等共16个国家联合研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站上集中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为人类在近地轨道开展系统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载人登月和探索火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观察者”号失踪前奇遇“太空鱼怪”为进一步揭开火星上诸多的待解之谜,美国曾向火星发射了“火星观察者”号宇宙探测器,但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不知什么缘故,“火星观察者”号在对火星的考察进入关键时刻突然神秘失踪。不过,使科学家们感到幸运的是,就在“火星观察者...  相似文献   

17.
火星:充满奥秘与神奇的净土(上)傅民杰火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外行星,它看上去是一颗火红色星球,故此得名“火星”或“红色行星”。天文学家又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许多地方跟地球十分相似。火星直径6800千米,这约是地球直径的1/2,它的质量是...  相似文献   

18.
船舷 《飞碟探索》2011,(9):52-53
回顾“机遇”号和“勇气”号先后成功登陆火星的表现,虽说都传回大量火星图片与物质成分数据使人类第一次对火星表面有了直观的了解。但遗憾的是,二辆火星车在凹凸不平、沙砾遍布的着陆点多次遇到麻烦,有二次甚至是命悬一线,耗资数亿美元的宝贝差一点像一堆废铁扔在火星上。历经206天,行程4.8亿千米才辛苦降落火星,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于2011年11月9日携带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进入低地球轨道(LEO),但原定于159min后探测器在轨发动机点火变轨未能实施,最终探测计划失败.俄罗斯航天局研究分析认为,事故最可能是由于宇宙线重离子轰击星载计算机存储器件,导致两台计算机重启所致.但是抗辐射专家对空间辐射粒子会在如此短时间内通过单粒子效应(SEE)导致LEO探测器失效的观点并不认同.本文根据俄罗斯航天局发布的受影响器件信息,通过实验和计算,分析了K6R4016V1D芯片在低地球轨道运行时可能遇到的空间辐射粒子诱发单粒子效应的频次,探讨了单粒子效应导致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失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重要的航天机构纷纷出台了各种雄心勃勃的地外生命探索计划。2003年6月3日,欧洲宇航局的新一代探测器“火星特快”踏上了火星之旅。“火星特快”上搭载的“贝格尔2”号着陆器将登陆火星,展开一系列发掘工作,在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中寻找生命的痕迹。就在“火星特快”出发后不久,美国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