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探索》2015,(4):19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航天报》、《宇航学报》、《太空探索》、《神舟报》、《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电子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真空与低温》、《航天器环境工程》、《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等协办,会议主题为"创新与融合",密级为公开。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28日,由空间瞭望智库、《国际太空》和《卫星应用》杂志,以及"中国太空网"联合组织的2017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通过"中国太空网"官方微信进行了公众投票,并邀请了王希季、闵桂荣、戚发轫、叶培建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院士、专家和公众的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新闻。"天舟-1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全面胜利"和"北斗-3双星首发成功,中国‘北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2018年11月20日,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太空经济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迈进太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吸引了业内外2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人士等进行研讨交流。论坛上还发布了《致知商业航天》《世界航天发展年度报告(2018)》和《京津冀一体化卫星产业投资促进研究(2018)》等报告。  相似文献   

4.
在时光的不息间,在时代的进步间,《国际太空》迎来了第400期的出版.伴随着中国航天的发展,《国际太空》400期的历程记录着中国航天逐渐强大的足迹.《国际太空》于1979年创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空间科技住处研究所主办,原刊名为《国外空间动态》,1996年更名为《国际太空》,2010年改为全彩印刷.  相似文献   

5.
刘佳 《国际太空》2014,(11):82-85
9月26日上午,《国际太空》杂志第一届理事会2014年会在北京白石桥中礼堂召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太空》杂志理事长李明以及近30家理事单位代表共计50余人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嘉宾还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周晓飞、科技委常委郭建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发部部长黄献龙、国家天文台空间碎片应用中心首席研究员刘静等。会议由《国际太空》杂志社社长原民辉主持。  相似文献   

6.
正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反对太空武器化,维护太空和平,"知天、用天",以航天等高新技术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疑难问题是人类共同的心愿。为使人类进一步了解国际空间活动及国际空间安全局势,受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委托,继2014年发布首版国际空间态势评估报告后,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空间态势评估课题组于2016年12月6日发布了《空间态势评估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中国学术研究人员系统化的独立视角,对2014-2015年间的国际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8月,《国际太空》迎来了出版第500期的重要时刻。自1979年创刊至今的这41年漫长岁月里,《国际太空》伴随了世界航天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更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而骄傲。《国际太空》于1979年创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原名《国外空间动态》,1996年更名为《国际太空》,2010年由黑白印刷改为全彩印刷。  相似文献   

8.
2013年11月27日,《国际空间合作:欧洲航天局范例》(下面简称《国际空间合作》)中译本首发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院空间中心举行。首发式由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办。来自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等机构的外国专家,以及国防科工局、长城工业公司、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专家等100余人,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国际太空》等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太空资产在美军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美国空军(USAF)相继推出了《太空作战》条令和《太空对抗作战》条令并持续完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JCS,简称"参联会")以之为基础,陆续推出《太空作战》联合条令并引导其他兵种制定专属的太空作战条令。美军的系列太空作战条令原理性、实时性、传承性强,对训练和作战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研究美军太空作战条令的发展演变,对了解美军实施太空作战的作战规划、指挥控制和作战执行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9月26日上午,《国际太空》杂志第一届理事会2014年会在北京白石桥中礼堂召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太空》杂志理事长李明以及近30家理事单位代表共计50余人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嘉宾还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周晓飞、科技委常委郭建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发部部长黄献龙、国家天文台空间碎片应用中心首席研究员刘静等。会议由《国际太空》杂志社社长原民辉主持。李明副院长向会议致辞并提出期许,杂志理事会秘书长刘豪和执行主编庞之浩分别就第一届理事会的筹备情况及未来工作、《国际太空》杂志的发展现状及设想进行了汇报。大会报告后,李明副院长向理事会成员单位颁发了证书。与会代表和嘉宾就《国际太空》杂志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未来理事会的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发言。  相似文献   

11.
正在佛罗里达召开首届IAA空间态势感知会议时,笔者在空间评论上看到了一篇名为《就太空交通管理致彭斯副总统和国家太空委员会的一封公开信》的文章,向副总统彭斯和新成立的国家太空委员会呼吁尽快成立联邦太空交通部门统筹管理美国太空交通并引领国际相关组织,现将文章部分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太空、外层空间(外空)、空间 “太空”是汉语固有的词汇,泛指“极高的天空”(见《现代汉语词曲》)。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已给予严格的科学定义,表示“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太空环保",目前已逐渐形成监测预警、航天器防护和空间环境保护三大工程体系应对空间碎片问题,有效减缓了空间碎片的产生,得到国际社会好评。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产生的太空废弃物,也称"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国防部的推动下,1996年克林顿政府出台了首份《国家航天政策》,指出"和平利用太空政策,允许美国为了国家安全利益在太空进行防务建设"。这份文件为美军发展太空战能力打开了方便之门。文件也认为,太空改变了传统的攻防概念。在信息空间发动的进攻隐蔽性极强,进攻成本很小,杀伤力很大,实现彻底的防御却极为困难。这就使那些总体实力不如美国的行为体,获得了较大的相对优势。在此之后,随着世界太空安全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其太空安全战略进行了许多调整。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由神舟传媒编排的大型儿童多媒体科普话剧"太空侠"系列之《绕过太阳回家》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礼堂上演。《绕过太阳回家》是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展映的3D动画短片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太空》1997年7图章《国际太空》1997零7目号国际太空》1997年7g号{国际太空》1997年7目号《国际太空》1997零7日号《国际太空)}1997年7目自续表l)本表不包括越洋国际卫星。另外,未标明国别的均为美国公司;2)“卫星类别”项纪写名称:B田一卫星广播业务DARS一数字广播业务DTH一直接到家EXP.一试验Feeder—BSS、DTH或MSS中继卫星*因一卫星固定业务MSS一卫星移动业务;3)EIRPatEdge一边缘处的等效全问辐射功率;4)i一倾斜轨道。资料来源:美国1997年3月3日至9日《空间新闻》。南北美洲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一览表…  相似文献   

17.
读者服务窗     
一、航天书刊 如果您想了解当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妨看看以下书目: 《世界航天运载器大全》390元,《航天邮票目录》44元,《世界航天发射系统》50元(原价80元),《中国空间事业一瞥》24元,《邮票与航天》16.00元,《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13.50元,《太空游历记》6.00元,《中国航天揽胜》12.5元,《太空世界大进军》15.20元,1989、1991~1996年  相似文献   

18.
《国际太空》2013,(8):70
为了顺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与航天科学技术有关领导和专家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空间活动概况和各国空间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空间战略研究和型号研制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加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内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国际太空》杂志理事会。《国际太空》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情报性月刊。刊物主要报道世界各国各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月6日,由《国际太空》、《卫星应用》杂志和"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联合发起组织的2016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通过"国际太空"官方微信进行了公众投票,并组织了王希季、戚发轫、叶培建、范本尧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公众和院士、专家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航天新闻。  相似文献   

20.
《国际太空》2013,(9):74
为了顺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与航天科学技术有关领导和专家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空间活动概况和各国空间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空间战略研究和型号研制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加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内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国际太空》杂志理事会。《国际太空》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情报性月刊。刊物主要报道世界各国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