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美国陆军士兵测试了一种新的战术浮空器系统。该系统名为盒内飞艇,由全球监视集团公司开发,是系留式系统,专为移动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设计,可快速部署。2013年1月,美国陆军与全球监视集团公司签订了价值60.6万美元的合同,购买盒内飞艇,包括2个翠鸟4.5米浮空器及其载荷、备件和培训。系统的维持成本为每小时20美元。盒内飞艇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问题。建立平流层浮空器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DQN)算法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方法,以平流层浮空器当前速度、位置、高度差作为智能体的观察状态,副气囊鼓风机开合时间作为智能体的输出动作,平流层浮空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与扰动风场作为智能体的学习环境。所提方法将平流层浮空器的高度控制问题转换为未知转移概率下连续状态、连续动作的强化学习过程,兼顾随机风场扰动与速度变化约束,实现稳定的变高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考虑风场环境对浮空器影响下,DQN算法控制器可以很好的实现变高度的跟踪控制,最大稳态误差约为10 m,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对比,其控制效果和鲁棒性更优。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陆军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升起了"联合陆攻增强网络传感器浮空器系统"(JLENS)的首个系留气球,该系留气球搭载的雷达系统可探测低空目标,如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其探测范围覆盖了维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和新泽西州的广阔空域。相似的浮空器已经在印度和以色列投入使用了,新加坡也计划在2015年部署相似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平流层风场预测的浮空器轨迹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流层风场环境对浮空器设计和轨迹控制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平流层风场建模,以长沙地区2005—2010年的风场数据为例,首先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对风场数据进行降阶处理;然后分别采用Fourier级数与BP神经网络算法对平流层风场进行预测,并对2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建立临近空间浮空器的动力学模型和高度调控模型,分析2种风场预测模型对浮空器轨迹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Fourier预测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可信度更强,能够更好地为浮空器飞行轨迹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23日,美国陆军部长建议国防部取消发展已久的RAH-66“卡曼奇”(Comanche)侦察/攻击直升机。这是美国继2002年取消“十字军”(Crusader)自行火炮之后,另一项陆军重大装备发展计划的终止。“十字军”自行火炮总值110亿美元,取消进已经投入了20亿美元。而“卡曼奇”总值390亿美元,至今也花费了69亿美元,终止还得再付出4.4-6.8亿,美国陆军的决定多少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间接瞄准火炮系统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军地面部队的装备在这几年有很大的变革,当然最重要的是整合信息数字科技,另外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轻装化,以较高的战略机动性来应付区域形态战争。以美国陆军为例子,近年购买2131辆“斯特赖克”(Stryker)8&;#215;8轮式装甲车,用于编成6个“斯特赖克”战斗旅.构成美国陆军的快速反应部队;研发中的未来战斗系统(FCS)计划,整体重量更是较现役主战装备大幅降低,新型高科技坦克战斗重量只有24吨,将近只有M1A2的1/3而已,而新型步兵战斗车的重量约20吨,也比M2/M3减少了1/3。  相似文献   

8.
浮空器悬停或飞行控制设计时,通常将风作为干扰项或阻力,螺旋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克服风的阻力,而浮空器携带的能源有限,因此浮空器设计时存在欠能源问题。根据平流层风场的特点,采用副气囊控制浮空器的高度,实现平流层不同高度的风场利用,可以减小浮空器的能源消耗。建立浮空器高度控制模型,采用反步法设计浮空器高度控制器,利用状态观测器对浮空器的模型误差和输入误差进行估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控制浮空器的高度。建立浮空器高度控制时其囊体内外压差变化模型,仿真分析表明, 浮空器高度变化后,其囊体最终内外压差与初始压差相同。   相似文献   

9.
雨丝 《太空探索》2014,(8):56-56
近日,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发布屏蔽拒止防御系统(BlockADE)项目信息征询书(RFI),该项目旨在研发新型屏蔽拒止系统(BlockADE),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膨胀为大型结构(如网、墙、阻断物、栅栏等),可在一定距离之外留出空间或形成一个难以接近的安全区域,其潜在应用价值十分可观,如缓冲武器弹药的攻击或为灾民提供临时建筑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现有临近空间浮空器持久区域驻留期间面临的“超热”、“超压”和抗风机动飞行对材料和能源技术的挑战,提出一种充分利用自然界热能和准零风层风场环境的新型临近空间浮空器技术方案。文章分别介绍了新型临近空间浮空器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功能特点和飞行操控策略;通过浮空器热建模仿真分析和参数总体设计,研究了主气囊热控参数、浮空器白天和夜间“超热”能力,以及浮空器体积规模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通过主气囊热控参数优化设计,可使浮空器白天“超热”值在100K以上,夜间“超热”值在20K以上,并给出了20~80K“超热”范围内的新型浮空器总体参数设计结果,这些结果满足浮空器高度调节所需浮升能力变化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经过数年的规划和研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美国陆军交付了首批两枚末段高层区域防御(THAAD)系统拦截导弹。5月16日,两枚导弹运抵安妮斯顿国防军备中心,随后很快被移入军火库保存,以备有作战需求时装备。安妮斯顿国防军备中心将负责保养、装运并护送导弹抵达目的地。THAAD系统是美国全球覆盖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战术卫星-1试验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 《国际太空》2005,(7):9-11
2005年,美国国防部军力转型办公室(OFT)与海军研究实验室(NRL)创新研制的一种兼有战术侦察与信息分发双重功能的微小型战术卫星-1(TACSAT-1),将采用新型商用猎鹰号(Falcon)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该卫星原定于2004年1月发射,后因运载火箭等种种原因几度推迟。这项微小卫星试验计划是美国国防部实施航天装备转型和创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蒙皮热辐射特性对平流层浮空器氦气温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平流层球形超压浮空器在运行高度所受的各种环境辐射,研究浮空器处于热平衡状态时辐射传热、对流换热的作用规律,建立了浮空器的热平衡模型,分析太阳辐射、地面反照、地面辐射等环境辐照因素对浮空器全天各个时刻蒙皮材料和内部氦气平均温度影响,对比了吸收率、发射率和吸收发射比等辐射参数对浮空器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低吸收发射比的蒙皮材料具有较好的热控效果;对于吸收发射比相同的蒙皮材料,具备低吸收率特性的蒙皮材料热控效果更为明显,更适用于长航时平流层超压浮空器.分析结果对浮空器蒙皮材料选择和总体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高空浮空器蒙皮材料特性分析与组合优化方法,重点研究了蒙皮材料功能涂层热学特性与承力层力学特性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基于特定工况进行蒙皮材料分析优化,获得了基于Vectran平编承力层和镀铝PET薄膜功能涂层的高空浮空器蒙皮材料优化方案,并通过高空飞行试验验证蒙皮材料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蒙皮材料优选方案合理,为浮空器耐压和高空长时间驻留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周边军情     
日本向美国采购16枚“爱国者”PAC-3导弹,计划于2007年将这批导弹部署于东京地区。“爱国者-3”导弹最终将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6个地空导弹团中的4个。这次的采购行动中,荷兰也向美国采购32枚“爱国者”PAC-3导弹,这是美国PAC-3导弹的首次国际间销售。两国的这项采购是美国陆军向洛马公司购买156枚PAC-3采购计划的一部分,日本和荷兰预计在2006年接收完整的PAC-3系统。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导弹防御局授予雷锡恩公司一份价值3.639亿美元的固定价格合同,为美国陆军末端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提供两套AN/TPY-2雷达。  相似文献   

17.
波音公司的第2架X-50A“蜻蜓”(Dragonfly)鸭式旋翼/机翼(CRW)无人机已在美国陆军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尤乌靶场重新开始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8.
黄英 《太空探索》2010,(7):51-51
美国陆军士兵计划执行办公室正在将数套绿色激光武力增强(GLEF)套件部署到阿富汗,以对其进行作战评估。  相似文献   

19.
美国陆军航空与导弹司令部(AMCOM)动能导弹(KEM)项目主管指出,对陆军而言LOSAT武器系统是一套全新的武器,将真正改变陆军对忖威胁装甲目标的方法。使用LOSAT武器时,陆军部队将在敌方威胁目标和对抗武器的射程之外。  相似文献   

20.
“战区支援舰”(TSV)是美国陆军正在努力发展的一种舰船。美军对它的要求是能够横穿大洋和战区。持续航速达72千米/时,主要用于在战区内提供补给,运送陆军预置物资及人物,可充分发挥速度和灵活性上的优势,是完成美陆军未来“战区内运输任务”的重要装备。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美军事转型的发展战略,其中,要求美陆军向轻型,快速机动的未来理想部队转变,要求它能够在96小时内将一个轻型旅,在120小时内将一个师,在30天内将5个师投送到世界任何角落。要做到如此快速的机动部署能力,除了依靠空运和地面运输力量外,快速灵活的海运能力也必不可少。而美陆军现有的后勤支援舰速度较低,远远不能满足作战要求,必须发展高航速铁战区支援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