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10日早上7点42分,由中学生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丰台少年一号暨少年梦想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颗小卫星是一颗试验卫星。它长10厘米、宽10厘米、高20厘米,重1.87千克,主体为黑色,可以进行无线电信标发射及语音信号传递,但  相似文献   

2.
9月23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光学4号机”光学侦察卫星。卫星配备了高精度相机,可在距地球500千米高度拍到地面60厘米大小的物体。这是日本2003年以来成功发射的第7颗侦察卫星,其中包括5颗光学卫星(含一颗试验卫星)和2颗雷达卫星。该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建造。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31日,我国长征二号C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06星送人太空。这是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以来研制、升空的第42颗小卫星,总数超过了著名的英国萨瑞卫星技术有限公司33年来研制、升空的小卫星数量(41颗)。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小卫星研制试验企业。4月18日,美国"猎鹰"9火箭顺利发射"龙"货运飞船和5颗长宽高均为10厘米的立方体卫星,其中包括一颗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手机卫星"。它们将在太空运行约90天,然后坠向地球并在大气层中焚毁。回顾2013年,全球一共成功发射了208个航天器,大幅度超过了1990年173个的历史最高纪录,成为航天  相似文献   

4.
卫星移动通信是光纤等任何其他通信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卫星通信领域,因此有能力的国家和组织都在努力开发它。日本已发射的“技术试验卫星”5号装有航空、海事移动通信的2台转发器,中心控制站与卫星间采用C频段,移动终端与卫星间采用L频段。1992年将发射的日本“技术试验卫星”6号还将开发S频段的卫星移动通信。日本波音747-200F飞机早在1987~1988年就成功地进行了这种通信试验。美国和加拿大的陆地移动通信卫星将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发射,美国将发射3颗采用L频段的移动  相似文献   

5.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0):F0002
8月29日16时4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我国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在一个月内第二次成功发射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此之前,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太空运行27天后,于当日7点38分,安全着陆于四川中部某区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出现返回式系列卫星“同喜”现象——同一天,同一支卫星发射队,同一系列卫星实现成功发射和回收。  相似文献   

6.
日本将于1993年发射的工程试验卫星6号(ETS-6)是一颗通信试验卫星。本文介绍该卫星上有效载荷设备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正>长四丙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号A、B卫星2022年12月12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试验二十号A、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二十号A、B卫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长四丙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执行一箭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t。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     
正长征十一号成功发射脉冲星试验卫星 11月10日7点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脉冲星试验卫星。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积累在轨实测脉冲星数据,为脉冲星探测及技术体制验证奠定技术基础。此次发射还搭载了4颗微纳卫星。"一箭五星"刷新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一箭多星的发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太空飞行工业公司下属黑色天空公司遥感星座项目的首颗实用型卫星现已建造完成,将在今年晩些时候发射。这颗名为"全球"1的卫星重55千克,是太空飞行公司计划在一年内发射的4颗卫星之一。这些卫星以2016年9月发射的"探路者"试验卫星为基础,图像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综合消息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计划购买两颗通信卫星。卫星使用S、C、Ku和Ka频段,为地面通信线路和移动通信系统提供备用业务,也为远岛提供通信。卫星要求在1995年七八月份发射。欧洲通信卫星组织计划购买一颗直接广播卫星Pre-Europesat,卫星覆盖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用户通过微小型天线可直接收看卫星转发的电视节目。Pre-Europesat预定1994年中发射,在1996年启用欧洲卫星Europesat前使用,是过渡  相似文献   

11.
1989年7月12日,阿里安-3火箭从库鲁中心将奥林匹斯通信卫星射入轨道。21天后,卫星准确地定点在赤道上空西经19度的位置。奥林匹斯卫星是继欧洲轨道试验卫星(OTS)发射11年之后的第一颗欧洲大型通信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三轴稳定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该卫星的发射开创了欧洲通信卫星和卫星应用的新纪元。奥林匹斯卫星发射重量2162公斤,入轨后翼展25.7米。卫星总承包、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空间局(ISA)公布了近四年内将发射4颗卫星的计划。以色列正不遗余力地在研制军用照相侦察卫星和两颗军民用通信卫星。现将正研制的卫星及发射计划简述如下: 1.地平线-3卫星卫星重350公斤,无科学有效载荷,计划今年发射。它将试验三轴稳定和精确定向系统,性能比地平线-1和地平线-2卫星有所提高。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先推测,地平线-3是颗军用照相侦察卫星,寿命为两年以上。以色列电子公司正致力于第二代地平线卫星微  相似文献   

13.
曾经亲眼目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4年9月27日,再次见证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0次发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送上太空征程,这是中国发射的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  相似文献   

14.
1日俄罗斯发射一颗导航卫星宇宙-2239,使用的是宇宙号运载火箭,发射地点在俄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 2日俄罗斯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将一颗照像侦察卫星宇宙-2240送入了地球轨道,联盟号运载火箭承担了本次发射任务。巴西在阿尔坎塔拉空军基地试验了一枚运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6日,欧洲的"清理碎片"小卫星进行了一次网捕试验,首次测试了通过撒网来捕获近处目标的技术。本次试验的捕获目标并不是真实的空间碎片,而是当天刚由主星投放出去的一颗双体立方星。试验进行得很顺利。数据在几周后回传到地面。本次网捕试验是"清理碎片"卫星迄今进行的首项试验。"清理碎片"是一颗冰箱大小的卫星,  相似文献   

16.
由66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组成的“铱”卫星星座定于1998年底开始提供全球手持电话业务。该星座系统进展还比较顺利,目前已进人即将发射首批卫星的阶段,但原定的发射计划因火箭的原因将有所推迟。“铱”系统的第一次发射可能在1997年3~4月,这次发射将采用美国麦道公司的德尔他-2火箭,发射场为范登堡空军基地。第一次发射将一次把3颗卫星送入轨道,它们既用于试验“铱”系统的性能,同时也是整个星座中的工作卫星。此后,将继续利用德尔他-2火箭进行两次发射,每次发射5颗“铱”卫星。第4次发射将使用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中国的“长征”火…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于2000年10月31日凌晨零时零二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为满足国内卫星导航需求,中国将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发射北斗…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 1 1月 3日 1 5时 2 0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次发射升空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十八颗返回式卫星。与以往的返回式卫星相比 ,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进和提高。卫星将在轨运行 1 8天 ,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地图测绘等试验。卫星获取的信息和试验结果 ,对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传来的报告 ,卫星准时进入太空预定轨道 ,运行情况良好 ,星上各种仪器工作正常。卫星在轨运行期间…  相似文献   

19.
3月248,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925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美国空军的GPS-2RM20导航卫星。GPS-2R20是洛马公司建造的21颗GPS-2R卫星中的第20颗,也是8颗改进型GPS-2RM中的第7颗。它将取代1996年9月发射的GPS-2A27卫星。新发射的这颗卫星上载有一个专用验证装置,用于试验供民航部门使用的新的L5民用信号。美国空军需在8月底国际电联规定的截止时间到来之前将该卫星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20.
正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计划出资建设由4颗甚高分辨率光学对地观测卫星构成的一个星座。4颗卫星拟在2020年和2021年发射。该项目所需投资很可能在5.5亿美元以上。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拒绝透露4颗卫星的地面分辨率,但称这些卫星将会是"世界级"的,并将会接替两颗"昴星团"在轨卫星。"昴星团"卫星能拍摄70厘米分辨率的图像,经重采样处理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