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1年10月,是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局负责业务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行政管理的科研事业单位,负责所有国产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统一处理、存档和分发服务。自成立以来,先后处理和分发了资源一号01、02、02B、02C;环境一号1A、B、C;资源三号;实践九号A、B;高分一号等11颗卫星数据,目前有8颗卫星在轨运行。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分发情况截至2013年6月底,共向全国用户分  相似文献   

2.
2000年2月,经过几个月的在轨调试,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将正式交付使用。它将为中国、巴西和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高清晰度的实时图像。 资源一号卫星是1999年10月14日发射的,并按预定程序进入778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10月15日,北京的卫星地面接收站收到第一张卫星CCD相机遥感图片,接着又收到红外相机的早期成像图片,图像非常清晰。卫星经过90天的在轨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规定要求,这表明我国已拥有先进的地球勘测手段,这既奠定了我国卫星技术在亚洲的领先地位,也将使我国卫星应用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到2001年3月4日,资源一号卫星已经正式交付使用一年了,一年来,资源一号卫星日夜不停地运行在太空轨道上,卫星上的遥感器不停地丈量地球,服务人类,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也许不少读者会问,我们看到的卫星中都足两个翅膀(太阳能帆板),为什么资源一号卫星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22日11时26分,长四乙火箭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呼啸而起,携资源一号02C卫星远赴太空,为我国2011年宇航发射的收官之战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为此次成功发射向国土资源部、总装备部和集团公司发来贺电。  相似文献   

5.
针对资源一号02B卫星运行中主份陀螺失效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在轨注入偏置动量控制程序到控制计算机(AOCC),将三轴零动量控制系统转为偏置动量控制加磁控的方案.给出了整星偏置动量控制器设计,通过在轨飞行数据分析了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该卫星转为无陀螺的偏置动量控制的成功经验,为三轴零动量卫星在关键部件(如陀螺、动量轮等)故障时实现高可靠运行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0日和22日,中国在西昌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分别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和长征四号乙火箭,成功地将“尼星”1R和资源一号02C卫星送人太空。至此,2011年中国航天以全年19次航天发射,首次在年度航天发射总数上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7.
黄琦 《太空探索》2012,(2):11-12
在阳光和煦而又风平浪静的日子假日里,如果你驾驶越野车在野外兜风,突发奇想,想让卫星从太空中给自己的爱车拍一张“高清”照片,这可行吗? 以前,你也许要通过国外的卫星做到这些。而2011年12月22日升空的资源一号02C卫星(以下简称02C星)就可以满足你的愿望。这是一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的国产民用遥感卫星,2.36米的分辨率还足以清晰地分辨出你身边有多少人和你一样,在惬意地享受着驾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利用星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进行自主导航的原理。以资源一号02B卫星的飞行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自主导航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国产红外地球敏感器和星敏感器的资源一号02B卫星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自主导航,说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2002年3月2日,是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中国空间事业来讲,却是一个大喜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中国称资源一号卫星),成功的在轨交付使用两周年了。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利用星敏感器和圆锥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进行自主导航的原理,以资源一号02B卫星的飞行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自主导航的地面实验,发现采用国产红外地球敏感器和星敏感器的资源一号02B卫星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自主导航,实验结果说明了该自主导航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 3月 2日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0 1星交付仪式在京举行 ,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移交给用户代表部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正式投入使用。资源一号卫星的交付 ,结束了中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而只能购买国外卫星数据的历史 ,标志着中国资源卫星研制技术达到了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巴西驻华大使奥鲁·普雷托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仪式并讲话。资源一号卫星被两院院士评选为 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开创了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2.
正2月6日凌晨台湾南部地区发生6.7级地震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调度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卫星进行应急观测,并将数据及时提供给中国地震局等部门。获悉震情后,该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编制应急观测计划,紧急调度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和资源一号02C卫星开展4次应急观测。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对相关区域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1,(7):4-5
风云三号B气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5月26日,风云三号B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在国防科工局举行。经过半年在轨测试,该卫星功能性能良好,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交付给中国气象局投入使用。风云三号B卫星自2010年11月5日成功发射以来,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在轨测试,卫星各系统功能正常、性能良好,获取的图像和数据质量良好,各项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均  相似文献   

14.
卫星相机中侧视反射镜振动及微重力环境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资源一号”卫星02星在地面测试时CCD相机图像扰振现象和对像质的影响, 图像扰振的原因———相机的侧视反射镜发生振动。探讨了侧视反射镜共振的机理: 由于预紧蜗簧与蜗轮弹性变形的组合弹簧而形成共振系统, 从而使外来干扰振动被放大, 并由此得到克服或控制扰振的方法。此外, 还讨论重力环境变化对反射镜振动的影响,认为不会增大振动的影响, 卫星在轨工作时相机可以保持地面同样效果。卫星发射后, 图像像质良好, 说明反射镜振动得到控制, 也说明重力环境改变对振动没有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5.
陈全育 《太空探索》2007,(11):10-11
资源一号02B星在整个中巴资源卫星系列中有什么重要性?中巴资源卫星项目是由多颗卫星组成的系列星,除了已发射的01星、02星及这次发射的02B星之外,03星、04星的研制工作正在进行,而且后续05星、06星的研制项目也已经进入论证阶段。前两颗星,特别是02星自2003年发射成功后,给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19日11时2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质量1452kg  相似文献   

17.
5月26日,风云三号B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在国防科工局举行。经过半年在轨测试,该卫星功能性能良好.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交付给中国气象局投入使用。风云三号B卫星自2010年11月5日成功发射以来,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在轨测试,卫星各系统功能正常、性能良好,获取的图像和数据质量良好。各项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均符合研制任务要求并优于A星.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17日,首颗国际通信卫星-10(Intelsat 10-02)从拜科努尔用质子-M火箭发射成功(01星因交付延迟被取消),用于替代在轨的Intelsat—707卫星。它是国际通信卫星公司订购的体积最大、功率最强的卫星,也是今年发射的第2颗采用  相似文献   

19.
刘佳 《国际太空》2014,(12):1-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又叫资源-1,研制始于198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26年的辉煌历程,先后成功发射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01星、02星、02B星、04星(简称01星、02星、02B星、04星)共四颗卫星。它们在轨运行稳定,前两颗均超期服役,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为全球各国免费提供了大量图像数据。2014年12月7日,04星发射获得圆满成功,确保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系统长期连续的稳定运行,对促进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7年9月19日上午11点26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巴资源一号02B星飞向浩瀚的太空。在湛蓝的天空中,火箭的一级分离清晰可见。约12分钟后,根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传来的数据,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738千米、远地点750千米、倾角98.5度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