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降低系统的损耗,提升传输效率,论文在桥间移相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双移相双向直流变换器控制方式。基于PSIM仿真平台,搭建了隔离型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通过与传统控制方式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控制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加权电压控制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多路输出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控制方法-加权电压控制,该方法可有效地改善多路输出变换器输出的稳态稳压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对应用加权电压控制的两路输出正激变换器进行直流稳态分析,得出直流稳态等效电路模型和输出电路压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加权因子对输出电压的影响,给出了设计加权因子的原则和设计方法,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多路输出稳压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稳态分析的方法对BUCK型DC-DC电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参数选择做了理论分析。同时利用MATLABSIMULINK/PSB建立BUCK型电路模型并进行仿真,将仿真获得的技术参数应用于DC-DC变换器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软开关推挽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传统推挽直流变换器中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高(输入电压的两倍),故该变换器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零电压零电流开关PWM推挽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其中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为输入电压。对该变换器采用移相控制,可以发现超前管只能实现零电压开关。加入阻断电容和阻断二极管可以使滞后管实现零电流开关。在这种控制方式下该变换器克服了传统推挽变换器存在的偏磁现象,开关损耗大,开关管有电压尖峰等缺点,使得其变换效率更高,有更广的应用范围。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一个600W,50kHz的实验样机上得以分析和验证。最后,本还提出了另外几种零电压零电流开关PWM推挽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相似文献   

5.
ZVS PWM全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ZVS PWM全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使用了以能量传输最大、滤波电感电流纹波最小、开关管实现ZVS等为条件寻找到的最佳开关方式,克服了传统ZVS全桥直流变换器中开关管电压应力高、滤波电感电流纹波大等缺点,所以其变换效率更高,响应速度更快,进一步拓宽了它的应用范围。本文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个周期内的所有开关模态。本文还论述了谐振电感的设计和占空比的丢失,最后通过一个3kW,50kHz的实验样机加以验证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的重要应用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普遍采用前级DC-DC变换和后级逆变的结构。单相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通常为220 V(AC),这就要求前级DC-DC变换器具有很高的升压比。由于单级式DC-DC变换器难以满足要求,本文采用Boost变换器加ZVS全桥直流变压器的两级式结构。针对ZVS全桥直流变压器的不足,将LLC谐振网络应用于全桥直流变压器电路,提出了一种全桥LLC谐振直流变压器,从而实现整个负载范围内开关管的ZVS和整流二极管的ZCS。最后,分别制作了两台1 kW的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在直流变换器中,采用三电平技术可以将输入直流电压减半后加至开关管上,从而减小了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特别适用于高输入电压场合。而带箝位二极管的零电压开关三电平(ZVSTL)直流变换器既可实现零电压开关,又可保证开关管电压应力为输入直流电压的一半。由于箝位二极管的作用,可有效消除副边整流电压尖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ZVSTL直流变换器。这种变换器将原电路进行简化,去掉了其中的两个续流二极管,可达到与原电路同样的效果。文中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零电压开关的措施,给出了600W实验样机的实验验证结果,并对该变换器的特点作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化述的三相静止变流器采用高频PWM技术 ,利用Boost变换器实现直流升压 ,然后由 12 0°导通型逆变器完成逆变 ,并设计了交流滤波电路 ,使输出波形为正弦波。已应用于某型无人机。  相似文献   

9.
稀土永磁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土永磁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是静止功率变换器和电机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分析了稀土永磁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性能,指出它具有电机磁定向控制简化为磁极位置控制的特点,从而控制简单又提高控制性能,为此在稀土永磁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采用了两态稳频电流调节器,PWM电子换向器,电流分时反馈等具有特色的线路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调速系统体现了静止功率变换器与电机配合运行的特点,验证了稀土永磁方波无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先进飞机的新型专用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它由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宽电压输入范围的变换/调节装置组成。本文利用Matlab工具建立了宽电压输入范围变换/调节装置的仿真模型。另外,还对滤波器的结构和参数对输出直流电压脉动和发电机相电流波形的影响及相电流谐波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Boost-buck变换器之前增加滤波器,并不能改善系统直流输出电压脉动情况,反而会造成发电机三相电流谐波含量增大,对发电机产生不利的影响。新型专用电源系统直流电压脉动幅值的控制是靠变换器自身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双向功率流动场合的PWM Switch模型,同时选取典型的Buck/Boost双向变换器作为评估平台。小信号分析结果表明,Buck/Boost双向直直变换器通过仅控制Buck模式主控管可以对电池充放电模式进行切换。其提供了对变换器稳态及动态性能研究的一种快速仿真方法。基于改进PWM Switch模型及器件级电路的详尽仿真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BOOST变换器恒功率负载时动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恒功率负载时双闭环控制的BOOST变换器为例,基于相平面法,分析了变换器开环运行模式下的稳定性问题;基于平均大信号模型,分析了变换器过载运行模式下的动态响应过程。分析表明,恒功率负载时,变换器开环运行可能’自激振荡,并给出判别是否产生自激振荡的方法,说明小滤波电感和大滤波电容有利于避免自激振荡,从而为变换器主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过载运行时,变换器最终进入开环运行模式,稳定性能与开环运行模式下相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进的阻抗比判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中,按单独工作模式设计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导致电源系统动态性能下降甚至不稳定。M idd lebrook判据是分析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的经典方法,但不能保证系统的绝对稳定性及各子系统原有的动态性能。本文基于分布式电源系统小信号模型,研究了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给出一种改进的阻抗比判据,该判据能保证各子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分析实例与实验结果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从而为源变换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单相四开关Z源AC-A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单相四开关Z源AC-AC变换器,它包括电压型与电流型两类。与传统脉宽调制AC-AC变换器相比,它具有如下特点:输出电压范围宽且可升可降,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可同相或反相,冲击和谐波电流小,可靠性高。针对AC-AC变换器中固有的开关管换流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相四开关Z源AC-AC变换器的换流方案,无需外加缓冲吸收电路即可实现开关管的安全换流。以电压型单相四开关Z源AC-AC变换器为例,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和原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证实了Z源变换器的特性及换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型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指出稀土永磁方波电机与工作于方波方式的升压型功率变换器协调工作,是实现最佳配合的一种新方案.文中还详细分析了该电机的特性:输出电压U_0、导通比D_y、输入电流I_i与转速n的关系;输出电压的脉动△u_0、输入电流的脉动△I_i、外特性和效率。样机实验表明,分析是正确的。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将日益显示这种新型电机的生命力。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发展稀土电机有广阔的前景,稀土电机的发展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就是从两者的结合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的。为机电一体化电机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带变压隔离器,含多个功率开关器件的PWM变换器工作在连续状态的建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变换器的寄生元件,由理想功率开关管、理想二极管和理想变压器组成的理想开关部分用受控电流源和电压源替代。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给出了确定寄生电阻、二极管正向压降的等效值的方法。为了简化模型,建立了将平均寄生元件转移到电感支路中的映射规则。文中阐述了以PWM推挽变换器为例的建模过程,得到了PWM推挽变换器工作在连续状态的动态大信号、DC及小信号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令人满意。该建模方法的优点是模型由标准电路元件组成,因而可以直接用于通用电路仿真程序,对于更复杂的变换器拓扑尤为方便。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及电力传动控制系统等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SKJ-II型数字随动系统平台上开发了嵌入式控制器,以代替传统的台式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卡及控制软件;建立了SKJ-II型数字随动系统平台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电控箱、直流力矩电机、测速发电机、光电编码器的模型,并且介绍了数字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的简化,经过合理选择ACR和ASR调节器,可以得到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近似为一阶比例惯性系统,为便于教学,设计了基于串行通信的PC机大屏幕显示方式,实现了波形显示及给定轮、反馈轮的形态学显示。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设计开发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全桥变换器中寄生参数对传导干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全桥变换器为例,对其主要元器件的寄生参数进行测试,运用CADENCE软件提取印刷电路板上主要印制线的寄生参数。本文分析了全桥变换器主要寄生参数对电路噪声的影响,为开关型变换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SABER仿真环境中对传导性电磁干扰的噪声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寄生参数对噪声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的双电压控制原理及波形合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一般意义上的n×m型矩阵变换器的拓扑形式及双向功率开关的构成;分析了基于瞬时电压调制技术的三相AC-AC矩阵变换器的开关状态和控制规律;给出了在一个周期里,划分输入相区,输出相区的原则,从理论上推出了改进的双线电压控制的矩阵变换器的控制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型励磁变换器控制的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控制绕组励磁变换器容量的最小化问题,总结了带整流型负载的感应发电机的设计特点,给出了其变速运行时功率绕组励磁电容的优化方法,讨论了带整流型负载发电机计算容量的确定原则。本文还提出了将改进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与二维有限元电磁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变速运行的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的优化设计中,以实现全局优化,提高优化效率。样机优化结果表明,在转速变比为1:3时,该方法能使励磁变换器的容量减小到额定输出功率的1/3左右,从而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