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孙梦婕 《航天员》2011,(4):32-32
7月25日,是“火星500”试验中国志愿者王跃在试验舱内的第二个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王跃的同事们在北京航天城为他筹办了一场主人公缺席却别具意义的生日会。  相似文献   

2.
许燕 《航天》2010,(6):7-7
俄罗斯航天局5月18日宣布“火星-500”国际大型联合试验的6人乘员组名单。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教员王跃入选,将参加长达520天的全密闭试验。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1,(12):4-4
莫斯科时间11月4日14时,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返回地球”。至此,由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0,(8):4-4
北京时间6月3日17点49分,随着设在俄罗斯莫斯科的“火星500”实验舱舱门的关闭,中国志愿者王跃和国外5名志愿者正式踏上了520天漫长的“火星之旅”。作为该项目内外协调主要责任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促成了中国参与“火星500”项目。  相似文献   

5.
《航天》2012,(1):20-25
2011年11月4日,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内,“火星500”模拟飞船的舱门缓缓开启,6名身穿蓝色舱内服的实验者鱼贯而出,在“王跃!王跃!”的欢呼中,一名小个子的中国人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向人们挥手微笑。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10,(3):33-36
参加"火星500"计划的中国志愿者王跃在赴俄罗斯进行选拔训练的时候,每天都坚持用日志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训练经历和心得体会,洋洋洒洒长达几万字。因版面所限,本刊只能从中选出一部分,以飨读者。从下期开始,本刊将专门开辟"火星500追踪"栏目,刊发"火星500"计划最新进展情况和中国志愿者王跃在实验中所写日志,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7.
耳东 《航天》2011,(2):36-37
截止到2011年1月5日,"火星500"模拟试验已进行了216天,本刊通过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以电子邮件形式采访了这6名志愿者,下面是他们的精彩回信。1."火星500"共有多少项试验?中国参加了哪一些?"火星500"实验项目数量有100项以上,其中包括生理学考察,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考察,生物化学、免疫学和生物学考察,微生物学和卫生保健学考察,技术操作实验等。中国的王跃参加了所有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0,(3)
<正>北京时间2010年6月3日上午10点,即将参加"火星500"的中国志愿者王跃从床上一跃而起……此时的莫斯科时间刚好是清晨6点整(夏令时)。再过几个小时就是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其后便是神圣而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9.
2011年2月12日,俄罗斯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对外发布,载有3名"火星-500"项目志愿者的登陆舱当天成功模拟在"火星"表面着陆。据悉,登陆舱内载有来自中国的王跃以及2名分别来自俄罗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0,(7):46-46
6名志愿者6月3日进入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一座550立方米的隔离设施,进行“火星”500项目下520天的载人火星飞行全程模拟。6人中包括中国宇航员教员王跃,另有3名俄罗斯人以及意大利和法国各1人,均为男性,年龄27—38岁。同真实火星飞行一样,该机组将按有限的食品定量来生活,同外界的唯一联络手段是电子邮件,且要设置最长40分钟的延迟,  相似文献   

11.
阳光 《航天》2010,(7):7-7
6月3日,来自欧洲、俄罗斯和中国的6名志愿者进入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的一座隔离设施,开始进行“火星”500项目下520天的载人火星飞行全程模拟。隔离设施有550立方米的空间。6人中包括中国航天员教员王跃,另有3名俄罗斯人以及意大利和法国各1人,均为男性,年龄27岁~38岁。同真实火星飞行一样,该机组将按有限的食品定量来生活,同外界的唯一联络手段是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12.
探索无止境     
老文 《航天员》2009,(4):26-27
或许我们这样说也不为过,“火星-500”试验是人类探测火星征程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人类携带着科技一路探索而来,道路曲折,但仍然披荆斩棘,波浪武地前进着,“火星-500”试验一定会成为这条永无止境的波浪中值翎永远记住的一个小浪尖。  相似文献   

13.
杨孝文  徐菁 《航天》2010,(8):46-49
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于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在密封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2009年3月31日,欧航局与俄罗斯生物问题研究所宣布“火星-500”计划的105昼夜模拟火星飞行试验正式启动。6名乘员将被封闭在生物医学研究所模拟舱内,模拟火星任务中的所有环节,如飞往火星、围绕火星轨道运行、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及返回地球。试验期间,乘员们只能彼此间进行人际交流,如果要和亲人和朋友进行语音交流,则必须通过一个模拟的飞控中心进行,飞控中心和模拟飞行器之间的交流会有20分钟的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15.
2011年2月18日18时,俄罗斯莫斯科星城。航天专家和媒体早已云集大厅,共同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火星500”试验的观测大屏幕。  相似文献   

16.
郭亚光 《航天员》2010,(3):19-21
<正>备受世界瞩目的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项目——"火星500"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简称MARS500,火星500)的第三阶段——520天试验终于在各国专家与技术人员的精心筹划与准备后拉开了帷幕。包括3名俄罗斯志愿者、1名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载人航天信息》2010,(3):F0003-F0004
2010年6月3日莫斯科时间13:49,在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6人乘组进入“飞船”,随着舱门的关闭,“火星-500”模拟实验的帷幕正式拉开。这次实验将模拟火星飞行全过程,250天飞往火星,在火星表面停留30天,240天返回地球。在这近乎2年的封闭隔离期间,  相似文献   

18.
刘瑞江 《航天员》2010,(3):14-18
2010年6月3日,莫斯科星城庄重而热烈.“火星500”进舱仪式在此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挑战人类生理和心理极限的520天模拟”火星之旅”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欧空局     
《航天员》2007,(1)
俄火星"选秀"结束五名幸运儿入选俄航局近日宣布,为"火星-500"地面模拟计划挑选志愿者的工作已经顺利结束。共有来自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五名志愿者被选中参加"火星-500"试验。该项研究活动将在俄科学院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所进行。被选中的五名志愿者将在一个密闭的试验舱室中"与世隔绝"地持续生活超过500天的时间,电子邮件将是他们与外界进行联系的唯一途径。由俄罗斯科学院主导制定的"火星-500"计划最长可能持续700天,将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据专家们介绍,用于模拟火星探测飞船的试验模块将由五个密封的舱室组成,总容积约550立方米,其中一个将用于模拟在火星表面的活动。这项试验的模拟内容包括:由地球飞往火星的250天旅程,三名航天员在火星表面持续活动30天,以及返航所需经过的240天。此前,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150人(包括16名女性)提交了希望参加"火星-500"模拟试验的申请。有两个名额被预留给了来自欧空局的试验人员。  相似文献   

20.
2012年8月6日“好奇”号火星车登上火星后,特制的火星表、戈达德研究所网站上的Mars24……这些让火星时间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