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5,(2):63-63
民航总局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电视电话会议CAAC held video-teleconference of keepingadvancement for communists 1月21日,民航总局召开“在民航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电视电话会议”。中央督导组领导、民航总局领导及总局直管部 门共300多人 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严 智 泽 同 志 主 持,民航总局 副 局 长 高 宏峰、局长杨…  相似文献   

2.
每月要闻     
1999年12月1-31日12月3日民航总局下发通知,要求民航各管理局、省(区、市)局、航空公司、机场(机场公司)、学院和在京直属单位深入扎实地贯彻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摘保民航安全。12月6日在中俄运输分委会及民航工作组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沈元康与俄罗斯联邦航空局副局长维克多·戈尔洛夫共同签署了民航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纪要,并就进一步扩大两国民航关系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草签了新的中俄民航协定。12月8日民航总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同民刘剑锋宣布,中国民航系统计算机2000年问题已经全而解决,能…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5,(9):85-85
民航总局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有关民航安全的重要指示C A A C I m p l e m e n ts P r e m i e r W e n’s I m-po rta nt Instr uc ti o ns o n Ci v i l Av i a tio n Sa fe ty针对8月份国际上连续发生的几起重大飞行事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民航的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中国民航“引以为训,高度重视和加强民航安全工作。”9月1日,民航总局召开了全行业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要求全行业认真领会温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民航的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副局长梁家琨通报了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用航空》2007,(5):53-53
民航总局4月召开治理首都机场航班延误电视电话会议.决定成立首都机场航班延误治理领导小组.在今年6—8月雷雨多发季节期间.专项治理首都机场的航班延误.确保首都机场航班正常率明显提高.为做好明年奥运会期间航空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3月14日,民航局在北京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对民航执行国家大规模从利比亚撤离我国人员紧急航空运输任务的突出贡献单位、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相似文献   

6.
6月26日,民航总局召开改革专题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民航体制改革工作,部署下半年的改革工作,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总结了上半年民航改革进展情况 ,对做好下半年民航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按照部署,下半年民航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航体制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和重要指示,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行业振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  相似文献   

7.
6月26日,民航总局召开全国民航局长总经理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贯彻中央“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不松动,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方针,总结今年上半年民航防控“非典”和安全、生产、改革等各项工作,分析当前民航面临的形势,明确行业振兴的目标和措施,动员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努力减少“非典”疫情发生对民航造成的损失,加快实现行业的全面复苏和振兴。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副局长高宏峰、杨国庆、李军、刘绍勇、纪委书记严智泽出…  相似文献   

8.
1月21日,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空管“政事分开,一体化运行”改革完成后首次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会议总结了去年民航空管工作,提出了未来三年民航空管工作的整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对今年空管工作作了部署。民航总局党委书记、代局长李家祥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民航总局副局长王昌顺和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主任马健分别在会上讲话,民航总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在会上作空管工作报告,民航总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立志对做好空管行业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民航总局立项,以我院为主承担的“航空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5月底在北京通过了民航总局科教司组织的评审。由北方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民航总局、科研单位、航空公司的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课题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  相似文献   

10.
简讯(一)     
民航总局成立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ChinaCivilAviationHumanResourceCenterSepup为适应民航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民航系统人才市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人事部批准,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于近日成立。该中心为民航总局所属事业单位,与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室即民航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该中心的行政、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由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负责,其主任、副主任由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征得民航总局人事主管部门同意后任免…  相似文献   

11.
11月初的《燕赵都市报》指出,民航总局出台航班延误赔偿规定后,秉客与航空公司的纠纷不降反升,需要民航总局出面仲裁。民航总局公布《补偿指旱意见》后、消费者呼吁“权威仲裁”的愿望就变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2.
《民航科技》2006,(5):F0003-F0003
9月21日,民航总局副局长王昌顺在总局空管局苏兰根局长和李宗冀副局长的陪同下视察了民航总局第二研究所,对民航二所的总体工作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3.
最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受民航总局有关部门的委托对我国现役飞机客舱空气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广大读者通过本文能消除对乘坐飞机的一些误解,解除一些不必要的忧虑.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月28日,是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一个喜庆的日子,中心新办公楼新楼启用典礼隆重举行。包括民航总局刘绍勇副局长、民航总局机关各司局领导、在京民航各友邻单位的领导及中心领导和室主任在内的60多人参加了典礼。中心党委书记张力民主持典礼。中心主任李广海讲话,对新办公楼几年来的建设过程进行了回顾,对为新楼的启用付出艰辛努力的同志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也对中心美好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民航总局副局长刘绍勇致辞,对中心新办公楼的启用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及为民航总局和民航事业作出的贡献给…  相似文献   

15.
自从民航总局下发了《关于中国民航实施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的通知》(民航总局发明电[2007]748号)后,中国民航SMS建设就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随后,民航总局公安局下发了《关于启动航空保安管理体系(SEMS)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航总局发明电[2007]985号),中国民航相关单位开始了航空保安管理体系(SEMS)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15日民航总局重新颁布了《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民航总局第178号令),对质量监督工作有了新的要求。联系近年来的工作实际写此短文作为交流,以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通过交通工具扩散和传播,保障旅客的健康,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交通秩序。中国新华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根据民航总局的统一部署,迅速召开紧急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公司执行总裁任组长的非典型性肺炎预防控制领导小组,按照中央及民航总局“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整体要求,制定了中国新华航空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措施与处置预案。根据预案要求,公司运行控制部制定了全面的应急处置实施方案,机上若确认发现非典型肺炎疫情,机长立即向空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公司应急处置程序,对机上全体旅客…  相似文献   

18.
适航管理工作是民航总局行使政府职能,对飞机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单位进行的一种行业管理。适航管理具有保证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自1987年5月4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以来,民航总局适航管理部门努力履行条例所赋予的政府管理职能,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法规和文件体系。在组织机构上形成了三层式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一是由民航总局和适航中心构成的立法决策层;二是由地区适航处及航空器审定中心构成的执行监督层;三是由民航总局适…  相似文献   

19.
7月28日,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签署了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147号令,24个民用航空规章和规章性文件被废止。民航总局进入新一轮转变行业监管职能、调整改革行业监管政策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用航空》2006,(4):76-76
2006年2月份民航总局运输司、各地区管理局及民航总局消费者事务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5件,其中有效投诉43件,无效投诉52件。有效投诉中,信函投诉23件,电话投诉11件,网上投诉9件。对航空公司的有效投诉37件,对机场的有效投诉2件,对销售代理人的有效投诉4件。以下是2月份的投诉统计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