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装在米-8、米-6、米-171、米-10、米-10K及ИЭД-104直升机上的АП-34Б自动驾驶仪的主要特点及生产定型后,相继变化的主要部分,供从事直升机飞行、飞控、维修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即以前的米里设计局)9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型全天候战斗直升机米-28N已于1996年10月进行了首次试飞。预计1998年年底或1999年年初完成飞行试验任务,然后交罗斯托夫直升机厂批生产。米-28N与米-28基本型的主要区别是:米-28N的旋翼轴上方装有毫米波火控雷  相似文献   

3.
近日,首架米-38型直升机样机已经从俄罗斯喀山直升机制造厂的组装车间驶出,其首飞定于今年12月进行。现在直升机正在进行地面试验,近日将进行加拿大普惠公司制造的发动机启动试验。对于俄罗斯航空工业来讲,米-38直升机制造计划是最大的国际计划,总投资为4-5亿美元,参加研制并承担风险的还有欧洲直升机公司和加拿大普惠公司。根据米-38的试验计划,第一阶段试验将进行工作改进飞行试验,时间为6个月,之后开始适航认证飞行试验。在获得适航证书后,将签署全面的科研设计与制造协议,包括制造一批样机等。米-38型直升机拥有良好的气动性能,风洞试验…  相似文献   

4.
作为直升机的关键系统之一,液压系统的工作方式决定了飞行的操纵性与可靠性。本文从工作原理和附件特点两个方面对米-8直升机液压系统的功效进行综合评析,结合外场维护工作中所遇到的典型故障给出相应的分析与处置方法,并对米-8直升机液压系统的维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米-8型直升机侧风悬停试飞数据为依据,在涡原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反操纵现象,并做出侧风悬停方向舵曲线,供直升机驾驶员飞行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直升机对运输救援人员和工程机械到道路已经被毁坏的地震重灾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俄罗斯制造的世界最大型直升机米-26也加入到了救援的行列。特别是在唐家山堰塞湖的泄洪渠打通战斗中,正是这种超级直升机把大量的重型机械吊运到车辆根本不可能到达的堰塞湖坝上,大大加快了开挖泄洪渠的进度。但同时,米-26也是一种超重型特种直升机,造价高昂,没有大事不宜出动,一年的飞行时问也就几十小时。如果不是紧急时刻,是不会动用的。这种直升机一个小时就要消耗掉三吨多的燃料,在油价高企的今天,用来作运输更不划算,如果专门为抗震救灾准备类似于米-26的超重型直升机,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相似文献   

7.
在80年代初,根据俄陆军急需更换服役已30余年的米-24武装直升机的要求,俄罗斯米里和卡莫夫直升机设计局为竞争俄陆军新一代武装直升机合同,曾分别用他们设计的米-28和卡-50直升机进行过激烈的角逐.经过若干回合的竞争后,陆军对双方的竞争机种似乎都不甚满意,认为传统的米-28直升机缺乏夜战能力;采用共轴双旋翼布局的卡-50直升机虽然在选用单驾驶布局上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但陆军最终还是感到单驾驶设计布局对于主要用于执行贴地飞行作战任务的直升机来说,驾驶员的  相似文献   

8.
发展概况米-34和米-34VAZ都是俄罗斯米里设计局研制的2/4座轻型直升机,北约给米-34取的绰号为“蜂鸟”(Hermit)。米-34“蜂鸟”于1986年首次飞行,1987年年中完成两架原型机制造并在巴黎航展上展出。1993年米-34在俄罗斯“进步”工厂开始批生产并由米里轻型直升机公司销售。  相似文献   

9.
直升机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在一定高度和速度范围内,当无动力或临界发动机失效后,即使旋翼自转或剩余发动机工作,飞行员也来不及操纵和调整直升机飞行状态,直升机会以较大的下降率触地,危及飞行安全.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应确定直升机"回避区"(高度-速度曲线).本文介绍了"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现状和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进行回避区飞行试验的程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陆战中,装有地雷布撒器的直升机,可在空中布撒地雷。在海战中,直升机可布撒或扫除水雷。从而能直接毁伤敌方地面部队、海上舰艇,或为己方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直升机利用其战术飞行特点,使其布雷的范围大,不受地形、海情限制,布撒速度快、准确性较高,比其他手段布雷安全,特别是可实施纵深布雷。此特点是用地面人员、车辆、火炮、火箭等布雷手段不能相比的。在两伊、阿富汗及海湾战争中,都使用了直升机布雷作战。如,米-8直升机可安装布放200枚反坦克地雷的布雷器,在阿富汗战场上,前苏军直升机布雷飞行约占任务总飞行小时或架次的2%。直升机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