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发射井     
地下发射井是贮存和发射导弹的地下设施,是保护导弹及其发射设备免受核袭击和有害天气影响的重要手段。地下发射井有井口发射和井内发射两种构筑类型。井内发射又有热发射和冷发射两种方式。热发射是依靠导弹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将导弹发射出去。这种发射井须有排焰道,排焰道有U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和作战使用性能,美苏两国先后采用了加固地下发射井、车载机动发射、水下远程潜艇发射等综合技术途径。由于“陆基”或“海基”战略导弹在发射中采用冷发射技术,使导弹发射阵地得到简化,导弹环境大为改善,因此导弹武器在阵地  相似文献   

3.
元庭 《中国航天》1993,(5):33-36
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最初只是为了防御敌机的袭击,但随着反舰导弹的不断发展,它现在必须要能够对付机动灵活的掠海飞行导弹。1991年2月25日,英国的42型格洛斯特驱逐舰用海标枪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一枚伊拉克发射的岸舰导弹,从而揭开了舰空导弹对付反舰导弹的作战先例。 舰空导弹的一个最新发展趋势就是采用垂直发射方式。虽然采用垂直发射方式有时需要一台大助推器,但它有两大优点:一是消除了盲区;二是垂直发射装置不需要横向转动,可以达到快速发射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SA-N-9是俄罗斯继SA-N-6之后研制的新一代舰空导弹,该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除能发射导弹以外,还具有发射舰炮的通用性,发射装置采用的是俄罗斯所特有的冷发射技术。本文即对这一发射系统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企鹅反舰导弹的研制历史和现状;企鹅导弹的两种发射方式:雷达控制发射方式和平视显示器发射方式;空射型企鹅Mk3导弹;直升机载型企鹅Mk2-7导弹;并对企鹅各型导弹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固体燃气发生器动力模拟水下发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水下试验,对导弹发射管充水工况下的固体燃气发生器动力发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射管充水工况下燃气动力发射方式可行。与干式发射相比,该发射动力装置需要的装药量大,但发射管内的温度较低,热防护问题容易解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发射深度、弹后空间、挡流板和装药量对发射内弹道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弹后空间越小,导弹出管速度越大;加装挡流板,可使导弹出管速度明显提高。通过试验对发射方案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7.
防区外发射导弹,从广义上来讲是指防区外发射的各类导弹;从狭义上讲是专指由飞机携带到目标防区外进行发射、精确打击地面各类目标的空面导弹。由于对“防区”的定义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因此防区外发射导弹通常指的是中程战术空对地导弹。防区外发射导弹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8.
据《航讯》一九八○年九月十六日报导: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靶场的一次试验中,由玻璃纤维发射箱成功地发射了通用动力公司波莫纳分公司研制的反反舰导弹 RAM。试验证实了这种发射箱能够抗由于发射导弹所产生的热和结构力,导弹发射箱使导弹以理想的速率滚转。  相似文献   

9.
随着坦克性能的不断提高,为了确保作战速度和生存能力,部队要求反坦克导弹要具备“发射后不管”(F·F)性能。但是要保证反坦克导弹具有完全“发射后不管”性能,需要寻的装置。而地面目标比空中目标背景复杂,而且干扰多,所以导弹跟踪地面目标更加困难。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出现具有完全“发射后不管”性能的反坦克导弹。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虽然不具备完全“发射后不管”的性能,但它可以使导弹获得同样效果,因而受到重视。它是利用激光具有良好方向性的特点,用比较简单的寻的装置进行高精度制导的。激光波束角在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空地反辐射导弹的非对准发射方式,可在载机上水平或上抛发射导弹,同时具有扇面发射的能力,并能保证反辐射导弹目标视线角较快地进入其导引头视场范围内,以便精确跟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动基座上发射的导弹,特别是作扇面机动发射的导弹,由于其运载体的摇摆运动,导弹上的三自由度陀螺不仅不能在要求的射向,而且也不能在水平状态下开锁,因而相对于地理坐标系,存在较大的初始开锁角度。这样的导弹要求三自由度陀螺的内、外环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而且,由于初始开始角度的存在,导致陀螺的支架误差明显的增大。因而对三自由度陀螺选择比较合理的安装方式,对支架误差采取补偿措施,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据《国防技术》一九八○年七月报导:目标自行搜索防空导弹的计划是由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投资和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管理。SIAM 是目标自行搜索防空导弹的缩写。该计划的目的是要为小型战术导弹研制一种具有两种工作方式攻击的、自行搜索和跟踪目标的导引头。该导弹可由陆地、舰艇和潜艇发射,用来攻击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导引头有雷达和红外制导两种形式,红外制导专用于末制导。在首次发射试验时,一枚 SIAM 导弹攻击一架距离为33米,在450米高度悬停的空中无  相似文献   

13.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4,21(3):64-64
美空军计划对AGM 6 5小牛空地导弹升级进行评估。升级后导弹射程将增至现在的4倍,并采用GPS制导和“发射后锁定目标”(LOAL)的方式。LOAL是对小牛导弹现型号所作的重要改进。此项改进将在导弹上安装GPS接收器和数字式数据链,并在LAU 117导弹发射器和超高频无线电网络通信设备上安装配套的数据链。经过这些改进后,导弹将与美空军和陆军已有的由态势感知数据链组成的战场信息结构融为一体。升级前的小牛导弹须距离目标4~6nmile才能发射,并且只能在发射前锁定目标。导弹升级后,飞行员能够对导弹进行“人在回路”的控制。即使在目标因…  相似文献   

14.
周军 《中国航天》2001,(3):35-39
防区外发射导弹,从广义上来讲是指防区外发射的各类导弹;从狭义上讲是专指由飞机携带到目标防区外进行发射、精确打击地面各类目标的空面导弹。由于对“防区”的定义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因此防区外发射导弹通常指的是中程战术空对地导弹。 防区外发射导弹有许多优点。首先,载机不必飞临目标上空,因此不易遭受目标区反飞机火力的攻击,飞机可从无防御或防御较薄弱的有利地点发射导弹。其次,获得发射位置和导引武器飞向目标所需的工作量与载机在目标附近发射武器时机组人员既要考虑精确发射武器又要考虑自身安全相比,其复杂性和压力都降低了。…  相似文献   

15.
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空袭使用多种兵器进行全方位、饱和型攻击,为了与之进行有效对抗,不同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需要进行联合作战,其中将不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共架发射,进行联合作战,除了能够拦截多目标,提升防空导弹武器抗饱和攻击性能外,还能提高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本文通过对某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大小弹共架发射控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车载防空导弹(甲型导弹)与单兵肩扛防空导弹(乙型导弹)共架发射的思想,并对这两种导弹武器系统采用共架发射的关键技术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导弹垂直发射阶段的分析,可以确定垂直发射方式应用于近程导弹的可能性.本报告研究了助推加速度、转弯开始时间、俯仰速率指令限值和推力矢量控制偏转指令限值等导弹参数对在最小的高度上作急转弯要求的影响.文章最后将采用推力矢量控制的导弹的性能与只采用气动力控制的类似导弹作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具有推力矢量控制的近程导弹来说,垂直发射是一种很有前途和很有吸引力的发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恩 《中国航天》1994,(12):32-32,36
美国进行间接瞄准导弹发射试验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进行了一次改型响尾蛇导弹间接瞄准发射试验,导弹发射角与瞄准线呈67度夹角。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雷锡恩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联合进行的这次技术验证试验,旨在为美国空军验证霍尼韦尔公司的头盔、雷锡恩公司的导弹和洛...  相似文献   

18.
垂直     
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2 0 0 5年 2月底 ,欧洲导弹集团 (MBDA)成功进行了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试验。试验中 ,装有红外导引头的防空导弹直接命中 1 0km远处低空飞行的小型靶机。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是中距空空型米卡导弹的车载型 ,由战术行动中心、探测雷达和数辆 (一般为 4辆 )导弹发射车组成 ,彼此通过光纤连接。每辆发射车携带 4枚雷达主动制导或红外成像制导的米卡导弹 ,可对多目标进行快速齐射 ,发射间隔 2s。该系统能 3 60°全方位防御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空射导弹等目标 ,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全天候…  相似文献   

19.
新型“引射同心筒”垂直发射装置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毅  郝继光  傅德彬  耿峰 《宇航学报》2008,29(1):236-241
通过同心筒发射导弹过程的理论分析以及验证试验,证明了热环境是同心筒发射方式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引射同心筒的概念,为彻底解决同心筒发射导弹时导弹周围高温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靠的技术途径,并且通过求解定常非定常、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引射同心筒可以大大降低发射过程中导弹周围的气体温度,同时,通过试验证明了引射同心筒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独眼巨人导弹进行发射试验图1导弹飞向目标车图2导弹击中目标车图3导弹在车内爆炸由法国宇航公司、意大利导弹公司和德国LFK公司共同研制的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于今年4月在法国的朗德试验中心进行了首次全系统试验。导弹从试验台上发射后,先爬升到150米高的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