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飞机常规机动仿真的过载控制模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空战战术和战法研究中,通常以飞机机动过载大小和方向(法向过载、航迹滚转角和速度/发动机状态)为输入控制量,继而解算预期动作的飞机动力学参数.根据飞机的航迹特征和飞行员操纵习惯,考虑飞机性能的限制,对飞机实现盘旋、跃升、俯冲、加减速、筋斗、按航路点飞行等常规机动的控制律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可以满足常规机动的仿真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仿真原理的比较分析,得出Monte-Carlo法比数学解析法更适用于航空兵空战效能评估。按照航空兵空战效能的Monte-Carlo仿真评估过程,研究了红蓝方机初始位置与相对位置的确定方法,设计了对飞机进行飞行仿真与轨迹描述的建模思路与方法,建立了飞机空战战术机动动作库,进行了飞机搜索发现能力与射击效果的仿真并进行了仿真举例。  相似文献   

3.
在两类常见空战动作库的基础上设计了超视距空战机动动作库,以直接攻击为例对空战机动动作库中的机动动作进行了设计.运用OpenGL图形库,研究了模型的导入、数据驱动、视点漫游和数据读取技术,实现了超视距空战机动动作轨迹的三维显示.提高了动作库的通用性,可以方便直观地学习空战机动动作,为空战仿真模拟训练和提高作战效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推力矢量飞机的试飞技术,建立了推力矢量飞机的动力学模型,用动态逆方法设计了4种过失速机动控制律,并在地面飞行模拟器上参考标准评估机动动作集(STEMS)进行了飞行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的4种过失速机动控制模式没有不可接受的操纵响应,飞机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后敏捷性明显提高。在模拟导弹攻击目标时,采用过失速机动控制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张曙光  高浩 《飞行力学》1996,14(3):9-13
综述了为验证增强战斗机机动性(EFM)计划、衡量过失速机动飞行的可行性及其在近距空战中的战术价值,X-31A飞机在气动布局、大迎角抗偏离设施、推力矢量系统以及飞控系统方面的特点;介绍了X-31A飞机的有关飞行试验情况,特别是循序渐近的四种过失速机动动作以及空战效能评估结果。结果表明,X-31A飞机气动布局合理,能完成过失速机动飞行。且过失速机动技术和推力矢量组合,可以大大地提高飞机近距空战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6.
尹江辉  刘昶 《飞行力学》1995,13(2):33-39
建立了现代高机动性能战斗机功能敏捷性仿真计算数学模型,并以F-16战斗机为例,对其功能敏捷性尺度--空战周期时间和相对能量状态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飞行状态对飞机功能敏捷性有显著影响,改善和提高发动机性能,合理设计和选取飞机的控制系统和机动飞行中的操纵动作,将有利于发挥飞机敏捷性功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无人机空战仿真需要和专家系统原理,建立了一套基于机动动作库的快速响应自主空战机动决策系统模型;根据第三代战斗机空战中典型的机动动作,建立了相应的专家数据库;通过对驾驶员经验的分析,建立了专家知识库,并将整套决策模型应用于空战仿真中.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建立的空战仿真系统,可以使无人机根据实时战场环境,实现快速自主决策空战模拟飞行.  相似文献   

8.
以空战飞机突防为背景,基于最优控制对高速飞行器的突防技术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高速飞行器运动模型、拦截弹运动模型和相对运动模型。为了实现突防,设计高速飞行器和拦截弹的视线角速率在某一时刻趋于无穷大,并将此作为终端约束;考虑高速飞行器控制能量最小,建立性能指标函数,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突防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突防制导律的高速飞行器能够突破防御弹的拦截,且控制能量要小于蛇形机动和方波机动突防策略所需的控制能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推力矢量飞机提出了一套控制方案,较好地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解决了飞机在全包线范围内的飞行控制问题。该控制方案包括常规机动控制器、大迎角超机动控制器、控制分配器及轨迹跟踪控制器等几个主要环节的设计,完成的控制系统满足全包线飞行品质的要求,可实现对大机动轨迹的精确跟踪。最后,对此综合控制系统进行数字仿真并给出部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过失速大机动飞机的飞行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一代带推力矢量的战斗机在大迎角过失速机动下的飞行控制律进行设计,并进行了机动指令飞行仿真。引进推力矢量技术,建立带推力矢量的飞机模型方程;采用奇异摄动理论,将控制回路分为两个快慢(内外)回路,对每个回路分别用动态逆方法进行飞行控制律设计;并采用结构奇异值μ综合和分析的方法对快(内)回路设计了鲁棒控制器;最后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了机动指令飞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过失速机动控制律良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四元数法建立了带推力矢量的战斗机全量运动方程,依据逆系统理论对推力矢量飞机进行了适用于过失速机动和超敏捷性研究的控制系统设计。根据非线性动态逆的特点将飞机的动态特性分成快慢不同的两组状态变量分别进行设计,并采用伪逆法解决了舵面分配问题。利用该控制系统对"眼镜蛇"飞机机动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陶涛  王培德 《航空学报》1993,14(1):27-34
 通过对目标的不确定机动分析和对不确定机动的模式分类(非机动、临界机动、弱机动、强机动),建立了一种新的目标状态自适应估计器——交互作用的双自适应模型估计器。它通过具有机动识别特性的二阶自适应模型和具有机动水平特性的三阶自适应模型,以及它们之间交互作用自适应组合方式的结合,达到了跟踪估计目标各种运动的“全面”自适应能力。应用新估计器对目标的5种基本运动进行了Monto-carlo仿真。仿真表明,它具有所期望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反潜巡逻机反潜战术机动问题,将整个战术机动过程转化为若干个关键点间的机动;同时,分析了任意两点间的所有可能的机动航线,并建立了对应的机动参数解箅模型,给出了战术机动航线选择策略。最后,以投布声纳浮标为例,设计了仿真流程,对反潜巡逻机的反潜战术机动进行了仿真。仿真表明,航迹理想,所建立的战术机动模型正确,满足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14.
A new input estimation technique for target tracking problem is proposed. Conventional input estimation techniques assume that the target maneuver level is constant within the detection window, which has been the major drawback of the techniques.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developed to overcome this drawback by modeling the target maneuver as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some basic time functions. The resulting algorithm has a generalized formulation including earlier works on input estimation. A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nalyzed by investigating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according to the selection of maneuver models and other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the detection window size, measurement noise level, and sampling step size. A computer simulation study shows that th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comparable to Bogler's input estimation method while the computation time is greatly reduced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带推力矢量作战飞机的运动方程,确定了垂直面和水平面内常规机动性能的评估指标。以半筋斗和加力盘旋为例计算了带推力矢量作战飞机的常规机动性能,并对带推力矢量作战飞机常规机动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作战飞机带推力矢量后,完成半筋斗和加力盘旋机动动作的空间减小,时间缩短,机动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贾沛璋 《航空学报》1990,11(9):456-464
本文研究了对目标机动的最优检测问题,针对飞机主要有三种飞行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与圆运动这一特点,提出了既探测飞机机动又同时判断飞机作何种形式的机动的方法;并建议对飞机的不同飞行状态,采用相应的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适应滤波方法。最后给出的仿真计算果表明,自适应滤波方法有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7.
战术机动对飞机作战生存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怀威  李曙林  陈宁  范俊 《飞行力学》2011,29(3):88-91,96
战术作为飞机生存力的影响因素,只被定性的提出.为定量化研究战术对飞机作战生存力的影响效果,以战术机动为例,建立了比例导引导弹在水平平面内对飞机的攻击模型;对飞机实施常规的盘旋机动规避导弹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假设机动的初始方向为随机量,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讨论了飞机实施超机动的初始距离与飞机生存概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多模型匹配与辨识的伪逆重构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多模型匹配及在线模糊辨识的思想与伪逆重构控制方法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型重构控制策略。该方法不仅可以适应多种故障模式 ,而且能克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扰动对系统重构后动、静态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和针对歼击机在机动飞行过程中各种舵面故障的仿真研究均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Detection of Target Maneuver Onse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classical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MTT) problem (detection of the onset of a target maneuver) is presented in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reviews most traditional maneuver onset detectors and presents results from a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study and comparison of their performance. Six algorithms for maneuver onset detection are examined: measurement residual chi-square, input estimate chi-square, input estimate significance test,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GLR), cumulative sum, and marginalized likelihood ratio (MLR) detectors. The second part proposes two novel maneuver onset detectors based on sequential statistical tests. Cumulative sums (CUSUM) type and Shiryayev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SSPRT) maneuver onset detectors are developed by using a likelihood marginalization technique to cope with the difficulty that the target maneuver accelerations are unknown. The proposed technique gives explicit solutions for Gaussian-mixture prior distributions, and can be applied to arbitrary prior distributions through Gaussian-mixture approximations. The approach essentially utilizes a~priori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neuver accelerations in typical tracking engagements and thus allows to improve detection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aneuver detector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ing the improved capabilities of the proposed onset maneuver detector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