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出版消息     
HBO-71-76《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模数 基准齿形 公差》和HBO-92-76《圆锥齿轮传动公差》两项部标准的铅  相似文献   

2.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 模数、基准齿形及公差》和《圆锥齿轮传动公差》两项部标准审定会,于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三十日  相似文献   

3.
一,本标准采用的基准齿形为国家标准《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基准齿形》GB2862—80(见图,)及《渐开线圆柱齿轮基准齿形》GB1356—78(见图2)。  相似文献   

4.
运用基圆渐开线展开的原理,通过设计、制造专用附件,在VG- 450万能渐开线检查仪上对内齿轮齿形误差实施技术检测.  相似文献   

5.
部标准HB0-91-76《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 模数 基准齿形公差》在基准齿形方面,给出了与20°并列的25°齿形角,这对高强度齿轮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6.
涡桨6发动机齿轮减速器中的一级主动齿轮,游星齿轮和二级主动齿轮,其齿形是特殊修正的、具有挖根和削顶的中鼓齿形,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齿轮的精度等级6—5—5(JB179—60),齿面的光洁度▽10。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级主动齿轮的鼓形量为0.012~0.021毫米,游星齿轮的鼓形量为0.004~0.11毫米,二级主动齿轮的鼓形量为0.015~0.024毫米。这种中鼓齿形我厂是在  相似文献   

7.
应用数控技术加工齿轮,在模具加工中经常使用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床,因它不需要专用刀具,能加工硬度极高的材料,以及齿轮切削机床难加工的小模数内齿轮。这对于单件特殊要求的齿轮加工,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精度,而且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但目前数控机床的性能,多数只能作直线和圆弧插补,不能直接作渐开线插补,因此需用圆弧来近似代替渐开线齿形。而要计算出满足精度要求的代圆数据,需要进行繁  相似文献   

8.
<正>:您曾致力于高精度渐开线齿轮和样板研究,其理论成果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实际应用中,一种靠模样板可用于磨制出1级精度齿形,此技术属国际领先水平;另一种计量样板和标准齿轮作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用作国家级齿轮精度实体基准。请您介绍一下这些齿轮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工业的发展,谐波齿轮传动这种新型的传动型式,由于它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国防工业上。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同志在设计与制造中遇到了如何根据谐波齿轮传动原理和对传动机构的各种要求,以及我国现有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合理地选择其啮合参数的问题。其中主要就是如何用20°压力角的渐开线齿形作为谐波齿轮传动齿形的问题。在我们编写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航空工业发展和民品生产的需要,我们于1986年开始对HB0-91-76《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 模数、基准齿形、公差》(以下简称旧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HB0-91-88《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 模数 基本齿廓 精度》(以下简称本标准)适用于平行轴传动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及齿轮传动;齿轮分度圆直径不大于1600毫米;法向模数为1~16毫米。为了便于同志们正确理解和贯彻本标准,现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使用说明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盘形锥齿轮振动特性和故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试验和分析方法研究了A、B两种盘形锥齿轮在旋转条件下正常啮合时的振动特性和几种因素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并对A型齿轮断块故障作了分析,可供排除此类齿轮成块断裂故障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端面滚切法加工的锥齿轮齿面接触质量,基于奥利康锥齿轮全展成加工方法,对直线刀廓圆弧修形及齿面啮合接触分析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圆弧刀廓进行了几何设计,推导出了刀齿切削刃方程.在建立锥齿轮端面滚切加工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被加工齿轮理论齿面方程.研究了刀廓圆弧修形对齿面形状的影响,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出了齿面修形量.建立了考虑安装误差的齿轮副滚检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齿面接触分析简化算法.最后对采用圆弧刀廓加工的一对奥利康锥齿轮进行了啮合分析,结果表明,选取合理的圆弧刀廓半径对齿面修形可以降低边缘接触风险,降低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改善内对角接触,此外还可以实现对两齿面接触区进行独立修正.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基于接触印痕检验的直齿锥齿轮齿形误差检测方法存在的难以定量描述几何误差、量值溯源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电子展成原理的直齿锥齿轮齿形误差测量与评定方法,首先建立了直齿锥齿轮的理论齿形及齿形误差测量的数学模型,然后在基于全闭环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齿轮测量中心上,控制传感器测头在空间扫描形成直齿锥齿轮的理论齿形曲线,依据连续扫描过程中的传感器读数对直齿锥齿轮的齿形误差进行测量与评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现有CNC齿轮测量中心上实现直齿锥齿轮齿形误差的自动测量与评定,具有测量效率与自动化程度高、量值溯源性好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4.
张宇  严宏志  王志永  曾韬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12):2586-2595
分析弧齿锥齿轮刀盘的结构特征与切齿运动特点,提出三个参考点的设置方法。以大轮采用展成法,小轮采用螺旋展成法加工的弧齿锥齿轮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全工序法大轮加工参数的简化计算方法。总结螺旋锥齿轮的一般啮合规律,结合参考点设置方法,利用Free-Form型机床的柔性运动控制特征,建立了小轮的切齿控制优化模型,获得一组最优化的加工参数。以此计算方法开发了设计软件,基于国产全数控锥齿轮加工装备,以一对准双曲面齿轮为算例进行了网络化闭环制造,试验结果显示:齿轮副传动误差幅值达13.2″,两齿面接触区均位于齿面中部、呈内对角,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有效解决了全工序法加工弧齿锥齿轮时双面接触特征同步调整困难的行业难题。   相似文献   

15.
陈礼顺  李思路  程礼  杨武奎 《航空学报》2018,39(6):421856-421856
锥齿轮是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剥落、齿面胶合等故障。文中分析了锥齿轮故障原因及再制造可行性,构建了锥齿轮的再制造判别标准,制订了以齿廓修形技术为核心的锥齿轮再制造工艺方法。通过检测渗碳层深度、硬度,试验验证,齿轮装配检查,台架试车考核表明:再制造的锥齿轮渗碳层深度、显微硬度符合设计要求,齿轮啮合间隙、着色印痕以及试车后齿面金属印痕均符合技术要求,装机试用的锥齿轮传动平稳,啮合性能好,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小。再制造成本仅为新品的11.3%,节能效果为86%,节材78%,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螺旋锥齿轮边缘接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边缘接触是一种轮齿齿顶边缘传递运动的现象。这时,接触区在齿根或齿顶处产生一条硬印。常规的齿面接触分析(TCA)结果是一组间断的误差曲线和不完整的接触区,未能反映一个完整的接触过程。本文提出了描述边缘接触这一现象的具体方法。可得到完整的传动误差曲线和接触区图,为进一步的边缘接触振动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盘形锥齿轮的横向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砺堂  李其汉 《航空动力学报》1988,3(3):199-202,279
本文分析了盘形锥齿轮的横向振动特性,分析指出此种齿轮小端齿槽底横向振动周向拉应力最大,故易在此处首先出现疲劳源。对此种齿轮振动的共振条件提出了新的理论。理论分析和试验实例表明两者结果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分析某涡扇发动机齿轮箱组件的结构特点和装调工艺难点,提出了齿轮箱组件精密装调的关键技术,制定了合理的装调技术方案,采用理论计算和分析、工艺试验等方式开展齿轮侧隙检测、弧齿锥齿轮侧隙调整、接触印痕检测与调整等关键技术研究。通过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实现了弧齿锥齿轮侧隙检测,研究弧齿锥齿轮侧隙调整方法,进行了侧隙变化量的理论计算并开展工艺试验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得到了弧齿锥齿轮轴向位移与侧隙变化量之间的数值关系,为弧齿锥齿轮侧隙调整提供依据。分析了弧齿锥齿轮接触印痕影响因素,采用着色检查进行弧齿锥齿轮接触印痕检测,并开展工艺试验研究接触印痕的调整规律,通过对工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锥齿轮接触印痕理论变化规律,得到了弧齿锥齿轮接触印痕调整的半定量规律。通过研究突破了齿轮箱组件精密装调技术瓶颈,完成一台合格产品的装配和调试。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航空弧齿锥齿轮的承载啮合性能,结合ease-off技术提出一种波动齿面设计方法以降低高重合度弧齿锥齿轮的承载传动误差。鉴于中凹型修形曲线(修形齿面的几何传动误差曲线)可极大地减小高重合度弧齿锥齿轮传动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幅值,创建一种与高重合度相适应的波动齿面修形模型;结合ease-off技术建立以降低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幅值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通过优化得到具有良好啮合性能的高重合度弧齿锥齿轮。分析发现:优化后2阶传动误差设计弧齿锥齿轮传动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幅值降低了34.152%,而由波动齿面设计方法所得改进修形弧齿锥齿轮的承载传动误差进一步降低了61.492%,有效地改善了高重合度弧齿锥齿轮传动性能,为高性能弧齿锥齿轮齿面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盘状齿轮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求得固有频率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系数矩阵,然后用优化的摄动迭代法求出满足频率限制的几种截面形状。从中选取增重最小的为最终结果,并分析了加工精度对齿轮固有频率的影响。齿轮按文中确定的截面形状制造后,实测结果表明优化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