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叙述了国外第二代超音速民用运输机(SST)发动机的主要要求、研究特点;着重介绍了美国“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英国“先进超音速运输机”(AST),法国“未来超音速运输机”(ASTF),日本“高超音速运输机”(HST)等国家第二代SST发动机的研究情况以及在燃烧室、尾喷管、进气道和高温材料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空》2007,(9):92-95
美国政府于1971年取消了 SST 计划,对兰利研究中心的超声速飞机研究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又重新启动了新的民用超声速运输机研究计划,兰利研究中心再次踏上研究新历程。  相似文献   

3.
超声速民用运输机一直以来都是航空业界的热门话题。它对于减少洲际飞行时间、缓解越来越严重的空中交通拥堵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都有积极意义。尽管首个超声速客机协和号已在2003年停止了服役,但人类并未停止对超声速运输机(SST)的追求。本文介绍了日本航字研究开发机构相继开展的NEXST和S3TD超声速运输机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4.
虽然自"协和"式民机退出蓝天后,在役民机止步于高亚声速,但是研究人员追寻超声速民用运输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并且自第1代超声速民机以后,对超声速民机的研究就从未脱离过变循环发动机的技术探索。叙述了国外超声速民机用变循环发动机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美国超声速巡航研究(SCR)计划、美国高速研究(HSR)计划、欧洲超声速研究(ESRP)计划、日本高超声速运输机推进系统研究(HYPR)计划、美国商业超声速(CST)计划下的变循环发动机研制情况,总结了各计划下变循环发动机的结构特点、性能优势及发展目标,论述了进/发匹配、低噪声、低排放等超声速民机用变循环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为中国超声速民机用变循环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振敏 《大飞机》2022,(8):36-39
<正>在空客所有机型中,“大白鲸”(Beluga)系列运输机是长相最为“呆萌”的。2020年1月,以A330为基础研发的第二代“超级大白鲸”(Beluga XL,官方名称为A330-700L)投入使用后,拥有“鲸鱼笑脸”涂装的这架飞机瞬间成为了民航界的“网红飞机”。2022年7月,英国《飞行国际》杂志报道,发动机制造商罗罗公司计划使用A300-600ST“大白鲸”运输机运输其大型民用发动机产品,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提高超声速运输机的巡航飞行性能和降噪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美国NASA和工业界对于超声速运输机重回陆地上空执飞日常航班的信心大增。目前,他们正在进行与机体一体化的低噪声推进系统研究,本文介绍的是创新性的低声爆发动机短舱和尾喷管。  相似文献   

7.
超声速民机已成为世界民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超声速民机由于涉及声爆等一系列特殊的技术问题,比亚声速民机的性能要求更苛刻,对总体气动布局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根据设计思想和主要技术特点,将世界迄今为止的代表性超声速民机布局方案划分为三代:第1代布局主要旨在实现民用超声速飞行并兼顾高低速性能,基本为三角翼/双三角翼布局;第2代布局更加重视低声爆/低阻性能,主要采用大后掠箭形翼布局;第3代布局在低声爆/低阻要求基础上,更加注重多学科综合性能和技术可行性,主要采用“大后掠机翼+鸭翼/T尾/V尾布局和发动机短舱背负式/尾吊式”的布局。其次,梳理了新一代超声速民机总体气动布局设计目前面临的技术瓶颈和难点,对总体设计技术、低声爆设计技术、超声速减阻技术和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最后,展望了新一代超声速民机总体气动布局的发展趋势,针对仍需突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探讨了重要研究方向。未来将优先发展超声速公务机或中小型超声速民机,其布局技术特点趋近于第3代布局,声爆、减阻、飞-发一体化、起降噪声、气动弹性、人机功效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和工程可实现性将成为重点研究对...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认为,新的推进系统一机体一体化布局设计在改善飞机性能方面的潜力十分巨大。因此,在未来N+3代民用运输机计划中,NAsA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以寻求新的方案。在研发过程中,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商打破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共同发展推进效率更高的推进系统一机体一体化布局,独特的边界层吸入(BLC)技术便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9.
温坤 《国际航空》2011,(10):55-57
高超声速飞机一直是欧美航空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的进展情况是:欧洲航天局(ESA)的“长期先进推进概念与技术”计划(Lapcat)和波音公司的XB-70运载飞行器都已进入第二阶段研究,NASA正在进行低噪声试验飞行器(LEBV)的飞行测试,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对2025年左右投入运营的小型超声速运输机开展了大量...  相似文献   

10.
火焰温度及温度场分布的测量是航空航天超声速发动机测量技术的重要环节。由于超声速发动机内部温度过高、工况复杂恶劣,应用于亚声速发动机的接触测量技术已难以达到测量要求。针对超声速发动机温度测量传感器的设计方式、试验、温度、测量误差等核心问题,本文综述了现阶段超声速发动机接触式温度测量的方法,重点介绍了辐射与红外测量、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及温度敏感涂料(TSP)等非接触温度测量技术在超声速发动机应用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对后续的超声速发动机温度测量技术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从美国NASA宣布要加速发展第二代超音速运输机(SST),并明确表示这将是一个排除任何其他国家参加的纯美国国家计划之后,在欧洲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些主要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和研究团体都强烈地表示也要尽一切力量发展出欧洲的SST与美国抗衡.  相似文献   

12.
美国确定超音速运输机研究新目标美国的超音速运输机研究了作起始于1952年,几经周折,到1971年3月国会取消了超音速运输机计划。90年代,超音速运输机研究在美国重新兴起,其主要动因是NASA推出的高速研究计划(HSR)。HSR的本意在于探索日后工业界开发高速民用运输机(NSCT)要用到的技术、得到了美国几家航空工业公司的全力支持。在1998年年中HSR第Ⅰ、Ⅱ阶段的大部分目标得到实现后,美国又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制定了更加雄心勃勃降低噪声和经费的目标。这样做看上去会更加符合下个世纪的环保要求,实际上却使高速民用运输机研…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现正在开发预计将能革新未来飞机和导弹、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和“战斧”陆地攻击导弹替换弹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或“高超级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协和”号7.15空难似乎又重新唤起了美国对研制新一代超音速运输机的热情,但担任新一轮研制计划的单位不是 NASA,而是美国国防部预研局( DARPA),首先攻关的不是大型民用运输机,而是集中于超音速军用运输机,同时衍生出民用型。新计划鼓励采用创新性的技术,如超音速层流机翼、新翼型、流场控制、泡沫材料等  相似文献   

15.
2012年4月初,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其风洞试验证明了可以设计出兼具低声爆和超声速巡航高升阻比两种特性的飞机构型,这表明美国在低声爆超声速飞机设计研究上取得了突破。这项技术进展对于民用和军用超声速飞机发展都较为关键,尤其是民用超声速飞机。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速民用飞机的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援 《国际航空》2007,(12):56-57
在第一代超声速客机陷入沉寂之后,近年来民用超声速飞机又迎来了以超声速公务机为代表的新一轮发展。但超声速公务机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克服噪声、法规等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企业动态     
《航空科学技术》2007,(4):47-47
NASA开展超声速运输机基础研究工作;A160T“蜂鸟”无人直升机完成首飞  相似文献   

18.
《国际航空》2011,(6):4-4
下~代轰炸机,第六代战斗机,战术运输机和侦察机都迫切需要更为先进的发动机,要求具有更优化的结构设计和更高的压比,从而使燃油效率有突破式的提升。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于2007年选定GE和罗罗进行下一代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MROMarketForecastattheBeglnningofNewMillennlum在新十年头几年内,民用喷气运输机的维修市场将随着新的飞机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以及市场竞争的变化而稳步增长。公务机的情况与民航机基本相似,军用飞机维修市场将随着军机数量的减少而有所萎缩处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咨询机构加内恩(Canaan)集团和美国《大修与维修)}杂志,对21世纪头几年的航空维修市场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作出了量化的预测报告。预测报告重点放在民用喷气运输机上,同时也对公务机及军用机的维修市场进行了分析。根据加内恩集团的预测,世界民用喷气运输机的…  相似文献   

20.
锻压先进制造技术及在航空工业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我国航空材料和锻件的生产能力,已经能满足第三代军用飞机及其发动机的批量生产的需要,并为更先进的军用飞机和大型军、民用运输机的研发,以及航空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