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国卫星电视直播产业的现状与市场需求廖春发一、国外卫星电视直播的现状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卫星电视已直接进人家庭,个体接收将成为卫星电视接收的主流,已投入使用的卫星电视直播系统有美国的直播电视卫星系统、日本的广播卫星系统、法国广播卫星系统和德国的电视...  相似文献   

2.
自从1975年“欧洲空间局”正式成立以来,欧洲的通信、广播卫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当今世界上正在出现国内卫星通信热和卫星电视广播热,促使欧洲各国更加  相似文献   

3.
俞德育 《卫星应用》1999,7(2):27-32
简要回顾了我国最近几年来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发展的概况;阐述了用卫星电视手段解决我国近2亿人口看不到电视,听不清广播的紧迫性和广电总局本世纪末实现“村村通”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后对发展我国卫视接终端设备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图象视频信息传送的多工化,分析了图象函数的性质及其统计特性和有关图象传送的信息量等问题。结合我国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科教文节目的电视多工传送及扩大电视网复盖,特别是发展SHF频段的卫星电视广播和UHF频段的中继,差转网络的建议方案。为适应四化及科教广播事业的发展,设计方案包括:文字及图片静止图象信息的多工广播,电视报刊的兼容传送,卫星电视的直播接收以及彩色电视的技术改进等。文章还讨论了引用电视新技术及有关数字化电视和帧同步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廖春发 《卫星应用》1998,6(1):51-54
卫星数字音频广播是继卫星电视直播和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之后即将崛起的新兴产业。该文概述了美国三家公司正在组建的3个面向全或面向美国汽车音响市场的数字音频广播卫星系统;分析并预测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市场前景;简要介绍了该卫星系统的地面部分及其用户终端设备。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家标准局和中国卫星广播公司联合发出的《关于卫星电视接收站质量认证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由国家标准局和中国广播卫星公司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组成了认证委员会,对航天部一院七○四所、二一一厂提交的 STRE—6型6米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生产及其总承能力进行了质量认证。经过对认证申请报告初审并通过之后,委派了电子部五十四所天线测试组对生产的天线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85年开始应用通信卫星C频段传输电视节目以来,短短十多年时间,电视和广播的人口覆盖率迅速提高,并已分别达到84.6%和78.9%。随着Ku频段视频压缩卫星电视广播技术的采用,电视广播的人口覆盖率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一、卫星电祝广播系统及电视广播的频道划分卫  相似文献   

8.
航天部704所研制并与211厂共同生产的STRE-6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部级鉴定会,于1986年4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航天部民品司主持,国务院电子振兴办公室、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彩电视部、总参通讯部北京  相似文献   

9.
2012年,全球卫星通信产业在经济复苏趋缓的背景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各主要卫星通信、广播业务领域均取得重大进展。全球市场卫星容量需求持续走高,转发器租赁价格相对稳定,共同推动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实现进一步增长。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部署进程略受影响,但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卫星电视、音频广播及宽带互联网业务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业务类型日益丰富,业务质量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卫星电视教育实验(SITE)是印度和美国联合实施的一项为期一年的印度广播业发展计划,该实验是1975~1976年在美国的ATS-6卫星上进行的。它使印度的大约2400个边远村庄通过由一个3米的抛物面天线和相应的电子设备组成的直接接收系  相似文献   

11.
殷珞得 《卫星应用》2000,8(1):37-40
该文介绍了中国卫星电视教育的现状与存在意义。介绍了正在实施的卫星电视教育网络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2.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并从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的R—S解码器、卷积解码器和QPSK解调器等部分电路对系统抗噪声性能的贡献做了分析,同时对由于整个数字卫星电视系统链路非理想性因素而引入的干扰噪声导致的接收系统性能恶化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论述,可有助于数字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13.
计三猛 《卫星应用》2001,9(2):42-47
该文回顾了中央电视台3、4、6、8套节目开通的最初决策,实施过程,以及卫星电视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了卫星电视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手段,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舒林 《卫星应用》1999,7(2):39-47
概述了日本卫视直播业务从模拟卫星电视向数字卫星电视直播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了最近两年来日本两大集团公司竞争日本数字直播市场所采取的运营模式和运营体制,以及频道资源分类分析和用户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5月18日,CCTV北京国际卫星电视地球站正式开通。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和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刘纪原出席了开通仪式并剪彩。 该卫星电视地球站是根据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央电视台与国际广播电视组织(OIRT)及国际太空卫星通信组织 (INTERSPUT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卫星传输技术发展电视教育,在中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我国的卫星电视教育收转网已初具规模。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卫星电视教育在培训师资、发展广播电视院校以及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卫星电视接收站中,在同样的天线口径条件下,如何改善接收图象质量的办法。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销售引进的卫星电视接收机,必须对其中频接收机的频带特性予以改进,方可获得满意的接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与“国际太空卫星”通信组织(INTERSPUTNIK)联网的国际太空卫星电视地球站——CCTV北京国际卫星电视地球站,于1990年5月18日正式开通。这是继前不久我国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成功之后,在卫星应用方面的又一成果。 CCTV北京国际卫星电视地球站是通过苏联在印度洋上空,东经80°的静止-13号”卫星转发器进行电视信号传输的,主要用来为中央电视台与苏联、东欧国际广播电视组织  相似文献   

19.
1凰中国航空航天部生产的几种卫星电视接收天线  相似文献   

20.
一、卫星通信基本情况我国卫星通信21世纪初发展基本情况如下:(1)卫星固定通信:空间段建设大发展;相应的卫星公用通信网、卫星专用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网得到较好的发展。(2)卫星移动通信:静止轨道的便携式用户终端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良好;中低轨道的手持式用户终端的各种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不佳。(3)卫星直接广播:国外卫星声音直播系统正在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卫星电视直播系统已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建设准备工作已开始。(4)卫星宽带通信:积极发展卫星宽带通信业务;密切跟踪新型卫星宽带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