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测资料分析表明,AR5395活动区演化具有周期性的特征,软X射线峰值流量F变化周期为24.3小时,X射线耀斑出现率Nx,具有12.2小时的周期性,活动区黑子群面积Sx的变化呈现24.4小时的周期。这3个周期变化量的相位关系表明:(1)X级耀斑往往发生在黑子面积减小的位相;(2)在1个周期内,黑子群面积达到最大值约需16小时,恢复到大耀斑前水平约需8小时;(3)在X级大耀斑前约12小时,小级别耀斑出现率达到峰值。分析显示,AR5395活动区似乎工作于大耀斑能量储存—释放—储存周期性循环的极限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2.
正飞出太阳系的"旅行者1号"北京时间2018年3月30日凌晨2时56分,旅行者1号探测器通过美国宇航局(NASA)的深空探测天线网堪培拉站与地球通信。此时,它已经在宇宙中飞行了40年6个月24天,是目前距离人类最远的航天器,达到211.4亿公里,地球跟它通信需要约19个小时35分钟才能信号抵达,而返回也需要同样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应用符号动力学研究了跨膜电压与细胞内钙浓度相耦合的R15神经元模型.通过峰峰间期序列(ISIs, Interspike Interval Series)的首归映射构造出描述周期和混沌放电模式的符号序列,并讨论了与切分岔密切联系的阵发混沌与嵌含在混沌区中的周期窗口的产生机理.由符号序列的排序规则,确定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放电节律与连续变化的参数值的对应关系,从而对实验或模型测得的任意放电模式进行参数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符号方法是研究神经放电活动动力学行为的一种有力工具.尤为重要的是,这样一种粗粒化的方法能够推广到神经电生理实验中,从复杂的实验数据中提炼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电和非电量测量系统中,常常需要在测试或报警时记录时间(时,分,秒)。用电子钟组成的时钟电路具有走时正确,读数清楚,价格低,体积小等优点。下面介绍利用电子钟(IC 采用40条腿的 PMOS 大规模集成电路 LM8361)组成的时钟电路,它具有 BCD 码的数据输出,可把数据送给打印机或计算机。图一中电子钟用交流供电(另外有一种用电池供电)时间显示有12小时与24小时二种,为了简化线路采用12小时显示,并有“下午”显示。  相似文献   

5.
原野 《国际太空》2008,(5):11-19
□□最近,美国空军领导人提出了建立不再缺少态势感知的未来战场空间发展计划.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作战者能通过按责任分配的敏感器网络访问最新的战场空间信息,获得信息栅格所能支持的24/7(一天24小时,一周7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宗合 《太空探索》2007,(12):4-7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日05分,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火箭点火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5千米,远地点高度50900千米,周期约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的目标,取得了发射阶段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12月31日和2012年1月1日,经过约3.5个月的迂回飞行,美国航宇局两个"圣杯"号(GRAIL)月球探测器,即"圣杯"A和B,分别点燃主发动机,进入绕月球运行的近极椭圆轨道,轨道周期约11.5小时。这项任务旨在探测月球引力场的细节,以期制作  相似文献   

8.
1月24日,日本从鹿尔岛用缪3S2火箭发射了一颗Muses-A月球探测器。使日本成为苏美之后第三个向月球发射探测器的国家。 Muses-A探测器是日本空间科学研究所第13颗飞行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约182公斤)进入大椭圆轨道,在地一月系统中飞行;另一部分(约11公斤)在月球轨道上飞行。日本这一计划共耗资750亿日元  相似文献   

9.
欧空局(ESA)已确定将探测土星的卫星土卫六(Titan)的卡西尼(Cassini)计划作为ESA的下一步空间科学计划。美国航宇局(NASA)负责研制土星轨道器Cassini并提供发射服务,ESA研制探测器。据估计,NASA将为这项计划投资约8亿美元,ESA投资2.884亿美元。 Cassini计划在2000年10月到达土星。探测器从Cassini释放后,在土卫六上空180公里时,将速度降到每秒266米,然后用降落伞进一步减速。约2~3小时,探测器穿过土卫六大气(氮气)层到达其表面。据认为,土卫六表面覆盖着液态乙烷和甲烷。探测器下降过程中发出的信号将由轨道器中继到地球。这次参与竞争ESA新的空间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10.
三、地球外部和外部环境地球的外部地球略呈梨形,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低24~30米,平均半径6378千米,质量6×1027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即轨道半径)14960万千  相似文献   

11.
阳光 《太空探索》2014,(8):F0002-F0002
<正>6月28日,为试验未来火星着陆所需技术,美国航宇局(NASA)将一个飞碟状飞行器送到高空并使其降落,但降落伞在展开时出现了缠绕问题。飞行器最终溅落在太平洋上。称为"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LDSD)的飞行器由一个橄榄球场大小的巨型氦气球搭载升空,约2.5小时后在约36.6千米高空与气球分离,随后由火箭发动机加速到3.8倍音速,并飞到54.9千米高度。此后,伴随着高度下降,它展开了名为"超  相似文献   

12.
<正>NASA网站2017年3月13日报道,利用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原子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以及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澳大利亚望远镜紧凑型阵列(ATCA),科学家发现一颗每小时环绕黑洞运转2周的白矮星,其可能是目前发现的距离黑洞最近的恒星,相关论文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这个由黑洞和白矮星组成的双天体系统名为X9,位于球状星团47 Tucanae,距地球约14800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提出的地球观测系统(EOS)由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极地轨道平台)和低倾角轨道卫星(地球探测器)组成。地球观测系统将大大丰富我们关于地球系统的科学知识。静止轨道观测台(GEO)则是另一类重要的地球观测系统,有着近地轨道观测卫星所没有的特点,它也将成为“行星地球使命”计划的组成部分。静止轨道观测卫星定点于地球静止轨道上的某一点。利用多颗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观测网可实现近全球、24小时连续覆盖,与“行星地球使命”的其他观测卫星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苏联2名宇航员于1988年6月30日试图去和平号空间站外部修理x射线望远镜,尽管有5小时的时间去舱外活动(EVA)作业,最终还是失败了。失败原因是修理中扳手折断。预定8月末再次派别的宇航员去和平号空间站修理。弗拉迪米尔·季托夫、莫沙·马拉罗夫2名宇航员试图更换x射线望远镜(英国和荷兰研制)的检测器(重量约40kg)。他们从和平号本体登至望远镜上部突出处,切开20层绝缘材料和胶片,在望远镜本体上,  相似文献   

15.
斯兰 《飞碟探索》2004,(3):39-39
我们每天的睡眠、工作、吃东西等活动,是跟随一个24小时的循环来完成的。而很多动物的生理活动,也都是受这个24小时的循环支配。科学家相信,我们身体内的生理钟,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是受太阳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太阳系九大行星从里向外排,火星排在地球的外侧而位居第四。在夜空中,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亮度变化很大的暗红色星球。火星距离太阳2.279亿千米,约为1.52个天文单位,绕太阳公转一周需687天,相当于地球的1.88年。它的赤道半径为3397千米,体积是地球的15%,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仅比地球自转周期长41分钟。有趣的是,火星也像  相似文献   

17.
欧空局决定,预定在1993年发射的红外空间观测卫星(ISO)将采用24小时轨道取代原计划的12小时轨道。新轨道的数据是:远地点7000公里,近地点1000公里,倾角5度。采用较高轨道的原因是,在新轨道中,ISO的75%的工作时间将飞行在范·艾伦辐射带之外,这将大大减小因吸收质子和电子而对灵敏的红外探测器造成的影响。辐射背景的减小将极大地改进这台仪器的灵敏度。采用较高轨道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缩短ISO接近地球飞行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神舟七号航天员的具体出舱过程分为4个阶段,时间跨度很长:在轨组装、检查与训练段约为14.5小时;出舱准备与过闸段约为5.25小时,舱外活动段约为30分  相似文献   

19.
继苏联“维加A和B”及日本“行星A”哈雷彗星探测器之后,欧空局1985年7月也将发射一颗“乔托”探测卫星,在1986年3月13—14日与哈雷彗星会合。卫星在与彗星会合时离地球距离约一个天文单位(150,000,000公里)。它将进行十项实验。在四个小时相会期间将拍摄彗发和核心照片。  相似文献   

20.
太空问答     
<正>流星雷达是干什么用的?地面观测台站中常有一种叫做"流星雷达"的仪器,24小时关注着天空的流星动态。流星划过天空时,其摩擦燃烧等过程影响了大气的电离,这些电离的等离子体又会对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发生影响,也就是流星划过的轨迹能在雷达上有反应。这种观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流星(电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