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前言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电子计算机发展特别迅速。今天,电子计算机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中心,它不断向各个科学、技术领域渗透。各行各业都因为使用了电子计算机而面貌大变。随着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单位面积上逻辑元件数已达5万或更多,而单位面积上存贮器元件的数目则多达10万以上(因存贮器规律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中的数据随机存贮器(RAM)非常容易受到电磁脉冲(EMP)的干扰。为研究电磁脉冲对计算机数据存贮器的影响,以静电放电电磁脉冲(ESD EMP)为干扰源,以单片机的外部数据存贮器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对外部数据存贮器的辐照实验。实验表明,在静电放电电磁脉冲作用下,外部数据存贮器(RAM)的内容很容易被改写。在实验基础上,对外部数据存贮器的加固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引信和导引系统变得越来越先进时,炮弹遥测的应用随之增加。在某些应用中,数据性质简单、体积受限,而且硬件回收成功率较高时,采用微功耗数字存贮器系统比普通的价格较高的射频系统更加理想。本文介绍数字存贮器遥测系统的能力和限制、设计依据以及外场和实验室试验的结果。还讨论某些极端环境和抗冲击的封装技术。  相似文献   

4.
苏允钰 《空载雷达》1996,(3):1-2,36
本文叙述了用单体存贮器实现雷达显示的数字扫描变换的方案考虑、读写分时,逻辑设计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闪速(FLASH)存贮器的特点,指出闪速存贮器芯片作为大容量、高速、高可靠数据记录器的存贮介质是很适宜的.介绍了我们新设计的二种闪速型数据记录器的组成、工作原理,阐述了它们的技术性能和突出优点。作者认为这两种闪速型数据记录器可广泛应用于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环境条件苛刻的场合。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目前,在数字电路中,移位寄存器是最经常用的器件。特别是在电子存贮器,延时电路,码速率及码型变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里,我们推荐一种 B—GD_1四 D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B—GD_1是用四块 TTL 中速  相似文献   

7.
日本从1955年开始火箭技术研究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现在,日本依靠自己的力量,已先后研制成功 K、L、M 等探测火箭系列;并通过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正在发展中、大型的卫星运载工具——N 系列运载火箭。日本不仅利  相似文献   

8.
全数字时序装置由控制存贮器、隔离功率放大器及安全监视电路组成。其可靠性高,通用性好,修改参数灵活,响应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使用两台数字时序装置可完成运载火箭的全部时序要求,而用机械指令装置则需三台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目前国外在空间使用的数据存贮技术有磁带,磁心,磁泡的磁性存贮,CMOS、BEAMOS的半导体电路存贮及磁环线存贮。在目前的卫星、宇宙飞船系统中,磁带记录重放器在信息的收集、存贮及发送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并有满足不同使命要求的工作频率,寿命1至5年,甚至10年以上。因运带机构最初阶段的失效和因磨损的最后阶段失效的百分数较大,已把运带机构简化成最少旋转另件的单速工作,与缓冲存贮器结合,实现多带速工作,并重点研究元件寿命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用外部静态存贮器作为微机的扩展内存,存入实时遥测信息,供微机进行处理。基本思想是开辟两个静态存贮区,这两个存贮区的读写由遥测帧信号控制,一帧一交替,也就是一帧在一个存贮区存入由遥测接收设备来的实时遥测信息,而另一存贮区则作为微机内存,由微机控制处理已存入的遥测信息,下一帧进行一次交换,即已处理过的存贮区开始存入新的遥测信息,而已存入遥测信息的存贮区作为微机内存,再由微机控制,进行处理,遥测数据的加工处理可用程序中断方式(Z中断)进行。  相似文献   

11.
日本提出H-2火箭的三种派生型号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提出了三种将使用新型助推器发动机的H-2运载火箭派生型号,准备以此来提高这项火箭计划的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该机构已和三菱重工一起完成了基本设计,并已开始全面研制工作。这三种派生型号中最小的一种现暂称...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日本于1955年研制出了本国第一枚固体火箭“铅笔”(ぺンシル)号,其直径只有18mm,长仅230mm,重量才230g。到1970年,其间用了15年的时间,日本便研制出用于发射卫星的固体运载火箭。现在日本已研制出直径达1.4m的各种固体运载火箭,而固体火箭发动机已能生产直径1.6m的。  相似文献   

13.
航天工业部七○四所前不久试制成功三坐标机床数控装置,并可少量生产,供我国机床配套,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JSK-A 机床数控装置是新开发的经济型数控设备,采用先进的微机技术,以微处理器MC6802为核心,所有数控软件固化在只读存贮器中,在线路内采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工  相似文献   

14.
尚辉 《中国航天》2006,(8):28-33
2006年1月24日和2月18日,H-2A运载火箭成功进行了第8次和第9次发射。至此,H-2A火箭已进行了9次发射,其中除第6次发射失败外,其余8次获得成功。作为日本航天的旗舰火箭,H-2A火箭的成功已开始扭转因H-2火箭接连失败使日本航天面临的不利局面,使之重获生机。另一方面,在日本宇宙航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数字磁表面存贮装置除作为大容量存贮器在地面信息处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外,在机载、星载的数据存贮系统中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容量、数据传输率、可靠性及成本等主要性能指标均与位密度直接相关。计测用的数字磁带记录仪位密度指标总是高于计算机的磁记录外存。目前,前者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业 《中国航天》2005,(10):36-38
近10年来,日本政府在美国的推动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下,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越走越快。美国积极推动日本研究、开发和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一则是需要日本的雄厚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二则是想借助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双方的密切关系,使导弹防御网伸展到亚洲各地。目前日本已能  相似文献   

17.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H系列(日本)李双庆日本的H系列运载火箭是由N系列运载火箭发展而来的,二者都是用于发射日本应用卫星的,是日本主要的航天运载工具。目前N系列中的N-l和N-2及H系列中的H司都已退役,正在使用的是H-2运载火箭。1969年,日美签订了...  相似文献   

18.
简介在瞬态信号测量中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新技术的遥测系统。该系统由信号采集组合、光缆和解调与数字化存贮组合等三大部分组成。信号采集组合利用声表面波(SAW)延时线将同时出现的多个瞬态信号延迟排队实现时分多路复用。利用光缆传输。将数据存入非易失性存贮器,长期保存数据并进行事后处理。  相似文献   

19.
麦久翔 《上海航天》1991,(4):24-29,46
3 日本宇航工业中高技术陶瓷.宇航工业是科学技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目前,日本已用自己的运载火箭发射了航天器,并试图以自己的技术建立起自主的空间体系.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已拟订了1987—2010年的长期航天计划.空间开发的项目有H-2火箭及其改型、实验舱和空间站等.下面介绍日本高技术陶瓷在宇航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日本运载火箭获得成功SFU的H2运载火箭在头两次发射中已取得成功,由于研制问题特别是运载火箭的LE7第一级低温发动机,首次发射推迟了两年多。第一次完全是日本本国产的、大型的、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HZ是作为日本空间计划的骨干火箭而设计的,并也由三菱公司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