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5,(12):43-43
因频率协调问题而停顿数月的“越星”通信卫星项目已重新启动,现拟在2008年发射。越总理潘文凯已要求国有越南邮电公司(VNPT)迅速重开该项目的国际招标。“越星”是越首颗卫星,原拟今年底发射。但这一敏感项目在过去几年里遭到明显推迟,主要是因为在与邻近在轨卫星进行频率协调时遇到问题。  相似文献   

2.
靳颖 《中国航天》2011,(2):34-35
2010年12月27日.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Ka星”由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经过9小时12分钟的飞行.与火箭分离.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太阳电池阵展开.控制中心成功获取卫星遥测信号。按计划,卫星最终定位在东经9度的工作轨道。“Ka星”计划2011年5月底进入商业运行,之前需要经过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为卫星调轨.包括发射7天后的4次远地点发动机点火。第二阶段为卫星定点在东经9度后将进行的一系列在轨测试。第三阶段为卫星与地面站的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6,(3):45-45
负责“越南星”项目的官员称.已有3家大公司投标建造价值1.97亿美元的越首颗卫星。它们是法国阿尔卡特.阿列尼亚空间公司、美国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和日本住友商社。评标自2月13日开始。将持续约180天。该卫星将携带多达20个通信模块。需在2008年第二季度前发射.以保住所申请的轨道位置。它的工作寿命为15年。将向越偏远地区发送电视、广播和民航信号。因遇到与相邻在轨卫星的频率协调问题。该项目已几次推迟。项目总经费为2.31亿美元.其中约3400万美元将用于地面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资源2号03星按指令进入预定位置后.与01星、02星成功完成共轨、同面、相差120度组网,实现了“三星高照”。中国资源2号三星成功组网,在大大缩短卫星对地观测重复周期、进一步提高时间分辨率和系统可靠运行的同时.创下了我国不同时间发射的同一型号三颗卫星辉映太空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4,(12):26-29
H-2A发射“向日葵”8卫星 10月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日本气象厅的“向日葵”8静地气象卫星。“向日葵”8和9是2009年从三菱电机公司订购的,拟用于接替“多功能运输星”(MTSAT)1R(“向日葵”6)和M T S AT-2(“向日葵”7)。它们均采用D S-2000平台建造,发射质量约3500千克,载有“先进向日葵成像仪”、“空间环境数据获取监测仪”和“数据采集分系统”,拟部署在东经140度轨位,设计寿命15年以上。AHI成像仪由美埃克塞勒斯公司提供,将同美“静地业务环境卫星”R系列的“先进基线成像仪”兼容,能增强短时预报、数值预报和环境监测能力。同MTSAT系列卫星还用于提供空管通信与位置信息不同,“向日葵”8和9将是气象专用卫星。“向日葵”9定于2016年发射。  相似文献   

6.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0,(7):8-9
俄“快讯”AM1卫星报废 5月17日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宣布,其“快讯”AM1通信卫星已在轨报废,显然是姿控系统出了问题。问题最早是在4月24日出现的。这颗卫星是2004年10月发射的,采用东经40度轨位,设计寿命10年~12年。星上有效载荷由日本NEC东芝空间系统公司提供,用于俄国内电视和互联网服务。俄卫星通信公司尚未回答是否将把该卫星送人静地轨道弧上方几百千米的“弃星”轨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蒋宇平 《中国航天》1998,(12):35-37
@蒋宇平西方通讯社1998年8月31日发出一条重要消息:“朝鲜于当日中午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同日,日本防卫厅从驻日美军司令部获悉,朝鲜从东部海岸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落点预计在北纬40度54分、东经134度3分、俄罗斯远东港口海参崴东南190海里的日本海海...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9,(2):47-47
SES阿斯特拉公司1月16日宣布,其东经31.5度轨位上的“阿斯特拉”5A通信卫星因突然出现技术故障已停止工作。该公司已将很大一部分业务转给东经23.5度轨位上的另一颗“阿斯特拉”卫星。负责“阿斯特拉”5A卫星技术操作的瑞典航天公司和卫星制造商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正在对该卫星进行离轨操作,以将其移人弃星轨道。但有工业界官员1月22日称,  相似文献   

9.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10):56-56
阿里安5ECA型火箭8月4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埃及尼罗卫星公司的“尼罗星”201直播卫星和非洲区域卫星通信组织(RASCOM)星-非月公司的“RASCOM—非月”1R通信卫星。两颗卫星均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建造。“尼罗星”201采用“空间客车”4000B2平台,发射重量约3200公斤,载有24路Ku波段和4路Ka波段转发器,将定点在西经7度轨位,  相似文献   

10.
晓昊 《中国航天》2004,(12):16-18
2004年10月19日9时20分,我国风云2号C星(又称风云2号04星)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10月24日.经过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其实施多批次轨道捕获控制后,它成功定点在距地面36000千米、东经105度的赤道上空.以对亚太地区进行观测。这次轨道捕获控制节省了较多的星载燃料,延长了卫星的使用寿命。10月29日上午11时整,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研制“射线”系列中继卫星。第一颗“射线”中继卫星于1985年10月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用于保障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通信。1994年12月发射的“射线”1中继卫星位于东经95度.重2.2吨.  相似文献   

12.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4,(11):10-13
“阿里安”5发射两颗通信卫星 9月11日,“60-7里安”5ECA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马来西亚东亚卫星公司的MEASAT·3b和澳大利亚新电澳普图斯公司的“澳普图斯”10通信卫星。MEASAT-3b由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采用“欧星”3000L平台建造,发射质量5897千克,配备48路大功率Ku波段转发器和一个实验性S波段有效载荷,将定点在东经91.5度轨位,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2007,(1)
普列谢茨克发射场位于俄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发射场之一。总占地面积1762平方千米,中心点位于东经41度、北纬63度的位置。它是俄罗斯第一个航天发射场,也是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发射次数占全世界总数一半以上。主要用于发射大倾角的侦察、电子情报、导弹预警、通信、气象和雷达校准卫星。目前俄大部分航天器发射和火箭技术试验都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  相似文献   

14.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6,(6):46-46
海射公司天顶3SL火箭4月12日在太平洋赤道海域的海射平台上发射了日本卫星公司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9。卫星由洛马制造,采用A2100AX平台,重4.4吨.带20台Ku波段和20台C波段转发器及一台S波段移动通信转发器,将定点于东经132度轨位。覆盖日本、东南亚、夏威夷和大洋洲,最低寿命12年。△轨道科学公司“人牛怪”火箭4月15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我国台湾与美国合作的6颗“福卫”3小卫星。  相似文献   

15.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8,(3):47-47
海射公司的天顶3SL火箭1月15日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发射了图拉雅卫星通信公司的“图拉雅”3移动通信卫星。这是天顶3SL火箭去年1月底发射失败后的首次恢复发射。“图拉雅”3由波音公司制造,采用“静地移动”(GEM)平台系列,发射重量5250公斤,功率11千瓦,将定点于新的东经98,5度轨位,设计寿命12年。星上载有128个L波段工作单元和2个C波段工作馈电链路(另设2个备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9,(1):45-45
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去年12月2日宣布赢得了“中新”2通信卫星的建造合同。这是该公司首次赢得国外用户的商业卫星订单。“中新”2是新加坡电信公司和台湾中华电信公司的合资项目。卫星定于2010年底或2011年初发射,将定点在东经88度的轨位上,取代1998年发射、将在2011年退役的“中新”1。中华电信公司此前曾表示,包括发射和建造工作在内.“中新”2预计将总共耗资约2.66亿美元。新加坡电信和中华电信于9月份设立了“中新”2合资项目。  相似文献   

17.
小力 《中国航天》2013,(8):22-23
欧洲"维加"小型运载火箭5月6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进行了第二次发射,将欧洲"星上自主性项目-植被"(PROBA-V)、越南"越南自然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VNREDSat)1a和爱沙尼亚"爱沙立方星"(ESTCube)1送入各自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次发射曾拟在5月3日进行,但因天气因素而推迟。PROBA-V为对地观测与技术验证卫星,  相似文献   

18.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4,(5):56-56
俄质子M/和风M型火箭3月16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的“快讯”AT1和“快讯”AT2通信卫星。两颗卫星均由信息卫星系统(ISS)一列舍特涅夫公司建造,有效载荷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提供,用于直播到户电视广播和数据传输服务。“快讯”ATl采用“快讯”1000NTB平台建造,发射重量1672公斤,配备32路Ku波段转发器,将定点于东经56度轨位,  相似文献   

19.
王玲军  周荫清  陈杰 《宇航学报》2006,27(6):1373-1377
重点研究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波位覆盖设计问题。推导了精确的星间几何关系模型,针对主星发射-辅星接收的简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斑马图”复用技术的设计方法:根据分布式卫星空间几何模型,将辅星雷达回避直达波及星下点回波的限制条件,在主星雷达“斑马图”(即脉冲重复频率与覆盖关系约束图)上示出,即主、辅星复用波位设计“斑马图”;在合成斑马图上选择主星雷达的波位,则可以同时满足主、辅星雷达的限制条件。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对地协同探测过程中面临的获取有效测绘带回波的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波位设计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0,(7):6
本刊讯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地将中国第二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长征三号火箭的第13次发射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1次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第19次发射成功。火箭于晚上7时50分起飞,23分36秒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约204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041公里、倾角27.3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凤云二号采用双向自旋稳定方式,发射质量1372公斤,设计寿命3年。该星主要用于获取东经45度至165度、南北纬60度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