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的航天技术日臻成熟。应用卫星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特别是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已发挥了显著的效益;运载火箭初步形成了系列;在开展国际发射服务和国际合作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尚待提高;运载火箭亦需改进、完善和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工作也需进取和拓宽。  相似文献   

2.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8,16(1):34-38
2007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卫星应用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通信、导航、遥感方面都有新的应用卫星成功发射,也有新的卫星应用业务开展。特别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一系列政策,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卫星应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总体与导航制导控制的视角,对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展与成就进行了分析和小结。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解决我国发射高轨道卫星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历经基本能力、适应能力、高适应能力的发展,具备了高轨道大型卫星运载能力,突破了从单一轨道面到三维空间各种轨道发射、从高轨卫星转移轨道到工作轨道发射、从地球轨道到地月轨道发射以及从航天技术试验到高可靠工程应用发射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运载火箭整体能力取得了地球全轨道发射、星际轨道发射等跨越发展。航天重大工程和国际商业发射表明,该系列运载火箭已进入世界高轨道航天器发射的运载火箭前列,并奠定了进一步开拓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第一部分扼要叙述了我国开发空间技术的指导思想,介绍了25年来我国研制和发射的三种典型轨道的应用卫星系统,这些卫星对国家建设的意义,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文章第二部分展望了90年代我国应用卫星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1990年7月16日,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发射试验的成功,使我国的运载火箭系列又增加了新的品种,表明我国已经具有发射重型卫星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今年四月八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试验通信卫星,卫星于四月十六日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这是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胜利。它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新的飞跃。现在,除美、苏外,仅有德、法(联合)及日本能独立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这次发射成功,证明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和通信卫星技术已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航天工业,从创建到现在已经历了整整三十年。在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三十年间,先后研制了多种战术,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二十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三号发射定点通信卫星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们航天部第一研究院三十年来,通过多种战略武器和长征系列卫星运载火箭的研制,  相似文献   

8.
航天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航天技术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或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它可分成两部分:一是航天技术与产品国内外销售及发射、搭载服务的收益;二是为空间技术项目的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 以美国为例,其商业航天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在1988-1994年间,各类航天收入的比例见图2。一、发射市场以及运载火箭和卫星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商业发射市场是航天技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主要市场之一,它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两大产品。世界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商用静止轨道卫星市场,其…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今年 4月 2 4日对于我国航天界乃至全国各族人民来说 ,都是个值得纪念与回顾的日子。 30年前的这一天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 ,在航天技术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从此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而且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的重量超过苏、美、法、日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 ,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从一开始就达到了较高水平。在随后的 30年的时间里经历多次挫折和失利 ,我国航天不断创造了辉煌的纪录。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航天工业在两用技术开发上的成果和技术水平 我国航天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少数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运载火箭技术、应用卫星技术和载人飞船技术三个方面。 1.运载火箭技术 我国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1号,这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空间技术大国的行列。此后,我国又研制出10多种运载火箭,有长征2号、风暴1号(FB-1)、长征2号C、长征2号D、长征2号E、长征2号F、长征3号、长征3号A、长…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新的世纪、新的一年来临,也迎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回顾“九五”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就五院来看,“九五”期间所有的发射型号都取得了成功,尤其是“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发射及返回成功,使我国跻身于世界载人航天竞争序列,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90年代的第一春已经来临了。在这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三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卫星测控,高能低温燃料火箭以及地球静止卫星发射等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已成为世界空间强国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从50年代末期开始航天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30年来,已成功地研制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多种卫星,包括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和空间物理探测卫星等,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些航天系统都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可靠性高,费用较低。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在8个航天专业技术领域的研制水平,从卫星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到卫星返回技术和环境模拟试验设备,这些先进技术为有效地开展航天技术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最后,本文对人类未来的航天活动发表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35年来我国在发展卫星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以及卫星应用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后指出:1.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在本世纪末以前,我国将主要致力于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缩小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本着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的方针,我国愿意为发展中国家和没有掌握空间技术的发达国家提供发射服务。3.我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空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航天工业在两用技术开发上的成果和技术水平我国航天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少数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运载火箭技术、应用卫星技术和载人飞船技术三个方面。1.运载火箭技术我国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研制、发射试验及工程施工的全体同志: 欣悉你们取得了我国第一枚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验的圆满成功,并为国外用户搭载了一颗试验卫星。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是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的。这是全体研制、试验和工程施工人员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扬刻苦攻关、勇于拼搏精神的结果,也是继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取得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从事研制、试验、工程施工和各项保障工作的全体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热烈的祝贺! 这次发射试验的成功,使我们的运载火箭系列增加了新的品种,表明我国已经具有发射重型卫星的能力,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鼓舞全国人民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希望你们谦虚谨慎,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米波 《中国航天》1996,(11):36-37
阿莫斯通信卫星努力进入国际市场以色列的阿莫斯1通信卫星于今年5月16日由阿里安4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利用这一契机以色列已开始努力将其航天技术实力转化为商业利益。该国此前已制造并发射了3颗地平线低轨道卫星。阿莫斯1则证明了这项刚刚掌握的通信技术有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18.
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地球资源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一颗巴西小型科学应用卫星也同时搭载升空。这是我国与巴西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首次合作。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  相似文献   

19.
林蔚然  何继伟  潘坚 《中国航天》2000,(6):26-26,39
一、运载火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我国发展运载火箭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对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方面。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有能力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对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提高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国际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社会效益巨大。而运载火箭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其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运载火箭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省发射费用、对外发射服务和向国内、外销售技术和产品方面。1.节省发射费用应用…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5):535-535
9月19日3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三次发射。专家称,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已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