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成果研究了静电植绒密封胶条及对接工艺 ,用流变学等知识和正交设计等方法试验 ,优选出先进工艺和合理的密封配方 ,并较好地解决了共混中的难题 ,即天然胶与三元乙丙胶的共混共硫化问题。采用注压法对接配方 ,工艺新颖、高效、产品质量优异、性能稳定可靠。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 ,产品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和超过美国同类产品AM 30 0 0的技术指标 ;产品经过严格的臭氧和大气老化试验 ,无任何龟裂现象发生 ;植绒表面经两万次摩擦 ,没有任何磨损 ,光滑完好如初。高档轿车玻璃滑槽密封技术  相似文献   

2.
金属切削加工中产生的高温不仅会影响金属去除率,而且会缩短刀具的使用寿命。美、日等国发展了一种称之“静电冷却”的冷却刀具方法,据说在刀具上通以静电后,可以显著降低切削刃的温度。 静电冷却的简单机理是,通过一种比较安全的高电压、低电流的静电触头将电子流引向冷却区,而利用电子流的摩擦效应去除边界绝  相似文献   

3.
滑油系统全流量在线磨粒静电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滑油系统非金属材料难以实现在线监测的问题,基于静电感应原理展开全流量磨粒监测技术研究。研究润滑条件下荷电磨粒的产生机理和全流量磨粒静电监测原理,着重进行了静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为验证磨粒静电监测技术的可行性,设计并搭建了模拟实验平台,开展了故障颗粒注入实验和循环润滑条件下销盘滑动摩擦磨损实验,使用自制的全流量在线磨粒静电传感器对油路中的磨粒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静电传感器能够监测到金属、非金属等不同材料荷电磨粒;感应电压幅值与磨粒大小具有相关性;感应电压波形与荷电磨粒特性有关;静电传感器可以在线监测滑油回路中非金属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了对飞机静电放电的研究。早期的金属飞机由于法拉第笼效应,金属良好的导电性使得飞机在静电沉积时不至于造成灾难性损伤。但是,随着飞机电子电气系统上使用越来越多的小型固化元件,并且使用复合材料等不导电材料的比重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1飞机上放电刷的作用放电刷是静电放电刷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放掉飞机上静电的设备。放电刷安装在飞机表面外型尖端部分,尾端部有一个金属针用于放电(一般包裹在圆帽内,看不见)。飞机在空中运动,由于空气和其他杂质的摩擦,在飞机机身上将产生静电电荷(摩擦生电),一般为正电荷。通常,电荷均匀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滑油系统零部件衰退早期症兆监测要求,采用自制的全流量在线磨粒静电传感器对润滑条件下轴承钢滑动摩擦副开展实时在线磨损状态监测研究.研究了润滑条件下金属磨粒荷电机理和设计了静电监测系统,开展了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时的磨损实验,对摩擦系数、静电感应信号、静电信号均方根值(RMS)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全流量在线磨粒静电监测方法与摩擦系数均能监测到粘着的发生,具有一致性;②静电监测方法在粘着发生前监测到异常;③在稳定磨损阶段,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随滑动速度的升高而降低;④在剧烈磨损阶段,静电信号中脉冲尖峰的RMS值随载荷增加时先增加后减小,随滑动速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飞机静电环境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上的静电主要由飞机表面与物质粒子发生碰撞而形成,静电会引起许多影响飞机安全及系统效能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静电的各种途径,并介绍了静电的危害以及飞机的静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档轿车玻璃滑槽密封技术 本成果研究了静电植绒密封胶条及对接工艺,用流变学等知识和正交设计等方法试验,优选出先进工艺和合理的密封配方,并较好地解决了共混中的难题,即天然胶与三元乙丙胶的共混共硫化问题。采用注压法对接配方,工艺新颖、高效、产品质量优异、性能稳定可靠。 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产品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和超过美国同类产品AM 3000的技术指标;产品经过严格的臭氧和大气老化试验,无任何龟裂现象发生;植绒表面经两万次摩擦,没有任何磨损,光滑完好如初。 钼电极抗氧化涂层 本成果创造了一种料浆熔融工艺渗制钼的防护涂层,解决了长期未突破的涂层氧化难题,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渗制时间,节约了料粉;在国内首次将抗氧化涂层成功地应用于玻璃工业所用钼电极上,防止钼的氧化。 涂层静态抗氧化性能:1200℃~1300℃下大于128 h的抗氧化寿命;1400℃~1500℃下大于48h的抗氧化寿命;1600℃~1700℃下大于2 h的抗氧化寿命。在各种玻璃液中,经48h浸蚀,涂层无变化,对玻璃液无污染,可以经受窑炉烤窑全周不氧化。 李连清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气路颗粒物静电信号及变化规律的准确表征是实现气路静电传感器设计及静电信号监测的理论基础.针对目前静电感应数学模型简化条件不合理导致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从棒状静电传感器结构分析出发,在推导侧面和上下底面感应电荷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静电感应混合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对静电传感器静态和动态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静电效应及其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电放电是两个具有不同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而引起的两物体间电荷的转移,静电放电产生宽带干扰。本文分析了静电干扰的机理,并介绍了飞机及机上的燃油、电爆装置、信息技术设备的静电防护措施和电子产品静电放电敏感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