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巴资源卫星02星于去年10月21日发射升空后,经过100多天令用户满意的表现,近日结束了“实习期”,走上了实际应用的征途。2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举行了中巴资源卫星02星交付仪式,正式将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移交到卫星用户的代表部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
《卫星应用》2004,12(1):44-44
2004年2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举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交付仪式,正式将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移交到卫星用户代表部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3.
经过100余天的测试,去年12月3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的探测1号卫星(赤道星)正式步入探测之旅。4月12日,在京隆重地举行了探测1号的交付仪式,该星正式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交付给地球  相似文献   

4.
《卫星应用》2015,(1):2
①遥感卫星助雪龙号救援与脱困在雪龙号救援与脱困过程中路线选择上,科研人员依靠遥感卫星影像绘出雪龙号冰区导航图,为雪龙号航行路线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导航数据支撑。高分一号、风云三号C星列为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值班卫星②中国高分一号卫星、风云三号C星正式列为中方宪章值班卫星,增加了宪章组织的卫星资源,向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家和地区无偿提供相关卫星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5.
2013年12月30日,高分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在京举行,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发星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6,(2):70-96
亚洲国家与俄罗斯正在努力提高低轨军用卫星与民用遥感卫星性能,并积极开展地球静止轨道高分星的研发工作。日本、以色列、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以及俄罗斯的低轨高分星地面分辨率最高已达(或优于)0.5m。地球静止轨道光学星中,中国高分四号地面分辨率达50m。此外,俄罗斯正在构建新型大椭圆轨道/地球静止轨道预警卫星星座。文章着重阐述亚洲与俄罗斯高分光学星的运作、技术状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0,(6):132-134
国内首款多系统多频率卫星导航SoC芯片研制成功 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25日正式发布,国际首款、国内首创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系统多频率卫星导航高性能SoC芯片——和芯星通Nebulas芯片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09,18(3):20-20
2009年3月30日,据人民网报道,国防科工局在京举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在轨交付仪式,两颗卫星正式交付给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投入使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又一个全新的民用卫星。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填补我国在环境减灾方面自主数据信息的空白。此前,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于2008年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据国防科工局负责人透露,即将挂牌的联合国天基减灾系统北京办事处,将向全球提供卫星减灾数据,A、B星在国际减灾服务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据悉,A、B星在轨测试期间已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了部分图像,并为澳大利亚扑灭森林火灾提供了及时的服务,反响较好。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建站接收数据的申请。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将成为继美国“陆地卫星”、法国“斯波特”卫星之后,又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9.
基于STK的星敏感器在轨视场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星敏感器在轨可能会受到太阳光、地气光等杂光干扰而影响其测量精度及姿态有效率等问题,对星敏感器的在轨视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太阳光、地气光进入星敏感器视场的条件;基于卫星工具包(STK)软件,提出了一种星敏感器视场分析的仿真方法;结合卫星轨道参数和星敏感器安装方位,在卫星零姿态、正负向侧摆下对杂光进入星敏感器视场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卫星在轨至少有2个星敏感器在同一时刻满足杂光抑制角要求。文章提出的仿真方法,适用于对任何轨道类型卫星星敏感器在轨视场的杂光分析,仿真结果对星敏感器在卫星上的优化安装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继星天线程控指向用户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假设了中继星平台姿态坐标系和中继星天线坐标系条件下,叙述由中继星及用户星轨道根数求得中继星天线程控指向用户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4日15时1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天绘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国家国防科工局纪检组组长王双林,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主席尚宏,用户单位有关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CBERS_1卫星上的重要设备之一———红外编码器的技术原理和实施效果。红外编码器完成了4个谱段图像数据和北极太阳定标数据的采集过程控制、模/数转换、接收OBDH送来的工程参数、产生的相对计数时间、复杂编码以及数据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进行高速传输等工作 ,它是采用计算机方案设计实现操作的。  相似文献   

13.
“高分一号”卫星遥感成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一号”(GF-1)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首发星。为保证广大用户更好地应用该卫星数据,文章从卫星轨道特性、观测与接收、成像几何特性、时间特性等方面,论述了该卫星的区域连片覆盖、谱段时相对齐和辅助数据应用的结果。给出了 GF-1卫星构像方程所需要成像时刻、GPS 定位、星敏定姿数据的插值实例,基于卫星设计角度阐述了面向应用的 GF-1卫星遥感成像及处理特性。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今年 4月 2 4日对于我国航天界乃至全国各族人民来说 ,都是个值得纪念与回顾的日子。 30年前的这一天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 ,在航天技术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从此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而且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的重量超过苏、美、法、日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 ,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从一开始就达到了较高水平。在随后的 30年的时间里经历多次挫折和失利 ,我国航天不断创造了辉煌的纪录。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15.
<正>A Long March 2D launch vehicle sent the Tianhui 1 satellite to its preset orbit from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on August 24.  相似文献   

16.
The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1 developed by the DFH Satellite Co., Ltd under CASC has completed thermal testing and magnetic testing as part of the Flight Model phase and the final testing before leaving the factory, the satellite burn-in testing. The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1 is the first satellite of the national major project High-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and is expected to be launched in April, 2013 by a LM-2D launch vehicle. With 5-8 years of lifetime, the satellite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high-resolution and wide-coverage images which can meet the urgent needs of  相似文献   

17.
According to CAST,Venezuela and China signed the satellite in-orbit acceptance review meeting minutes in early March 2013,which marks the formal in-orbit delivery of the Venezuel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VRSS-1)to Venezuela.The two parties recognized that the lifetime  相似文献   

18.
正China Launched its first satellit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on a LM-3B launch vehicle from the 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at 0:22 on August 6,2016.The Tiantong 1 satellite was developed by the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under CASC to provide all-weather,all-time stable and reliabl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to China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as well as to the Middle East,Africa,the Pacific and  相似文献   

19.
环境减灾-1B卫星红外相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相机是环境减灾-1B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具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4个探测谱段,幅宽720km、地面像元分辨率150m/300m,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的监测、预报、评估.红外相机的研制中,解决了高精度双面镜扫描及其定标、弱信号高增益放大及载荷轻小型化等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了多元红外探测器和空间斯特林制冷技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共用一个光路,集成到一个焦面上,由同一台斯特林制冷机制冷.其中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相结合,具有200~500K的大动态范围,提高了对地物热特性和火灾监测的能力.自2008年9月卫星发射以来,红外相机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了研制要求,在雪灾、旱灾、火灾和秸秆焚烧、水体污染等环境灾害监测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已分别纳入到民政部和环保部的卫星减灾、环境监测业务化系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