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光 《航天》2011,(12):36-36
美国军事行动严重依赖于卫星来进行战场侦察和协调全球各地的友军,但快速变化的地面条件或敌方对卫星的攻击会威胁到卫星系统的运行。因此美国国防部宣布要花1.64亿美元来把大型客机改装成能在24小时内将小型卫星送入轨道的空中发射平台。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开始营救兄弟E2卫星加拿大通信卫星公司正准备投资300万加元来营救兄弟E2卫星。这颗卫星系1月20日一场太阳磁爆引起卫星电路放电而失去控制的。加拿大通信卫星公司打算编制一个计算机程序来控制卫星上的22个推力器使卫星恢复正常指向。通信卫星公司总裁...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2,(1):56-56
美国军事行动严重依赖于卫星来进行战场侦察和协调全球各地的友军,但快速变化的地面条件或敌方对卫星的攻击会威胁到卫星系统的运行。这也是美国国防部宣布要花1.64亿美元来把大型客机改装成能在24小时内将小型卫星送入轨道的空中发射平台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郭建宁 《卫星应用》2007,15(3):6-10
回顾了15年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建设、资源卫星应用以及卫星遥感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总结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的基本经验,展望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来,美苏两国相继发射了不少预警卫星,其目的是利用这些卫星来探测对方战略弹道导弹和空间运载火箭的发射情况。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国家预警卫星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卫星超高速撞击解体阈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黄洁  马兆侠  兰胜威  柳森 《宇航学报》2012,33(8):1158-1163
为定量描述卫星在超高速撞击下的解体阈值与解体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卫星解体阈值模型,即用能量密度em(来袭物动能与卫星在撞击通道内的质量之比)的大小来判断卫星是否发生解体,用卫星解体后碎片累积质量统计曲线中平滑无突变部分的碎片质量与碎片总质量之比μc来描述卫星的解体程度,μc越大,卫星解体程度越高。采用数值仿真方法获得了卫星最小解体撞击能量密度阈值为3.62×102J/g,研究了不同em和不同η(卫星在撞击通道内的质量与卫星总质量之比)条件下卫星解体碎片的统计规律,建立了μc与em和η之间的函数关系,初步完成了这种新的卫星超高速撞击解体阈值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由于受到商业卫星技术的巨大推动,特别是已经达到侦察质量的商业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和基于卫星的手持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迫使一些国家的军方重新评估他们的卫星业务需求。有关租赁商业卫星,尤其是商业对地观测和通信卫星,来执行专用军事卫星任务的意见,在美国国防部乃至一些国家的军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从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最近的动向分析,有限度地租用商业卫星来为军方服务是他们通过争论达成的共识。他们已把目光投向已经在轨或计划中的商业卫星或卫星系统。这将对未来军用卫星及商业卫星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对于…  相似文献   

8.
中国卫星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6,14(4):43-50
总结了中国航天50年来在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等主要卫星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它们在各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展望了我国卫星应用各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海洋监视卫星是用于探测海上舰只和潜艇目标并对其行踪进行监视的一种卫星。十几年来,美苏两国都不断将这种卫星射入轨道。海洋监视卫星与陆地监视卫星两者的用途不同。陆地监视卫星侧重于战略应用,其任务是对陆地上的固定目标进行监视,数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磁强计的卫星自主定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低轨小卫星 ,提出一种低成本的自主导航方法。该方法采用一个三轴磁强计作为测量手段 ,通过卫星所在位置的地磁场强度的量测值与国际地磁场模型 (IGRF)之间的差值来提供导航信息 ,利用推广的卡尔曼滤波技术来确定卫星的轨道。仿真研究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返回式卫星是在50年代末为军事照相侦察卫星而发展起来的。自70年代后期,返回式卫星在空间微重力试验以及为将来空间站的货物运输方面有着新的广泛的用途。西欧和日本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开展返回式卫星的研制,近些年来,获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在研制返回式卫星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准确预估规定试验条件下卫星振动试验所需推力对于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常规卫星振动试验需用推力估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小卫星应用实例提出了支反力分析预示法和类比相似结构卫星推力的方法来估算卫星振动试验需用推力。通过与实际振动试验推力数据对比,文章给出了卫星振动试验需用推力估算方法的实用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3.
反卫星卫星几乎是跟卫星同步发展起来的,俄罗斯既是最早发展卫星技术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反卫星卫星技术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小卫星的出现而发展起来了小卫星编队。小卫星编队的目的是用编队分布式概念来实现通信、侦察和导航等任务,进而用若干个小卫星虚拟一个大卫星。小卫星编队和反卫星卫星产生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目的,本来是不相干的问题,却出现了巧合。笔者认为,反卫星卫星是小卫星编队的一种特殊应用,小卫星编队的关键技术是反卫星卫星技术的基础,可以说,掌握小卫星编队技术的国家,就具备了反卫星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共置卫星的遥测遥控,离不开对其每一卫星的轨道及星间距的确定。本文通过地面站顺序测量确定和交替测量确定两种方法来完成三颗共置卫星的轨道参数及星间距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卫星在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数管直接指令和地面直接指令无法正常执行的遥控异常,从卫星遥控信息的传输流程、遥控译码的工作原理入手,对导致直接指令执行异常的因素进行了排查,定位了异常原因为遥控译码故障。提出了对于单一频段遥控通道的卫星,通过调整部件的指令控制策略和将直接指令转换为数据指令的方法来实现卫星管理;对于多个频段遥控通道的卫星,除以上两种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拓展遥控上行通道的方法,增加遥控上行冗余度来降低遥控译码通道异常的风险。所提出的安全管理方法经故障卫星在轨管理阶段的试验验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因一路译码故障给卫星安全带来的风险,可为卫星其它重大故障的及时发现、定位和有效规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近十年来卫星控制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方向是高精度、长寿命、多用途。卫星姿控技术发展的关键仍在于实现控制所需的硬件。可以认为:卫星姿控精度取决于检测卫星姿态的敏感器;卫星姿控系统的寿命取决于驱动星体的执行机构;卫星的用途则受到星上能源的限制。众所周知,采用大面积太阳帆板的三轴稳定卫星姿控系统,是高精度、长寿命、多用途卫星最有可能采用的技  相似文献   

17.
张立华 《航天器工程》2004,13(3):59-67,42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卫星研制任务大大增加,要“快、好、省”地完成小卫星的研制任务,公用平台技术成为关键。本文论述了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形成的几个典型的小卫星公用平台,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发展我国小卫星平台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卫星结构振动响应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某卫星存在的局部响应偏大的问题,对通过修改结构参数降低卫星的结构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卫星响应相对卫星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得到了卫星结构参数对响应的影响大小,为修改结构来降低响应提供了依据。根据灵敏度分析的结果,选择一定的设计参数进行修改和响应计算,结果表明目标位置的响应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这种新型雷达卫星设计,通过简化航天器公用舱和使卫星能放入一个小的整流罩这两方面来削减费用。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小卫星在平台、有效载荷、星座、发射和测控等方面的技术进展,说明了小卫星的发展正在从试验验证阶段,走向应用研究阶段,并重点介绍了小卫星在太空快速响应和太空对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