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新材料技术的掌握,不可能有航天技术的发展。"正如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主所说的那样,材料的确是工业的"粮食",是产业的基础。基于这样一个理由,我们也应该把更多目光聚焦在寻求新材料的答案上。  相似文献   

2.
卞奇 《航天员》2014,(3):1-1
每当夜幕降临,星斗阑干,斑斓的星空总会吸引人们的目光。那微不足观的点点星芒,总能激发我们对巨大天体、浩渺太空的联想与思索。由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不仅是星空传递给我们的奥秘,也是先贤在时间洗礼中总结的真谛。“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暗含了细小事件对大规律的反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揭示了微小积累之于成就大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张雪松 《航天员》2014,(6):36-39
2014年10月19日,天文学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火星,这一天来自遥远的奥尔特云的C/2013 A1赛丁泉彗星与火星上演了百万年一遇的擦身。随着航天技术尤其是深空探索能力的增长,那一刻人类居然拥有多达7个探测器在火星待命,从而使我们可以首次近距离探测研究来自奥尔特云的天体。这颗赛丁泉彗星以129度倾角的逆行轨道,和高达56千米/秒的相对速度在很近的距离上和火星擦肩而过,而这也让我们对天外来客更多了一层担忧!  相似文献   

4.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所具备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杨蕾 《中国航天》2013,(7):37-38
神舟十号飞船箭在弦上,即将飞赴太空,与早已运行在轨道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会"。此时此刻,仰望苍穹,人们纷纷投出探寻的目光:天宫一号,你在太空还好吗?你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为了将来的空间站建设,你还在做些什么?完美的"体检报告"迎接"贵宾"作为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已经在茫茫太空独自翱翔近两年,其"健康"状况是大  相似文献   

6.
岳苗 《中国航天》2014,(1):53-54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明丽的烈焰划破夜的寂静,巨大的轰鸣声直撞心底。长征三号乙遥23运载火箭在华夏儿女炽热的目光中,成功托举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极为精准地到达地月转移轨道。这一刻,中国火箭的金色神奇再次通贯寰宇。  相似文献   

7.
《卫星应用》2008,16(4)
五星红旗飘扬太空,世界目光聚焦中国。9月28日,我国航天员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我们向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英雄的航天员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向支持和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叶,航天技术 兴起,人类继在地球二维平面探索之后,开启了对地球的三维立体探索,并把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宇宙。宇宙是广袤的,  相似文献   

9.
2011年2月18日18时,俄罗斯莫斯科星城。航天专家和媒体早已云集大厅,共同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火星500"试验的观测大屏幕。此时,屏幕中两位身穿白色火星服的志愿者从火星登陆舱中缓缓迈出步伐,将人类坚实而从容的脚步踏上了"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08,(6):10-11
五年前,他的一句:"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平静的话语中透显出的那份决然和豪气让国人振奋,坚毅的目光里流露出的那份执着和自信更是让世界震惊。  相似文献   

11.
除了个人对航天的热衷和痴迷,越来越多的私人公司也开始将商业目光投向广袤浩瀚的太空。许多口袋殷实、有冒险精神、有技术实力、有长远目光的私人公司已经进入了实地操作阶段,他们用行动点燃了太空商业活动的星星之火.拉开了太空商业角逐的序幕,也为世界的航天梦放起了另一只风筝,燃起另一束烟火。  相似文献   

12.
2011年2月18日18时,俄罗斯莫斯科星城。航天专家和媒体早已云集大厅,共同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火星500”试验的观测大屏幕。  相似文献   

13.
蒋建科 《航天》2009,(11):6-8
当新中国60周年大阅兵受阅队伍以崭新的面貌、精良的装备通过天安门广场,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的心脏,聚焦阔步现代化征程的中国军队。  相似文献   

14.
骄阳以火大漠敞开炽热的胸膛人潮欢涌泪水模糊了搜寻的目光旌旗猎猎战鼓擂响出征太空的勇士已整好行装勇敢去飞吧我的战友追求的梦想就在前方飞天飞天再次用卓越铸就辉煌  相似文献   

15.
太空手术     
郭志峰 《航天员》2008,(4):10-13
除患者本人以外,恐怕没有人会在意一项普通的脂肪瘤摘除手术。但2006年9月27日,一个法国医疗小组在一架飞机上完成的脂肪瘤摘除术却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因为这是人类首例零重力状态下的"太空"手术。  相似文献   

16.
周武 《航天》2009,(7):6-7
5月27日.当联盟TMA飞船随同火箭徐徐飞向苍穹时.来自西伯利亚的15岁男孩尤拉·曼科维奇的目光久久不愿收回.他的心愿和创意正随3名航天员飞向人类在太空的家四——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7.
爱在起落间     
一直以来都以自己是一名民航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每当印有单位全称的通勤班车在城市里穿行,每当我的目光迎上路人羡慕的眼神,这种感受更是无比强烈。我知道,这种自豪感和荣誉感来自这个行业所特有的“产物”——飞机。  相似文献   

18.
航宣 《中国航天》2005,(11):46-46
2006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带着华夏儿女期骥的目光腾空而起,冲向太空.神舟六号的成功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必将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强大动力.作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各系统配套研制单位,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航天电器人是幸运的,因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伟大创举有我们的参与;航天电器人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与祖国一起享受到了神六腾空的成功喜悦.  相似文献   

19.
在’98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露面的现代小卫星不仅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而且记者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获悉,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仅用两年时间研制的代表了90年代水平的实践五号现代小卫星将在今年上半年搭载发射。国际航天界一般将发射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  相似文献   

20.
子力 《中国航天》2009,(5):43-43
德尔它2—7925—10L型火箭3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新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该探测器很有可能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看法。它的发现还有望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它将运行在尾随地球的一条日心轨道上.绕太阳运行一圈要用371天时间。它将把“目光”投向银河系中数万颗恒星.寻找大小与地球相仿、处在可支持生命的轨道区域内的行星.所瞄准的恒星区域约相当于人伸开手臂后手掌能挡住的一片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