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郎织女星     
陈丹 《太空探索》2007,(11):62-64,F0003
日本的七夕神话 日本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早就传入我国的七夕神话,在日本生根发芽,形成了日本版的七夕神话,这里织女变成了“织姬”,牛郎变成了“彦星”,故事与殷芸《小说》几乎一样。  相似文献   

2.
牛郎、织女除了是中国神话里的人物,也是天上的星座--牛郎星、织女星,西洋人称为天鹰座α星、天琴座α星.民间传说每年农历七夕来临时,牛郎星和织女星会在喜鹊的牵引下,进行一年一度的相聚;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它们根本不可能碰在一起.不过宇宙中的确有一些星系会碰在一起,这种巧遇谈不上进出爱的火花,反而有时还真像是人间炼狱.  相似文献   

3.
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光芒万丈的太阳一直是各类神话的核心,相当一部分神话都是由太阳衍生而来,神话可谓是人类理解太阳的最原始和最浪漫的一种方式。源源不断的太阳神话,表明了人类对赋予地球光和热的太阳的无限向往。如今,人类对太阳的关注度有增无减,并且更加务实。从1960年开始,世界各研究机构陆续派出了十多个耗资不菲的"逐日神器",日日夜夜监测着太阳的每一个动态。  相似文献   

4.
美女航天员     
高歌 《太空探索》2012,(3):36-39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流传着"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它生动地表达了女性飞向太空的美好愿望。人类开创了航天时代以后,这个美丽的神话终于变成了现实。1963年,苏联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单独乘坐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位女航天员。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太空又出现了美国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9月28日下午6时许,3名神舟七号航天员身披霞光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精彩亮相",中国再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此刻,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操控台前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神七"飞控队员们握  相似文献   

6.
我们形容一件事情非常难做,俗语讲"比登天还难"!然而科技发展的今天,登天再也不是神话.现在看来入地要比登天难得多.明朝的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能人地的能人"土行孙",但此人也不能遁入地心.  相似文献   

7.
方舟子 《飞碟探索》2010,(10):22-23
<正>以太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上天的空气",在古希腊神话中,指天神呼吸的纯净空气,与凡人呼吸的下层浑浊空气不同。哲学家也喜欢"上天的空气"。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特别看重几何学的柏拉图把四种元素几何化,认为组成它们的原子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对"幽灵闹剧"现象尚无准确的解释.这是一大"怪",这同神话和《圣经》中讲的那些怪人、怪事、怪现象及其他以宗教为依托的怪异事物有着天壤之别,它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幽灵闹剧"在今天相当频发,而且在发生"幽灵闹剧"时出现的各种怪异现象,首先对那些亲历者来说无疑是现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正>4月20日19时41分,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七火箭带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奔向浩渺的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也是长七火箭与天舟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为下一步空间站建设和长期运营奠定坚  相似文献   

10.
<正>从"飞天"到"奔月",中国航天带给世界太多的惊喜。在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惊喜背后,熔炼了中国航天无数名科技人员的智慧结晶。在"嫦娥三号"任务背后,有数以万计的"螺丝钉"一直伴随着她闪耀的登月之旅,为她提供着坚强的保障。神话中,嫦娥是吃了仙丹才飞到了月球,现实中,这枚"仙丹"就是由几代航天人铸就的航天高科技。作为重要的技术配套和保障单位,中国航天科工所属17家单位的30余项技术产品及软件测评服务,为嫦娥三号"落下去、分得开、看得见、走起来"的各阶段目标提供全程保障支撑,助力我国开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1.
<正>人人都有太空梦,而作为我国11艘神舟飞船、1艘货运飞船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缔造者,他们的太空梦更加强烈。在一张白纸上,他们用23年的智慧编织梦想,从成千上万的信息流和代码中"抽丝剥茧",先后参与攻克了返回控制技术、自主故障诊断和应急救生技术、交会对接控制技术等,让太空漫步、太空之吻变成事实。而当面对成功时,班组长刘宗玉谦逊地说:"能承担这样一份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2.
<正>立项于2011年的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担负着为空间站(空间实验室)运输货物和推进剂等物资的重任,被外界亲切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攒了6年的力气,4月20日晚,我国首位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顾不得夜路漫漫,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踏上其太空送货之旅。一路上,天舟一号怀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设计师们赋予它的诸多"绝技",奔向等待它多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出色应对着"快递"首单中的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点火!起飞!"伴随着振聋发聩的轰鸣声,2016年6月25日晚上8时,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划破天际,冲向云霄。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4.
《奇诺的星空日历》[日本]藤井旭著共12册: 《六连星》(1月星空)、《恋爱的猎户星座》(2月星空)、《北斗七星》(3月星空)、《找到了第一颗星》(4月星空)、《银河铁道的南十字星》(5月星空)、《海格拉斯历险记》(6月星空)、《七夕的星座节日》(7月星空)《银河诞生的故事》(8月星空)、《十五晚上的月亮仙子》(9月星空)、《仙女座的故事》(10月星空)、  相似文献   

15.
重演进化     
在达尔文之前,西方学术界对生物界的看法是既静止又有序的,遵循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阶梯"观念:生物界存在着一个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美到完美的"阶梯",位于这个"阶梯"最顶端的,是最高等、最复杂、最完善的人。拉马克的进化论只是把这个"阶梯"从静态的变成动态的:低等生物在内在驱动力的驱使下,不停地往上爬以变成高等的生物。只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才彻底摆脱了这个"阶梯"的影响。19世纪20年代,拉斯克发现在鸟  相似文献   

16.
<正>新年伊始,人类第一个柯伊伯带探测器——"新地平线"于1月15日正式对冥王星及其卫星、以及其他柯伊伯带天体进行远距离观测。本月初,美国航宇局(NASA)再传"捷报","新地平线"成功拍摄到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照片。如果加上年前的12月8日,美国"好奇"火星车成功破解火星夏普山的形成之谜这一重大成果,美国近日屡创太空"神话",大大赚足了世人的眼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22日是第42个"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世界各国在"地球日"前后相继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本刊结合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的思考,特组了以下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7):14-17
日本对地观测卫星报废5月12日,日本宇宙探索局宣布,3周前突然出现严重故障的"先进陆地观测卫星"已在轨报废。这颗卫星又称"大地",4月22日突然出现电力下降问题,原因至今仍未查明。几周来,日本宇宙探索局反复尝试与其恢复通信联络,终未成功。该局官员称,由于发现已无法同卫星恢复联络,他们决定于5月12日从地面发送指令,以使星上发射机和蓄电池停止工作,从而结束这项卫星任务。"大地"的报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5日20时,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未来不仅承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质和补加推进剂任务,还将成为中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七号控制系统团队的负责人宋征宇在接受本站记者专访时称,长征七号火箭的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控制系统多项国产化技术的成功,将带动一批我国具  相似文献   

20.
<正>北冕座北冕座是春夜星空中的一个小星座,它位于北天,夹在武仙座、牧夫座和巨蛇座这三个大星座之间。北冕座的主体由七颗亮星组成,这七颗星恰好在星空中排列成形,乍一看就让人联想到一顶镶嵌着七颗宝石的美丽王冠。在希腊神话中,北冕座是酒神狄厄尼索斯送给公主阿里阿德涅的结婚礼物,后来公主因病去世,一向欢乐的酒神因失去妻子而悲痛不已,就将这顶华冠抛向天空,成了现在的北冕座。北冕座中,最明亮的一颗星是位于右下方的"贯索四",其英文名为"Alphekka",在阿拉伯语中是"破碎的星星"的意思,因为在阿拉伯人看来,北冕座并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