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南192公里处有个鲜为人知的富克小镇,自1988年12月和1991年1月两批探空火箭从这里腾飞以来,这个小镇开始频频传出我国运用高技术进行空间探测的新闻。原来这里建成了我国唯一的一座低纬度探空火箭发射场——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 探空火箭是在近地空间进行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火箭,它比探空气球飞得高,比低轨道卫星飞得低,是30~200公里高度“空白区”中唯一有效的探测工具。它所取得的资料可以为弹道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2):175-175
4月5日凌晨5点45分,我国首次以探空火箭为载体的空间环境垂直探测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取得圆满成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研制的“天鹰3E”探空火箭成功发射,火箭搭载的  相似文献   

3.
正4月27日凌晨2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研制的天鹰-3F探空火箭,在中科院海南探空部发射场成功发射,将空间环境垂直探测试验载荷运送到指定高度。试验所需的测发控设备和新型发射架均由四院研制和操作。此次试验属于"863计划"空间环境垂直探测试验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  相似文献   

4.
图片话航天     
《航天员》2009,(5):14-19
第一枚探空火箭 1960年2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上图)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海运及沿海发射期间航天产品的腐蚀风险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南发射场投入运行在即,在此发射的航天器在海运和发射场期间将面临着腐蚀的风险。文章对比了海南发射场与酒泉、西昌、太原等内陆发射场的腐蚀环境差异,例举了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在海运和发射场期间航天产品的腐蚀案例,分析了我国未来航天器在海运和海南发射场期间的腐蚀风险,并根据NASA、ESA对沿海发射场航天器腐蚀的应对策略,提出了相应的防腐蚀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中国火箭控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箭探空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起步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在高新技术中较早达到国际水平和进入实用阶段的一个领域。中国于1958年开始发展探空火箭。在研制发射了几种型号的早期研究、试验性探空火箭的基础上,中国的第一种实用探空火箭于1960年9月首次飞上蓝天。在 20世纪,中国共研制成功19种实用火箭探空系统,富有成效地进行了气象探测、核云取样、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单元技术试验等火箭探空活动。  相似文献   

7.
5月7日,我国"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在海南省发射成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研制的天鹰3C探空运载火箭搭载鲲鹏一号探空仪,成功测得了高度最高为196.6公里空间有效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实用火箭探空系统的种类、实用探空火箭的性能参数和飞行情况、火箭探空取得的技术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实用火箭探空系统的种类、实用探空火箭的性能参数和飞行情况、火箭探空取得的技术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50年前,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前身)负责研制的我国第一种实用探空火箭——“探空7号”(代号T-7)气象火箭,在经历了首次发射(1960年7月1日)失败后,于第二次发射(1960年9月13日)时成功地飞上蓝天。由此,揭开了我国实用探空火箭发射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海南航天发射场破土动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希 《中国航天》2009,(10):17-17
9月14日,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破土动工.标志着我国新建的这一开放型、环保型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建设海南航天发射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我国航天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探空火箭在近地空间进行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火箭称为探空火箭。利用探空火箭可以在高度方向探测大气各层结构、成分和参数,研究电离层、地磁场、宇宙线、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陨尘等多种日一地磁场现象。探空火箭比探空气球飞得高、比低轨道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飞...  相似文献   

13.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09,18(5):120-125
海南航天发射场开工建设 预计2013年投入使用 2009年9月14日,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开工仪式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举行。至此,规划已久的海南航天发射场正式破土动工。  相似文献   

14.
探空火箭是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起步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在高新技术中较早取得突破、较先达到国际水平和应用较为广泛、成果较为丰硕的一个领域。 中国探空火箭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研究和试验阶段,基本任务在于探索探空火箭的技术途径、掌握探空火箭的研制规律和方法、开展相应的火箭探空活动。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90年代)为应用和提高阶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24日,台湾“探空”3号火箭从台湾“国防部中山科学研究院屏东九鹏基地”顺利发射到离地面269公里高空,8分钟后降落在离基地142公里远、绿岛东北方的太平洋,整个飞行时间为515秒,成为台湾地区有史以来首次完成太空观测任务的探空火箭。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个计划的科学实验仪器和运载工具都由台湾自制,地面观测仪器也在岛内组装。“探空”3号是台湾近5年来发射的第三枚探空火箭,计划经费为新台币1000万元。它与“探空”1号和2号一样,都是利用由“天弓”2型导弹改制而成的两级固体燃料火箭作为运载工具。5年前升空的“探空”1号未携带…  相似文献   

16.
航天快讯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28(3):254-254
2011年5月7日,我国"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在海南省发射成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下称四院)研制的"天鹰3C"探空运载火箭搭载"鲲鹏一号"探空仪,成功测得了高度最高为196.6 km空间有效的科学数据。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为我国自主监测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火箭探空是空间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活动舞台主要为稀薄大气层所占据的空间,活动成果丰富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促进了空间科学的发展。用于火箭探空的运载上具——探空火箭业已实现了固体化、轻型化、系列化等方面的变革,并正在开发新的领域。中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航天》2011,(7):10-11
2010年6月3日凌晨4时,天鹰4A气象火箭携带中国首枚GPS探空仪海燕A成功发射,试验获得了中国低纬度地区高精度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压力和风场的完整探测参数。2011年5月7日上午7时,天鹰3C探空火箭携带鲲鹏一号探空仪再次成功发射,成为中国探空火箭飞行高度最高的一次,为中国火箭探空事业竖起了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7,(6)
中国CHINA海南新航天发射场前期工作正式开始海南省文昌市10月29日举行航天发射基地项目征地工作大会,这标志着海南新航天发射场前期工作正式开始。据了解,文昌航天发射场具有商业性、国际性、开放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5日20时,我国新建的海滨发射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第一次传出巨大的轰鸣声。伴随着耀眼的火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划破夜幕、飞向太空,拉开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大幕。经过603秒飞行后,长征七号火箭将载荷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