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覆盖带技术,在全球多重连续覆盖、定倾角的条件下进行了星座设计。星座形式采用180°升交点分布,并考虑相邻轨道问卫星的相对相位。文章给出了必要的约束条件和解算方法,并在设计结果上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卫星星座应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低地轨道小卫星星座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星座覆盖性能分析方法,对各种覆盖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星座设计的一般准则及优化方法,并针对某一类型任务对两轨道面和三轨道面星座进行了优化设计,阐述了星座优化设计的关键以及不同轨道面数目下星座优化的潜力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STK的星座设计与性能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霖  袁建平  方群  李新刚 《宇航学报》2003,24(4):421-423
分析了区域性覆盖星座的任务要求及设计特点,结合我国周边地区的地理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低轨道区域性覆盖星座设计方案,并应用STK仿真软件完成了该星座的设计与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星座完全满足对区域性覆盖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4.
圆轨道星座全球覆盖的充分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圆轨道的星座,目前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实际应用方面,很少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本文首次提出并证明了达到全球连续多重覆盖的充要条件。这对进行星座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蒙波  韩潮 《上海航天》2010,27(1):36-39,50
对用低轨子星座和椭圆轨道子星座组成的混合卫星星座实现不均匀覆盖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低圆轨道和椭圆轨道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模型。基于对传统粒子群算法的改进,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异与非线性单纯形法综合的高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星座进行优化设计,并给出了设计的某混合卫星星座的整体构型。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明显优于遗传算法和传统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区域覆盖卫星星座优化设计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王瑞  马兴瑞  李明 《宇航学报》2002,23(3):24-28
区域覆盖星座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一种比较通用的区域覆盖星座模型,将遗传算法用于该模型,建立了一整套区域覆盖星座的优化设计办法,算例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这种优化设计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明  杨明  高兴  杨丁  葛亚杰 《航天控制》2020,38(2):31-37
针对非规则区域连续覆盖问题,采用回归轨道的共星下点轨迹星座方案,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PSO)求解单颗卫星轨道参数、解析法求解星座轨道参数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回归轨道区域覆盖模型;其次,以非规则区域覆盖范围最大为性能指标,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单颗卫星轨道参数;最后,根据共星下点轨迹星座约束关系,解析求解星座轨道参数。仿真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非规则区域100%的连续覆盖,星座轨道参数求解在5s以内,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付晓锋  吴美平  张敬 《上海航天》2013,30(1):14-17,58
根据火灾监视对卫星载荷和卫星轨道的约束,基于低轨太阳同步回归轨道讨论了火灾监视卫星星座的设计,由卫星对地覆盖几何关系求解了典型卫星星座的星载传感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火灾监视卫星有较高的地面分辨率,火灾监视卫星星座的最大轨道响应时间6h,平均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9.
微小卫星星座在遥感、通讯、导航和深空探测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环保监督和应急预警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低轨Walker星座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轨道摄动影响下的传统星座构型,得到单颗卫星的地面覆盖面积。利用覆盖带理论建立星座构型设计模型,分析卫星星座的区域覆盖能力,实现星座构型参数的优化。以京津冀地区观测星座构型全时段设计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STK软件仿真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提出的星座构型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京津冀地区观测卫星星座构型的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星座轨道要素的基础上,研究了用改进非劣分层遗传算法(NSGA—Ⅱ)对中轨道(MEO)卫星的区域通信卫星近地点幅角、升交点赤经和平近点角等星座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并对有5颗椭圆中轨卫星的星座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星座不仅能在我国领土范围内提供实时通信服务,而且具有一定的全球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低轨卫星星座的拓扑设计是天地一体化网络部署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在低轨卫星网络中,如何设计星座拓扑来提升卫星网络的稳定性与传输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轨道覆盖带方法的低轨持续全覆盖卫星星座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构建低轨卫星星座,满足覆盖性能,可有效减少卫星切换的次数。基于构建的星座拓扑,制定邻轨k最近邻星的反向缝建链策略,优化设计链路长度和链路持续时长,获取网络传输性能与稳定性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设计出的星座,在满足对地持续全覆盖性能的情况下,相较于轨道覆盖带方法切换次数减少10%;邻轨k最近邻星策略相较于最短建链策略,拓扑稳定性能提升79.62%,使网络拓扑稳定性与传输性能达到更优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轨同构星座覆盖资源在纬度上分布不均匀的不足,提出采用低轨混合星座提升覆盖均匀性的设计方案,并推导了满足全球任意点平均每天覆盖一定次数的最小卫星规模估算公式。针对非支配近邻免疫算法(NNIA)约束处理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约束支配的改进非支配近邻免疫算法(Modified NNIA),并以此设计了一种低轨混合星座优化平台来优化带约束的星座设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NNIA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多样性上均优于非支配分层遗传算法(NSGA II)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可大大提高星座设计的效率。同时优化结果也表明低轨混合星座可提高覆盖的均匀性和大部分区域的覆盖次数,进而减少特定覆盖要求所需的卫星数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描述红外低轨星座对空间观测性能的指标,依据纬度威胁分布特性,提出了纬度区域优化的加权星座观测性能评估方法。考虑空间多重覆盖性能、成本、无源定位精度及碰撞等因素,建立了优化目标函数,基于通用差异演化算法(GDE3)得到了一组Pareto解,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种适于多属性星座方案的折中选择策略,得到了对重点关注纬度区域有良好观测性能的红外低轨星座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有效性,分析和对比了星座的空间观测性能,证明设计方法和星座方案的合理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星座覆盖性能数值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敏  程凤舟  陈士橹 《宇航学报》2000,21(Z1):11-17
星座对地覆盖性能要求是进行星座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视函数法和地心法,建立了星座覆盖性能评定的数值仿真方法。以GPS为例,对其覆盖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给出了GPS星座的视函数图,累积出覆盖统计特性,并且评价了覆盖质量。另外对GPS星座的相位以及降级情况(一颗或几颗卫星损坏)下的覆盖质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两种方法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文所建立的数值仿真方法对星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卫星星座的相对几何和区域覆盖重复周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力  申敬松  胡松杰 《宇航学报》2003,24(3):278-281
研究了在设计δ星座或者由几个δ星座的某些卫星构成的星座时经常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任意两颗卫星是否在同一条星下点轨迹上,同一条星下点轨迹上的卫星通过某一区域的相对顺序和星座对某特定区域或地点覆盖重复周期的计算。首先对δ星座中卫星之间的相对几何关系做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第一个问题的判断准则,并进一步导出了位于同一条星下点轨迹上的卫星通过某一指定地区的相对顺序以及相应的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由一个或几个δ星座(或子星座)构成的设计星座,给出了计算其区域覆盖重复周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具有星间链路的星座相位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艳  张育林 《宇航学报》2004,25(6):669-672,689
通过分析星座空间构形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星座空间构形对地面覆盖特性、星间链路、空间测量精度以及工作性能的影响,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星座相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全球覆盖星座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星座轨道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谭田  杨芳 《航天器工程》2009,18(6):27-30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两颗光学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进行了轨道和轨道控制方面的设计,对整个星座和两颗光学星的覆盖重访特性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种改进的区域覆盖星座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韩潮  邓丽  徐嘉 《上海航天》2005,22(1):11-14
为缩短区域覆盖星座优化设计的计算时间,对网格点仿真法进行了改进。在统计时间内,以解析法计算卫星覆盖时刻集,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星座参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改进方法的计算时间仅为优化前的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星座设计中覆盖模型求解困难,覆盖性能统计不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维图的对地四重连续覆盖星座构型设计新方法。首先对传统的二维空间坐标系进行了改进,利用球面几何学分析了覆盖圆与卫星轨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建立二维图和星座网格的解析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归纳与总结了二维图的几何性质。将星座对纬度带的覆盖转化为对纬度带上任意点的二维图的覆盖,提出星座网格对二维图的单重和四重连续覆盖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四重覆盖星座构型的设计与筛选方法,从而避开了覆盖性能统计的复杂过程。最后对二维图基本理论和星座设计方法进行了实例仿真,校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邓勇  王春明  张中兆 《宇航学报》2011,32(1):123-128
针对探测冷背景条件下的空间目标的红外低轨系统,分析了红外低轨星座中凝视传感器对空间目标的探测特点,建立了红外凝视传感器的几何观测模型,考虑其探测距离和范围的约束,提出了一种红外凝视传感器对空间区域的覆盖判定方法,并给了一组表征星座凝视传感器对空间区域覆盖性能的指标。基于点覆盖数值仿真方法,得到了典型红外低轨星座凝视传感器的多重覆盖空间高度分层分布、纬度带多重几何覆盖分布以及立体空间区域多重覆盖高度分布等方面的性能特征,可以体现星座对空间立体区域覆盖的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覆盖判别方法和空间覆盖性能指标的有效性,结论可为红外低轨星座设计及其空间应用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