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Sb的添加对TiAl基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b的添加对TiAl基合金室温和高温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Sb的添加能够使TiAl基合金室温力学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抗高温氧化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不降低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TEM观察发现,TiAl+Sb合金可形成大量变形孪晶。在氧化性气氛中长期加热,TiAl+Sb合金表层形成一层致密Al2O3膜。  相似文献   

2.
Cr,Al含量对铸造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细晶组织的铸造TiAl基合金,在Ti-44Al(at-%)和Ti-48Al(at-%)两种Al含量的二元合金中添加了3Cr和6Cr(at-%)。结果表明,Cr对铸态α_2+γ合金的晶粒大小无明显的影响,但通过热处理可显著细化晶粒。对Ti-44Al-3Cr和Ti-48Al-3Cr合金分别采用1150℃、168h和1200℃、24h处理可取得最佳的细化晶粒效果,而且48Al合金热处理后可更容易获得细晶组织。Cr促进有序富Cr相β_2的形成,该相或者与片状α_2相共生,或者分布于γ相的晶界,阻碍γ相长大。Cr在β_2、γ_2和γ相中的溶解度依次减少,它主要取代γ和α_2相中的Ti,因而随着合金中Cr量增加,γ和α_2相中的Al/Ti比增加。Cr还促使γ相内形成孪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Ti-44.9Al(at-%)合金和Ti-44.3Al-3Cr(at-%)合金的室温拉伸断裂过程。结果表明,Cr提高了合金的塑性。塑性的提高与含Cr合金含有更多的γ-TiAl相和形成由细晶γ和α_2+γ细晶组成的双重组织有关。Cr促使块状α_2和β2相的形成,对阻碍γ相上的长程滑移有明显的作用。进一步细化铸态晶粒或制备具有片状α_2+γ组织的单晶合金是发展铸造α_2+γ合金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TiAl+Sb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b的添加对Ti-32wt-%Al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b的添加量在较大范围内能够使TiAl基合金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使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SEM对其组织进行了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典型合金进行了结构和相组成分析。同时,使用SFM对合金试样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快冷态Ti-5Al-4Sn-2Zr-1Mo-0.25Si.0.3~1.2Nd合金(Ti-55合金)稀土相的形貌,发观稀土相尺寸细小(4~34nm),呈球状,均匀弥散地分布在基体中,晶界上稀土相呈椭球状,沿晶界排列。采用图像分析仪对铸态Ti-55合金稀土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成分合金的稀土相平均尺寸为3.25~3.50μm,平均圆度系数为0.56~0.63,呈椭球状,棒状及不规则状,分布于晶界与晶内,其均匀弥散度劣于快冷态Ti-55合金的稀土相。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钕的添加对Ti-34.1%(质量分数)Al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少量钕的添加能使这种Ti-Al合金的铸态组织由原来的粗大的柱状晶形态转变为树枝状晶形态;随着钕量的增加,树枝晶尺寸变小,枝晶截面变细,二次轴间距变短;随着钕量的增中,强度和挠度减小,这归因于非平衡结晶过程中形成的TiAl3量增加。引起TiAl+Nd合金脆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非平衡结晶过程中枝晶间形成的TiA  相似文献   

7.
Ti600合金的性能与显微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Ti600 合金是一种新型近α高温钛合金,其名义成分为Ti-6Al-2.8Sn-4Zr-0.5Mo-0.4Si-0.1Y(w t% )。测试了该合金在热暴露前后拉伸性能和蠕变性能,并进行了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机械性能优异,与美国Ti1100 性能水平相当;在常规热处理条件下,合金组织是一种典型的针状组织,该组织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能。Ti600 合金热暴露后,合金中存在的α2 相(Ti3Al)和S2 相(Ti5Si3)使合金的室温塑性降低。讨论稀土氧化物对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表明稀土的加入对改善合金蠕变性能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Ru对铸造Ti—47Al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铸造Ti-47Al-XRu(at%)(X=0.5,1,3)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Ru与Cr相似,是很强的β稳定元素,促进β2相形成。β2相是含Ru量高达10at%的富Ru相。含1at%Ru的合金在1160~1200℃温度范围热处理时不断析出粒状次生β2相,破坏了γ+α2片状组织,同时形成了新的γ晶粒。经1200℃,48h处理后可得到平均晶粒尺寸小于60μm的γ晶,因此,Ti-47Al-1Ru合金是可热处理细化晶粒的铸造合金。当Ru量增加至3at%时,合金难于热处理细化晶粒,而且合金明显脆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74μm的快速凝固Al-Fe-Mo-Si-Zr-Ti合金粉末凝固组织特征,探讨了凝固组织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合金粉末主要有四种基本组织:初生Al_9(Fe,Mo)_2,α-Al与Al_6(Fe,Mo)共晶,胞晶及显微胞晶,出现这些组织的典型尺寸依次为56μm、40μm和8μm;合金元素Mo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粉末凝固前过冷度,使10~40μm粉末的凝固机制发生了变化,由导热控制型转变成溶质扩散控制型,从而基本上消除了该尺寸范围内粉末凝固组织中共晶成分和初生相。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快速凝固形核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证实了胞间准晶相为初生相,计算得出在二元Al-Fe合金中抑制该相形成所需的冷却速度高达10 ̄(13)K/s。  相似文献   

10.
机械合金化Al-Ti合金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真空热压及热静液挤压将机械合金化Al-Ti合金粉末固结成形。测试了挤压棒材的机械性能,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磨使钛过饱和地溶解于铝基体中,在热固结成形过程中,以细小弥散分布的Al3Ti金属间化合物(约30nm)析出。由于Al3Ti对晶内位错滑移的阻碍作用,使合金强度提高。合金的晶粒细小(约0.3μm),且由于Al3Ti对晶界迁移的阻碍作用,晶粒尺寸在400℃热处理时长大不明显,故Al3Ti弥散相具有良好的抗粗化能力,使得Al-Ti合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对钛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的断裂韧性(CTOD)进行了研究,并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裂纹尖端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态接头的断裂韧性较低,这主要与其显微组织细小有关,而焊后普通退火可以明显提高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飞机横—航向耦合的形成机理,研究了气动外形参数变化对滚转-螺旋耦合模态的影响。文中提出对横—航向模态特性进行优化的算法,该算法对飞机的改型和初步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对某歼击机的横—航向模态特性进行了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机在许多状态下的飞行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裂纹对叶片固有频率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给出了一种两条横向裂纹对叶片弯曲固有频率影响效果的分析方法。考虑的两种裂纹为周期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双面裂纹和脉冲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单面裂纹。分析中假设裂纹为沿叶宽等深度扩展的开口裂纹,同时将叶片看成无扭曲的短形等截面悬臂梁。结果表明,单纯选用固有频率识别裂纹参数,会过低估计裂纹严重程度;在可考察的裂纹深度范围内,单面和双面裂纹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用ODF(取向分布函数)分析纯钛板的结构类型,并确定出最强织构的取向分布函数值。结果表明,ODF较之极图和反极图分析织构类型优越得多。  相似文献   

15.
田德余  张炜 《推进技术》1991,12(2):78-82
作者对小粒子组合模型(PEM)中的某些公式及参数进行了修改.在此基础上,计算了35组含铝丁羟推进剂的燃速,考察了氧化剂级配及催化剂等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燃速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程度高,即90%的计算燃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0%之内.  相似文献   

16.
袁俊 《飞机设计》2002,(1):68-72
正确选择军用飞机型号研制合同的类型,对促进型号研制合同的签订和 型号任务的顺利完成,使使用方能以合理的费用,获得性能优良的武器装备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型号研制的固定价格合同和成本补偿合同的特点及适应范围,以及选择合同类型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影响弹道导弹电气设备可靠性的因素,并具体分析各种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程度,提出优化的弹道导弹周期测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崔赞斌 《航空学报》1985,6(4):385-392
 本文根据误差尺寸链理论推导出机身、机翼结合多交点的直线度误差尺寸链方程式,计算出交点的同轴度及叉耳配合中心位置的直线度误差,从而对产品结合技术要求的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其设计补偿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技术水平的相对比较法,对高推预研的72个课题。228个技术方面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在这些方面的平均技术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理论、实验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定量研究,给出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变化情况和相对于国际先进水的进步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高推预研工程的技术效益显著,使我国在228个研究方面的平均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了1.6年,相对技术进步速度为1.225。  相似文献   

20.
朱位秋  雷鹰 《航空学报》1989,10(1):28-34
 本文将能量包线随机平均法应用于分析单自由度双线性迟滞系统对白噪声激励的随机响应,详细分析了位移、速度及总能量的平稳响应各统计量随系统粘性阻尼、次斜率及激励强度的变化。解析结果与数字模拟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优于迄今为止用于双线性迟滞系统随机响应分析的其他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