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六届国际模态分析会议(IMAC)1988年2月1—4日在美国Florida州Orlando市召开。来自21个国家的近6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我国的代表十余名。 本届会议共有274篇论文,分成22个专题在50个分组内发表.大会开幕式上,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Mitchell,L.教授作了题为:“模态分析前景展望”的专题报告。会议  相似文献   

2.
第15届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IMAC)与展览概况第15届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IMAC)于1997年2月3-6日在美国奥兰多市召开。本届会议共交流论文360篇,论文集达2043页,创历届会议之最。15周年的IMAC会的主题为“结构破损检测新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3.
第四届国际模态分析会议(4th International Modal Analysis Conference)于1986年2月3日至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举行。参加本届会议的有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西德、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28个国家的600余名代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248篇,按24个专题,分为48个分组进行。  相似文献   

4.
第29届IMAC会议(原名“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现称IMAC国际结构动力学会议)于2011年1月31日~2月3日在美国弗罗里达州首府Jacksonville市召开。来自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五百余名代表参加了这一连续了29年的国际振动工程界盛会。IMACXXIX会议共有三百多篇论文,分成58个分组会,在7个会议室,进行了四天的报告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IMAC会议,原称国际模态分析学术交流会,以机械、结构试验模态分析以及相关振动测试技术为重点内容。第一届IMAC会议于1982年秋在美国召开,反映热烈,广受欢迎,被振动工程界定为年度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第2届IMAC于1984年2月在美继续举办。  相似文献   

6.
第18届IMAC(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近年来改称为IMAC国际结构动力学会议)于2000年2月6~9日在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市召开。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650名代表参加了这一连续了18年的国际振动工程界盛会。IMACXVIII分成37个专题,总共310篇论文,49个分组会进行了四天的报告和讨论。本届会议的主题是“结构动力学计算的挑战”。大会特邀美国MathWorks公司主席和首席科学家CleveMoler博士作了题为“数学软件的演进”的大会报告。报告对近50年来,包括著名的MATLAB在内的数学计算软件的发展作了总结。为体现本届会议的主题,由专家发起组织…  相似文献   

7.
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IMAC)自1982年召开第一届以来,至今已举行了整整十届。第十届IMAC于1992年2月3—7日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市召开。来自23个国家的57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出席会议的代表有9名,我院张令弥教授作为会议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两篇论文的作者出席了会议的全过程。 在本届会议上交流、并收入论文集的论文达327篇,数量为历届会议之首。原应在第九届IMAC(原订于1991年4月在意大利弗洛伦萨举行,后因当时海湾战事而取消)宣读的部分论文也在本届会议上作了交流。 大会开幕式由IMAC主任兼大会指导委员会秘书Dominick DeMichle先生主持,会议主办单位、美国试验力学学会(SEM)理事长William Fourney教授致欢迎辞。大会  相似文献   

8.
第七届国际振动模态分析会议IMAC(暨仪器展览)1月30日~2月2日在美国Las Vegas举行,20个国家的近6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426篇,在会上正式发表261篇(已收入7th IMAC论文集)。其中美国128篇,其他国家共133篇。我国在论文数量上仍保持第二模态大国的地位,共53篇,其次是英国、比利时、法国,分别为15、13和11篇。  相似文献   

9.
《实验流体力学》2014,(1):94-94
国际实验流体力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mental Fluid Mechanics,ICEFM)是庄逢甘院士等人发起、由中国主导创办的一项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从1991年开始每隔3年举办一次,连续举办了3届。第一届会议于1991年6月在中国成都召开,第二届于1994年7月在意大利都灵召开,第三届于1997年6月在莫斯科Korolev 地区举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会议的组织和交接工作出现了问题,原定于2000年在美国举行的第四届会议未能如期举办,致使该项重要会议停办至今。  相似文献   

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举办“动态数据采集和试验模态分析”讲习班6月12日-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举办了“动态数据采集和试验模态分析(DAMA)”讲习班,来自全国近十个科研单位的学员参加了该班的学习。南航振动工程研究所,长期从事...  相似文献   

11.
第14届空间模拟会议于1986年11月3日至11月6日在美国巴尔的摩市召开。会议由美国IES主办,NASA、AIAA和ASTM赞助。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等国的学者和专家在会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与报告。中国航天部代表团第一次参加了空间模拟会议。会议期间,参加者对共同关心的环境试验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认真的讨论,还参观了NASA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第14届空间模拟会议的主题是为在空间永存而试验。会议的内容涉及:未来发展趋势与要求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第32届科学大会召开一年一度的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科学大会于1994年1月10日至13日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召开。来自世界上从事航空航天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及工程师共1800余人聚集在RenoHilton大酒店,共同交流先进的学术研究思想,探...  相似文献   

13.
庞勤 《强度与环境》2009,36(3):53-53
2010年的AIAA力学国际会议共包括:第51届美国AIAA/ASME/ASCE舱HS/ASC结构、结构动力学、材料会议;第18届AIAA/ASME/AHS自适应结构会议;第12次美国AIAA非确定性方法会议;第11次美国AIA AGossamer系统论坛;第6届多学科设计优化专家会议。  相似文献   

14.
ICEFM会议是由中国庄逢甘教授等人发起的,第一届会议于1991年6月在中国成都召开,第二届于1994年7月在意大利都灵召开,本届(第三届)于1997年6月3~6日在莫斯科Korolev地区举行,会议是由CentralResearchInstituteofMachineBuilding(TSNIIMASH)组织举办,会议主席是该单位的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火箭设计家V.F.UTKIN。参加这次会议的一百多名代表中,除俄罗斯外,还有中国、意大利、英国、美国、法国、印度、以色列等国家的代表。由于会议的组织者临时更改日期,致使到会的外国代表仅有计名左右,远远比前二届少得…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0月在美国NASA的兰利中心召开了“首届应变天平国际会议”。东西方15个国家的主要空气动力研究机构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交流了45篇论文,这些论文的内容基本上代表了当代风洞天平、校准装置及模型姿态角测量等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会议商定,“第二次应变天平国际会议”将于1999年在英国举行。会议分成九个专题交流:(1)设备综述;(2)风洞天子设计;(3)风洞天平应用;(4)特种天平;(5)测量、应变计与热效应;(6)自动校准装置及技术;(7)校准及数据处理;(8)天平精度和不确定度分析;(9)天平的有限元法分析与…  相似文献   

16.
罗马公约现代化发展的新动向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20日至5月2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主持召开了罗马公约外交大会。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两个公约草案,并设立了国际民航赔偿基金,以应对恐怖袭击情况下对地(水)面第三方的损害赔偿问题。目前只有6个国家签署本公约,我国暂时尚未签署本公约。在介绍两个公约草案的基础上,分析了公约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25日,我院召开了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这次科研工作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和学院第三届党员大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听取了李建平院长所作的题为《营造氛围,构建平台,努力开创学院科研工作新局面》的“十  相似文献   

18.
全国第四届机械阻抗与模态参数识别学术交流会,于1985年8月27日—30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研究所和南京航空学院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所以及机械、航空、航天、造船、建筑、水利、化工、能源、轻工、抗震等部门中从事振动模态分析与试验研究工作的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180余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暨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议1991年10月9日—12日在浙江省建德县召开。出席专业委员会议的有14位委员和委员代表,会议听取了上届主任委员代表的工作总结报告,对今后学术交流与组织发展工作进行了讨论,议定会后继续就此进行磋商。到会委员参加了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议。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议到会代表57人,他们来自22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其中既有为我国的国防科研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研究员、高工、教授,也有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4月28日,湖南省期刊协会五届三次会员(理事)大会在湖南宾馆召开,会议由湖南省期刊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韶南主持。大会共有五项议程,第一项议程是宣读表彰决定并颁奖,第二项议程是获奖代表发言,第三项议程是省期刊协会会长任晓山同志作工作报告,第四项议程是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于金旺同志讲话,第五项议程是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