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据华北空管部门至11月30日统计,北京终端区保障各类飞行189168架次,本场安今起降146744架次,小时高峰48架次;日高峰640架次,总架次和本场起降架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和13%,再创历史新高。北京终端区面对飞行量剧增的压力,采取了国际水中的雷达管制,保障能力大大加强。华北空管局编制优化了管制程序,加强了对新设备操作运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坚持安全第一,强化服务意识,开展了通信导航气象优质服务活动,培养科学高效的工作作风,全自提高专化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1998年在设备运行方面,雷神雷达运行平稳,数据…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22日零时起,贵阳管制区B330、A581、H24、H19航路顺利实施雷达管制,这是贵州地区首次实施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航行管制指挥方法,其为增大飞行流量、确保飞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贵阳管制区日均航班量达到440架次(其中贵阳本场起降航班为120架次),高峰时段已接近500架次,成为全国比较繁忙的管制区之一。实施雷达管制方式以后,不仅可以扩大飞行流量,而且可以监控区域内所有飞机的运行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系数,也为旅客出行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3.
丁佳 《中国民用航空》2014,(11):106-108
本文以成都双流机场塔台管制实际运行情况为基础,通过重点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在深入分析管制需求的基础上,对成都双流机场塔台电子进程单系统在双流机场的建立和应用问题作了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目前该系统已在成都双流机场塔台投入运行近3年,管制部门反应良好,已成为塔台不可缺少的重要管制设备。  相似文献   

4.
微资讯     
《中国民用航空》2013,(3):79-80
1.民航江西空管分局周小华2月14日,江西空管分局塔台、进近管制室协助机组正确处置一起航班襟翼故障,保障了该航班安全降落。2.民航深圳空管站郑阳截止2月16日,春运前22天深圳空管保障航班日架次仅有一天低于去年春运同期,达700以上,平均增长率为7.2%,日高峰达754架次,小时高峰48架,均达到历史新高。3.民航中南空管局张平2月18日,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华北空管局技术部门共同制定测试方案,在广州区管欧洲猫测试平台上顺利实现了广州—北京自动电子移交功能,为华北空管局接管  相似文献   

5.
1997年底在北京终端区实行雷达管制是民航总局“九五”建设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更是中国民航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近年来,北京管制区内飞行量猛增,日平均流量已达43O多架次,飞越北京管制区的飞机日平均200架左右,按年递增15%的比例预测,到2000年北京管制区日平均飞行量将达到640架次,区域管制日平均达1000多架次。而目前由于系统不配套,设备数量不足,已严重制约了进一步优化管制程序和严格按国际标准制定管制扇区。因此,雷达管制的实现,不仅能够顺应民航这一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它将为空中管制员提供更可靠的管制手段。为实现…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兰州管制区飞行量飞速增长的一年,区域飞行量从2004年的77847架次增长至90915架次.增长率为17%;本场起降从2004年的18015架次增长至19728架次,增长率为10%;区域飞行日高峰从2004年的308架次增长至360架次.增长率为17%;本场起降日高峰从2004年的76架次增长至96架次,增长率为26%(以上数据均不含军航飞行架次);从以上数据看出我们的架次量有了大幅度提升,相应地,我们的效益增加不少。但是,也因飞行量的飞速增长而引起一系列矛盾,在实际管制工作中,为了保证安全,采取了限制起飞、进入管制区的流量控制措施,因此导致了部分航班延误。从2005年7月份进入飞行旺季以来.本场平均每天有5个航班因流量控制而延误,区域平均每天有20个航班因流量控制而延误。所以,在2006年飞行量预计有进一步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流量控制措施,有效地维护和加快空中交通的有序流动,为航空器提供优质的管制服务,成为我们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李峻 《民航科技》2004,(6):9-9,13
二000年一月五日,广州区域管制室在原来水平范围内,高度3000米至12000米的空域(不含军航使用空域)实行雷达管制。运行至今,在保障飞行安全、提供优质服务方面有较大提高。二00二年共保障飞行架次251625,同比增长1996,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机场数量不断增多,多机场系统耦合运行时的塔台管制范围划设愈发重要。针对支线机场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以往的塔台管制区划设过于简单,易导致管制责任界定不清,存在运行风险等问题,提出塔台管制区划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新建湘西边城机场及周边铜仁凤凰、怀化芷江机场塔台管制区划设调整为例,考虑周边空域环境、管制调配和通信及监视能力覆盖情况,制定新建湘西边城机场塔台管制区划设方案和铜仁凤凰、怀化芷江机场塔台管制区调整方案,并利用甚高频通信及雷达监视信号的覆盖能力分析验证了管制区划设的可行性,旨在为多机场耦合运行模式下塔台管制区的统筹划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AReviewoftheWorldCivilAviationSafetyin19991999年世界民用航空安全状况比1998年有所好转,截至1999年12月对日,全世界共发生民用航空伤亡事故91起,比1998年少8起;航空事故死亡人数为1010人,比1998年少626入。北美和北大西洋地区的飞行架次占全世界总飞行量的光%,发生航空伤亡事故24起,为全年伤亡事故总数的27%;亚太地区飞行架次占26%,发生航空伤亡事故刀起,为总数的22%;非洲和印度洋地区飞行架次占1人发生航空伤亡事故17起,为总数的18%;加勒比和南美洲地区飞行架次占5地发生航空伤亡事故匕起,为总数的比%;欧洲飞…  相似文献   

10.
就我国在空域管理中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诸如机场塔台管制服务和进近管制服务责任区的划分,及对有关术语的解释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在我国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蒋兰 《民航科技》2007,(6):40-41
贵州空管分局原有西屋雷达处理系统不具备RVSM功能,为11月22日按期实施RVSM,分局新建了川大雷达处理系统,安装在新的区调,但是此套雷达终端没有配套内话系统使用,因为分局新建内话系统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安装投产使用。11月22日实施RVSM,管制地空通信、电话通信仍然需要由现在的DENRO内话系统来保障。而DENRO内话系统的十个席位已全部用于保障现有塔台、进近、  相似文献   

12.
航空港     
北京首都机场新塔台正式启用NewTowerofBeijingCapitalAirportMadeOfficialOperation从2004年1月6日开始,北京首都机场99米高的新塔台正式启用。作为新航站楼的配套工程,新塔台正式成为首都机场新的标志性建筑。1月5日,新塔台达到国际一流的室内管制设备、信息系统、消防、警卫等内部设置以及场面监视雷达全部调试完成。新塔台外观与中央电视台发射塔相似,呈正八边形,在设计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度自动化的使用功能与国际标准接轨。新塔台启用国际先进的场面监视雷达,不仅能监控到空中飞行的航班,现在就连在地面滑行的航班都能用这套系…  相似文献   

13.
在程序管制模拟练习中,存在着塔台管制服务、进近管制服务和区域管制服务互不衔接,不能系统地模拟整个管制过程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程序管制一体化模拟练习和程序和管制一体化模拟机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5年前的今天,顺应民航体制改革,中国民用航空贵阳空中交通管理中心应运而生。时光飞逝,物换星移,在贵州民用航空发展的长河中,5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这却是一个特殊的瞬间: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的这5年间,贵州航空运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创了贵州民航的一个新纪元,在贵州的改革发展大潮中肩负着进一步构架空中通道的重任,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增添了璀璨夺目的光彩15年风雨,同舟共济;5年拼搏,负重前行15年问,贵阳空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不动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基础,苦练内功,贵阳空管中心飞行保障起降架次和飞越架次分别以年均14%和20%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6年11月30日,共安全保障各类飞行561285万架次,  相似文献   

15.
姚昕 《民航科技》2007,(3):50-51
一、背景 随着近几年航班流量的迅速增长,国内繁忙机场的进近和塔台经常承受着单跑道每小时起降35架次以上甚至38架次的压力。多架进港飞机需要落地的同时,多架离港飞机需要起飞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西部大型枢纽机场,航班量增加迅猛,塔台管制放行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日益凸显。传统话音放行而造成的低效率和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空中交通服务所要求的安全、高效。为进一步提高塔台放行管制工作效率,满足航空运输飞行量不断增长的需求,2009年6月4日07:00(北京时),新航行系统技术-数字化起飞前放行PDC(Pre-Departure Clearance)技术正式启用。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管制放行由话音向数字化的转变,给塔台管制放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大大降低,运行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以东北地区航班量最大且空域严重受限的大连机场为例,从空域分布特点、航班流向、管制运行限制及新航行技术引用等角度出发,对空域受限的繁忙机场如何突破空域"瓶颈",实施进离场航线分离进行探讨。一、大连机场空管运行基本概况(一)航班量及流向分布大连机场2012年旅客吞吐量为1334万人次,起降航班100 231架次,日均起降274架次,高峰日起降411架次,高峰小时36架次。大连机场进出港航班流向不均衡,北京方向占35%、华东方向占47%、日韩方向占11%、东北方向占6%、北部方向占1%。  相似文献   

18.
航空港简讯     
2002年首都机场成为亚洲最繁忙机场Capital Airport Was the Busiest Airport in Asia in 2002据华北空管局最新统计数字,2002年,首都机场安全起降航班238815架次,运送旅客4777万人次,航班量比2001年增加10%,成为亚洲最繁忙的机场。2002年,民航华北空管局、首都机场等各保障单位努力实现了全年的安全飞行保障任务。仅2002年春节、“五一”、“十一”期间就运送旅客380余万人,起降航班16000余架次,其中5月1日创造了日起降航班790架次的最高纪录;“十一”高峰期间,每小时最高起降航班60架次,平均每1分钟起降一个航班。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19.
每月要闻     
1997年10月1~31日由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东航客运收入报告系统近日投入试运行。该系统能对航班销售情况及在市场的占有率迅速地提供确切的数据。被称为“空中王府井”的大王庄导航台新址上建工程完工,该台承担着每天200架次以上的飞机导航任务。10月6日,中国西南航空公司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签署订购3架空中客车A340-300客机协议,成为继东方、国航之后的第3家A340的用户。10月6~10日,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空中管制交流协调会在深圳举行,三地同行对广州与香港、深圳与香港、深港澳空中交通管制协调程序协议等5个协议文本进…  相似文献   

20.
空管技术是利用技术手段,对空中活动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这一技术生成的时间很短,至今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已成为航空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以来,美国和欧洲航空器的研制像火山爆发一样发展起来,并很快投入了商业飞行。这期间,机载设备虽有改进,但仍十分简陋,飞行员只能靠地图和磁罗盘作目视飞行。面对不断增长的商业飞行量,无组织管理的飞行状态越来越威胁着飞行安全。人们意识到有必要对机场交通进行管理和疏导。于是,1929年世界上第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塔台在美国圣路易斯兰伯特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