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具有陀螺效应的柔性转子在各向异性支承条件下回旋振动的特性,推导出了转子在正回旋激励作用下产生逆回旋振动的条件,提出转子振动存在逆回旋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了转子在整个转速范围和振动频率范围内回旋振动的特点,作出了逆回旋带的曲线图。  相似文献   

2.
建立带挤压油膜阻尼器耦合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挤压油膜阻尼器对双转子系统稳态不平衡振动的影响以及临界转速下阻尼器对不平衡振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挤压油膜阻尼器能显著降低临界转速附近时双转子系统的振动幅值;阻尼器不仅能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能使轴间的耦合作用力变化趋缓,轴承工作平稳,有利于延长其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轴流压气机试验中出现的第一级转子叶片振动应变信号突增现象,开展了不同构型探针支杆尺寸对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影响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构型探针支杆尺寸、不同安装布局下转子叶片振动信号的变化,证实了进口探针支杆尺寸是诱发转子叶片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同时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探针支杆尾迹诱发转子叶片共振的...  相似文献   

4.
反向旋转双转子发动机振动特性的分析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两种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方法。基于MSC.NASTRAN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发了反向旋转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求解序列。利用两种方法,对某反向旋转双转子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并与传输矩阵方法及发动机整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临界速度的分析结果正确,且对采用反向旋转方案的现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振动特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某小型高速转子临界转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一小型高速转子的实际结构,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该转子在不同支承刚度条件下和不同跨度下的临界转速,分析了采用弹性支承与改变支点跨度对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小型转子本身结构特点和尺寸的限制,航空发动机中经常采用的弹性支承(加挤压油膜)结构措施,在小型转子中的应用将会遇到很多困难;而在条件许可下,利用改变支点跨度来调整临界转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挤压油膜阻尼器支承的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一个3质量转子一阻尼器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该系统是由一个带对中弹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支承的。研究表明,当不平衡或供油压力或挤压油膜阻尼器的静偏心比增大时.由于油膜力的非线性特性,将引起施加在系统上的阻尼增大。相应地,阻尼的这一增大引起了系统共振位置的大幅值漂移。在设计阶段,必须等虑这一因素以适当地选择参数。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氢涡轮泵转子轴向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氢涡轮泵转子轴向固有频率低于工作转速,可能发生轴向共振与自激振动。报告研究轴向振动的机理和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低温风洞的轴流压缩机是整个风洞的动力装置,具有温度范围宽广、运转速度较高等特点。本文围绕低温压缩机的转子结构设计,论述了压缩机主轴-轮毂连接、轮毂-叶片连接、轴承的选取、轴承的润滑、密封结构形式以及轴系热防护方案等关键技术,针对弹性支承下的转子动力学校核以及转子热应力计算等内容开展了仿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转子第一阶临界转速远高于最大转速,降温结束时推力轴承座圆锥面内侧的最大应力值约170MPa,安全系数大于1.5。压缩机组和小型低温风洞进行了联合调试,当总温降至110K时,轴承温度大于5℃,轴承振动在全转速范围内小于3mm/s。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使用要求,调试结果验证了该压缩机转子系统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涡轴发动机不平衡量难以监控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支承参数的涡轴发动机高速两支点转子不平量识别方法。建立起转子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以支承位移响应工频信号有效值为目标,采用Pointer优化器开展不平衡量识别,通过反馈迭代识别油膜阻尼、刚度。以某真实发动机转子的不平衡量开展识别验证,识别结果符合实际转子不平衡量变化规律,该识别方法计算效率满足工程要求,为发动机整机振动响应仿真分析中的不平衡量施加提供输入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最小二乘影响系数法的优化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的最小二乘影响系数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法,并对考虑平衡质量受限时的最小二乘法进行简化修改后得到了限制配重的最小二乘法。比较分析这几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平衡配重量及平衡后的残余振动值要求不同时,应该分别采用不同的改进最小二乘法。其中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法,综合了以上改进最小二乘法的适用性,使平衡配重量和残余振动值均达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1.
在非线性涡动的情况下,把分数阶微积分应用到转子的裂纹故障诊断中,并与传统整数阶阻尼裂纹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分数阶阶次,分数阶阻尼裂纹转子系统能够得到更丰富的反映裂纹故障信息。因此,分数阶微积分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裂纹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2.
油膜轴承动态特性参数及转子不平衡的统一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转子不平衡作为引起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现场、在线识别转子系统油膜轴承动态特性参数及转子不平衡的时域方法。本方法充分利用转子的结构及模态参数以解决测点不足和激振力不可测量等问题。同传统的参数识别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现场、在线、不需人工激振、设备简单等优点。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先进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均不断追求高性能,高可靠性设计,在初始结构设计时,常由于布局构型不合理迫使对结构改型,不仅大大延长了设计周期,而且往往造成费用的超额支出。采用多种现代控制理论结合的综合控制方法,通过对主动控制器的设计,从而实现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裕度、不平衡量敏感性以及快速衰减瞬态振动等的综合力学性能的改善。仿真表明,通过主动抑振控制器设计,可以大幅度提高转子系统的抑振能力,有效提升转子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为航空发动机转子结构减振的主动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转子不平稀作为引起转子-轴承系统振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现场、在线识别转子系统油膜轴承动态特性参数及转子不平衡的时域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对转涡轮设计可以提高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本文应用ANSYS/CFX软件,采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对低压涡轮转子叶片进行了分析.对一定的涡轮工况,得到了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尾流作用下的低压涡轮转子叶片振动的应力和变形变化规律.采用傅里叶变换,对流体激励力、叶片应力及变形相应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来流激励下,叶片的第一阶振动较易被激起;但高阶振动响应不可忽略;而且叶身温度场不同,被激起的振动阶次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转子稳态不平衡响应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了燃气发生器转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转子动力学分析软件SAMCEF/ROTOR对转子在三组不平衡量状态下的稳态不平衡响应进行了计算,并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实测了燃气发生器转子的稳态不平衡响应,揭示了稳态不平衡响应随组合不平衡量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确定燃...  相似文献   

17.
旋转冲压发动机冲压转子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旋转冲压发动机冲压转子设计的工作原理及安装结构,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建立发动机冲压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转子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获得转子的前十阶模态固有频率、振型.对刚性支承和弹性支承情况下转子模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拟定的工作转速均有效地避开了一阶临界转速.同时,分析结果为下一步进行详细的旋转冲压发动机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波转子对小型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转子是一种自冷却动压交换设备,具有提高各种发动机和机械的性能与运行特性的特有优势。本文建立基于波转子技术的小型燃气涡轮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模型。研究了压气机、涡轮压比、燃烧工作条件变化等5种热力循环方案情况下波转子技术对小型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探讨波转子嵌入燃气涡轮发动机后导致燃烧室工作环境的变化规律。在相同压气机压比、相同涡轮进口温度热力循环方案情况下,波转子技术提高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最高,获得了基于波转子技术小型燃气涡轮发动机最佳性能优化区和燃烧室工作环境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被动式电磁阻尼器控制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振动.首先,设计了一个被动式电磁阻尼器,可以通过电流变化控制阻尼力.然后,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对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分析了不同阻尼下的不平衡响应仿真.最后通过系统高速旋转实验,研究了不同阻尼器控制参数下该系统的不平衡响应.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被动式电磁阻尼器能够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并降低转子的不平衡振动,使转子成功越过一阶弯曲临界转速15 600 r/min,稳定运行在21 000 r/min.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研究轴稳定性裕度判据的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文[1]从理论上提出以系统的最大能量比率作为衡量轴系稳定性裕度的判据,本文以一对称单跨转子-轴承系统为例对该判据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了系统的最大能量比率,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较好。测量了转子轴承系统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讨论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