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国防第五研究院着手开始研究导弹时,仅有寥寥几人见过导弹,著名导弹专家黄纬禄是其中一个。当时,年轻的黄纬禄正在英国实习,恰逢英国伦敦博物馆展出一枚德国V-2导弹,于是,他有幸目睹到了导弹的"真颜"。仔细观察和了解一番后,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位贡献卓越的导弹专家,也是一位人人称颂的全国劳动模范 人生真是富有戏剧性,40多年前,当黄纬禄来到北京西郊这个警卫森严的神秘大院时,他想的是  相似文献   

3.
会场全景、台上前排左起张保乾、刘景生、章道义、梁守槃、王淦昌、栾恩杰、黄纬禄,庄逢甘、王美岳、艾长春。_■糖“航科杯”航天知识竞赛发奖大会剪影  相似文献   

4.
<正>黄纬禄"系统工程"这个名词是钱老创造出来的。他认为导弹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实质上牵扯到方方面面非常复杂的情况。怎样把这个系统理顺,让它能够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院士风采     
黄纬禄院士是导弹与控制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16年12月18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市。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3年赴英国实习,1945年在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无线电专业,获硕士学位。1947年回国,  相似文献   

6.
那是2011年11月24日的上午,我在单位上网时无意中看到一条新闻,标题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逝世》,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好长时间没有缓过神儿来,当天晚上辗转反侧失眠了,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07,(7):1-1
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50多年的辉煌发展,航天科工四院涌现出了以“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事业的优秀人才,先后研制定型了我国水下发射固体战略,陆基机动发射固体战略和战术地地等多型导弹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8.
正黄纬禄是我国著名导弹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技术创始人之一。曾担任液体地地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70年2月,黄纬禄受命担任固体潜地导弹技术总负责人。接受"烤"验潜地导弹不同于地地导弹,主要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航天界有四位威望极高的科学家,被后人誉为"航天四老"。前三位分别是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而第四位就是海防导弹武器系统的总设计师梁守槃。梁守槃出生于1916年,福建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38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硕士,不到一年即获得硕士学位。后为报效国家,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继续学习工作的机会返回祖国。1956年,博学的梁守槃被  相似文献   

10.
无人飞行器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技术交流会于1992年12月11日~12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首先由无人飞行器学会副理事长李信东同志代表学会领导宣读了成立无人飞行器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的决定及委员会成员名单。而后,无人飞行器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波同志作了关于国内外电磁兼容学术活动发展动态、专业委员会成立筹备经过及今后工作建议的报告。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黄纬禄、部科技委顾问杨嘉墀、国际无线电联盟噪声与干扰委员会中国分会主席高攸纲  相似文献   

11.
陈丹 《太空探索》2008,(4):62-65
金牛座是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大约11月的傍晚之后,它便出现于东方天空,1月到2月它横越过头顶方向,直到4月的傍晚才降到西方天空.由于金牛座出现的时间长,升空的位置又相当高,因此,很利于大家观赏.在金牛座的"牛眼"附近有一颗闪耀着橙色光的亮星,中名毕宿五,学名金牛座α星,是全天21颗最亮恒星之一,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最亮星表>中排名第13位.在毕宿五附近有7颗小星,与毕宿五一起排列成Y字形,这是著名的毕星团.由毕星团向西北方向寻去,可以找到6~7小星,这是金牛座的另一个著名星团--昴星团.毕宿五、毕星团和昴星团这三个天体就是本文的主角.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     
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惊现神秘魔方外观以浩瀚的宇宙为背景,仿佛是太空飘来的神秘魔方悬浮在空中,以异型的支柱与地面轻盈连接,形成一种摆脱重力的效果……这就是灵动而富有创意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太空家园馆将围绕和谐城市,人与太空的主题,运用互动体验手段,展示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和电子科技的先进技术。太空家园馆将通过天-地-人的展示脉络,展现航天技术发展对人类的贡献,以及绿色、安全、智能  相似文献   

13.
一般的流星是说来就来,就像散兵游勇,几乎没有规律可寻,也难以预料.但有时夜空中也会出现一些成群结队的"流星群",有时其规模与气势如倾盆大雨,能让人目瞪口呆,故也常称为"流星雨".据史载,11世纪中叶出现于日本的一场大流星雨,把当时的日本天皇吓得坐立不安,以为这是上天对他的执政不满而示警,为了平息上天的盛怒,他特地下了"大赦天下"的诏书.1533年莫斯科人看见"许多星星在天上像一条长长的带子,从东飞到严冬的西方……他们以为是"千百个天使在怒射",也有人形容说是"乌云中降下的倾盆大雨."  相似文献   

14.
谢懿 《太空探索》2008,(4):28-29
价值10亿欧元的哥伦布买验舱是欧空局第一个载人航天设施,也是其目前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最高成就."哥伦布实验舱为我们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在我们在地球轨道上有了真正的一席之地,"欧空局"哥伦布"项目主管伯纳多·帕蒂说.但是对于欧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言,这真是一个好事多磨的过程.由于建造延期和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哥伦布实验舱最终抵达国际空间站的时间比最初的计划晚了5年多.而且和国际空间站的其他舱体一样,哥伦布实验舱的大小也比10年前欧空局原计划的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坦克力量是在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于苏联提供的T-34中型坦克及少量的IS-2重型坦克为基础建立的。这些二战期间使用的苏制坦克在次年发生的朝鲜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50年代初期,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得到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并从1957年起以59式的名称开始仿制生产。但59式坦克的外观与T-54有所区别,如取消了红外夜视装置和主炮稳定系统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是战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由机械化战争走到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十一、地球人类是宇宙的独生子吗? 发展智慧生物的条件 不论是天体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还是哲学家和神学家,都认为智慧生物的出现,要求具备大量的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如一颗不冷不热的行星,有水和一切必需的物质,没有致命的辐射和撞击等.  相似文献   

18.
方天 《飞碟探索》2012,(4):11-13
在我调查不明飞行物的10年中,我从未遇见像2000年1月5日早上那几个小时发生的事:数名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警官目击了一个不明飞行物。警官们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追踪了那个不明飞行物,并保持了无线电联络。同时,距离飞行轨迹仅仅3200米以外就是史考特空军基地。这个事件当时成为持续数星期之久的媒体报道的焦点。那天清早的第一位目击者是海兰得的麦尔文·诺尔。早上大约4时,他送完货后去查看他的迷你高尔夫球场。当他把卡车停在房子的后面下车时,他注意到东北方向的天空上有一颗"很明亮的星星"。他当时并没有多想,而是开门进屋。当他  相似文献   

19.
天空画廊     
《飞碟探索》2014,(2):36-37
好像爬上这颗高大的树就能摸到位于星流迹中心的北天极!这张取景绝妙的影像,是由在2小时内拍摄的一系列30秒曝光照片组合而成的。拍照所用的数码相机固定在西班牙塞维亚省的一部三角架上。当然,优雅的星流迹反映出地球每日绕地轴自转的事实。沿地轴延伸出去,就可到达这些夜空同心圆弧的中心。对北半球的星空摄影者和观星人来说,明亮的北极星是很方便的指极星,因为它非常靠近北天极。照片中那道枝桠缝隙之间的短亮流迹就是北极星划出的。  相似文献   

20.
天宫畅想曲     
牧南 《太空探索》2011,(11):24-25
由西向东,地球在太阳的呼吸中转动谁在清晨的露珠上谛听过地球轻柔的足音?由西向东,地球在月亮的清波中转动谁在子夜的虫鸣中抚摸过地球柔曼的曲线?由西向东,长江黄河在向着太平洋奔涌啊海的潮汐中,谁聆听过月球温柔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