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认知雷达的概念被引入电子战中。认知电子战系统包括认知侦察、认知对抗和认知效能评估3个重要环节。针对认知电子战系统对抗干扰决策技术的需求,为实现自适应的决策抗干扰措施,将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运用于抗干扰决策中。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VM的抗干扰决策技术可以自适应地决策抗干扰措施,进行干扰对抗,该算法完成了认知电子战中的最后的一步,使认知电子战系统实现闭环。  相似文献   

2.
在电子战对导弹防空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过程中,运用信息作战原理,构造基于概率的导弹防空系统性能评估模型,通过信息与火力分析平台获取电子战影响的仿真数据,对舰载导弹防空系统的信息与火力联合打击能力进行评估,初步的评估结果表明:信息和火力对打击能力的影响分别为61%和39%,信息因素比火力因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型电子战装备的测试需求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微波注入网络的电子战装备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微波注入网络的电子战装备测试系统的结构,并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简单描述;最后对微波注入网络控制精度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在,由于电子战(EW)的发展,它的含义已扩大为“电磁战”,除了典型的 EW(包括 ESM-电子战支援措施、ECM-电子对抗措施、ECCM-抗电子干扰)外,还包括信号情报(SIGINT),指挥、控制和通讯对抗措施(C~3CM)及对敌方防空系统的压制。SIGINTSIGINT 的任务是对所有与电子战密切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通讯和非通讯信息进行收集、鉴定、分析、综合和判断。它可分为3类:(1)COMINT(通讯情报):由截取外国通讯而得到的技术信息和情报信息。  相似文献   

5.
网电空间认知电子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探讨了网电空间与认知电子战的内涵与联系,阐述了认知电子战属于网电对抗领域的观点,即认知电子战通过学习、评估、决策的融合,构建信息对抗的闭环,进而引导网电空间内的感知与攻防;随后,结合认知电子战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以及闭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战场网电认知的信息对抗平台架构,分析了平台功能需求与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研究成果在网电对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电子战数据库能够及时为作战指挥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关电子干扰技术、干扰试验方案和电子战战例信息。基于VC++6.0和Oracle10g数据库,设计开发电子战数据库系统。在Windows环境下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了数据信息的检索和维护,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提供用户信息的管理和数据库维护操作的记录管理,基本满足了电子战信息查询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战系统面临着日益密集、复杂的电磁环境的挑战.电子对抗技术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而有了很大发展.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电子战系统必须实施有计算机参与的自动化功率管理.计算机在电子战系统中的功用主要包括监视干扰环境、识别干扰源、分析信号、确定威胁等级和控制电子干扰系统等.对电子战系统中的微机的结构型式作了详细叙述,给出了微机在电子战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电子战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耀平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2):24-27,54
分析和预测了电子战在七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电子战向信息战发展,“网电一体战”成为主要作战样式;电子信息对抗装备和技术发展将以综合一体化、联网化为主流发展方向;太空对抗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提高现有电子战飞机能力与发展新型电子战飞机相结合,研制隐身电子战飞机,发展多用途电子战无人机;发展新一代反辐射导弹,提升对敌防空压制能力;新概念电子信息武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发展新型无源探测定位技术。最后指出,电子战武器将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战斗机都装载有火控雷达(FCR)、电子战系统(EWS)和无线数据链等。这些系统都是独立工作的,且相互之间很少有信息交换。为有效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出了各系统之间的四级融合机制:初级融合、原始数据级融合、分系统级融合、组网级融合。其中前三级融合均基于单个多功能传感器,最后一级融合基于多功能传感器组网。四级融合机制大大提高了雷达和电子战系统的效率,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0.
雷达电子战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数据库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数据库技术在雷达电子战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了仿真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及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结构 ,并结合不同仿真阶段的特点、任务以及仿真过程中模型解算问题 ,分析了数据库在雷达电子战半实物仿真系统中应用。最后 ,针对战情库和装备库的结构设计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屡屡在比赛中胜出,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军事领域迅速普及.基于美军对智能化电子对抗即认知电子战的高度重视,对传统电子战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梳理,阐述了认知电子战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未来认知电子战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智能化电子战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战靶场作战电磁环境模拟器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作战电磁环境模拟器在现代电子战靶场室内模拟试验和野外试验中的应用方案,给出了作战电磁环境模拟器在电子战靶场的应用实例,分析了作战电磁环境模拟系统的能力、系统组成和威胁模拟实例,指出了作战电磁环境模拟器在电子战靶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谭显裕 《航天电子对抗》2004,(4):60-64,F003
电子战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战装备是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关键设备。根据试验与鉴定的协调和实施两大功能 ,论述了美军电子战的系统试验与鉴定程序。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认知电子战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雷达干扰决策方法效率低、准确性差等缺点日益凸显。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势行动-评论(A2C)的雷达自主干扰决策方法。该方法以A2C强化学习算法为基础构建干扰决策智能体,智能体通过观察环境状态并不断与敌方雷达进行交互以学习自身的干扰策略,最终实时给出有效的干扰决策。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Deep Q Network (DQN)算法和A2C算法在实时性和准确率等方面的优劣。仿真结果表明,A2C算法具有在未知环境下的干扰策略快速学习和决策的能力,可有效支撑认知电子战背景下的干扰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合同网的分布式卫星系统任务优化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未来分布式卫星系统(DSS)自主协作运行模式,对DSS任务协作中的优化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提出了基于协商的任务优化分配体系结构,并由此给出任务组的概念,通过集覆盖理论将任务分配问题转化为集覆盖问题.从而引入合同网协议,以系统完成任务目标的总耗能最少为原则,加入限定卫星可回应任务数的约束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同网的严格启发式优化分配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同时,证明了算法搜索结果的上确界;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和时间复杂度.该算法具有分布性,搜索空间缩减快,适合于中小规模问题的任务分配.  相似文献   

16.
针对火工装置直接抛射展开空间绳网方案存在的对卫星平台冲击大、绳网展开后网体构型维持时间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周置可控旋筒的旋转展开空间绳网系统方案.构建了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的网臂旋转展开解析模型和基于中心差分算法的网臂/网体的旋转展开有限元(FE)仿真模型,并将上述三种模型进行了对比校验.采用解析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模...  相似文献   

17.
电子战相控阵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战相控阵代表着电子战天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相控阵天线以较宽的频率范围、灵活的角度覆盖、高效的辐射功率、极快的转换速度等突出优点受到电子战系统和天线设计师的关注。分类介绍了电子战相控阵天线的主要特点 ,并且重点对电扫相控阵天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工作模式的复杂性问题,在研究其动态行为和运行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面向对象Petri网(IOOPN,Improved Obiect Oriented Petri Net)的系统工作模式分析方法.该方法集合了Petri网和面向对象的优点;在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中引入了对象间的行为约束关系;并根据约束关系实现了基于最小序列组的系统工作模式分析算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资源卫星有效载荷系统中,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对有效载荷系统工作模式的分析、仿真和验证的要求,为有效载荷系统的总体设计和集成测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机载雷达电子战一体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实现雷达电子战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一体化带来的诸多优点,然后介绍了国外机载雷达电子战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为了实现雷达和电子战的一体化,必须突破总体设计、共孔径天线、多模高速信号处理、数据融合和系统资源管理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雷达电子战一体化实现方案,并简要论述了该方案在几种工作模式下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有关资料反映,美海军的近期电子战项目合同有以下几个。 (1)增加一种新的水面舰只电子战系统,以取代过时的SLQ—32水面舰只电子战系统,该系统称为SLY—2(V)型先进的一体化电子战系统(AIEWS)。与SLQ—32相比,SLY—2(V)系统作了较大改进,它将并入海军舰载战斗武器系统中去,为舰上的作战系统提供直接命中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