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给出哈雷彗星在1986年3月25日至4月2日之间JHK波段测光和1.3—2.6微米分光观测结果。测光结果表明,3月22日彗星爆发在近红外波段也造成了明显的光变,但恢复正常光度的时间要滞后一些,且光变较之可见光波段要平缓.并指出在爆发期间,彗星除光变外尚有色变。分光观测到彗星在1.4、1.9微米的水发射线和位于2.6微米之外的可能的OH发射线。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3日太阳射电暴对GPS观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地空间环境不仅影响航天器运行和安全, 也是导航、定位和通信等无线 电应用系统主要的误差源. 其中来自太阳L波段的射电暴被认为是全球导航卫星 系统(GNSS)稳定和性能的潜在威胁因素, 当L波段射电爆发达到一定阈值时, 将给用户带来不同程度的射电噪声干扰, 严重时会引起接收机失锁和定位服务 中断. 本文对2006年12月13日太阳射电暴对GPS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利用太阳射电 观测数据、L波段闪烁观测数据和向阳面不同区域的GPS观测网数据, 分析 GPS观测对射电暴的响应. 结果表明, 此次事件对GPS观测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射 电暴期间GPS发生幅度闪烁事件和明显失锁现象, 多个台站上空的多颗GPS 卫星 信号完全中断长达6min左右, 且多个台站上空锁定的卫星数目小于4颗, 使 得GPS定位完全失效. 相对而言, 射电暴期间日下点附近的GPS台站受到的影响 比远离日下点的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89年4月9日与4B级大耀斑伴生的两个波段(3750 MHz,2840 MHz)的射电大爆发进行了简单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波段的爆发不仅各自具有繁多的周期,而且都存在30+3s的准周期振荡。这种现象可能与磁环的准周期振荡有关,或与粒子流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太阳L260°活动概况,并计算了黑子群的位置漂移及对应的射电缓变源.北京天文台2.84GHz射电望远镜在该活动区观测到8次特大的射电爆发(流量超过1000s.f.u.),其中4次(1991年5月16日,6月9日,6月11日,8月25日)射电爆发时变曲线十分相似而且这些微波爆发都与Ⅱ型Ⅲ型Ⅳ型米波爆发有良好的对应.可能说明该活动区所对应的日冕在长时间内存在一种磁场位形结构,这种磁场位形结构容易产生日冕物质抛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1979年1月一12月紫台3.2cm、10cm波段上的爆发资料,峰值流量增量ΔS/S≥50%的爆发共计25个,发现所有25个爆发的爆前记录曲线上都存在着周期从几秒一10几秒、振幅约为太阳非扰动分量l%的振荡。这种振荡一般先于爆发几小时或几天。但对于特大爆发,如47GB型爆发,在长时间持续振荡以后,往往在爆前几十分钟或几小时突归宁静,呈平滑记录;对于较小的爆发,脉冲爆或持续期较短的复杂爆,如3S型、20GRF型以及45C型,在振荡同爆发之间不存在记录曲线的宁静时段,而往往由振荡直接延续到爆发。因此微波辐射的这种振荡特性可能是耀斑区域储能过程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统一模型的考虑下,对1983年2月3日太阳3B级Hα双带耀斑和共生的爆发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其中主要的共生辐射的物理过程和内在联系,并讨论了Ⅲ型、Ⅳ型和微波射电爆发源的非热电子束流对产生Hα双带耀斑和硬X射线爆发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同无黑子耀斑相协的微波爆发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4年期间,我们在云南天文台9375MHz,3653MHz和2902 HHz三个波段的射电观测资料中,查到11组微波爆发与无黑子耀斑相伴随。本文研究了这些爆发与耀斑的大气层高度,射电爆发类型以及通过落进峰值流量-时间图的位置,确认出爆发机制是活动区中作麦克斯韦分布电子的热轫致辐射。  相似文献   

8.
质子事件的爆发与太阳软X射线辐射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利用GOES卫星的1~8 (A)波段和0.5~4 (A)波段的软X射线数据,选取一些特征参量验证该相关性并应用到质子事件短期预报中.在当前质子事件传输物理机制不完全明确的情况下,在现有的预报质子事件有无的模型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根据软X射线通量水平等预测事件质子峰值通量水平,再对训练后的网络进行检验,检验预测所得结果与实际探测值误差小于一个量级,具备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统计研究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有与耀斑爆发相伴生的日冕物质抛射(CME) 引发的地磁暴事件. 结果表明, 对于CME源区其主要分布在日面 45°E-45°W, 占总数的78.95%, 且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即源区位于西半球的CME易产生地磁效应; X级耀斑与地磁效应的关联性更高, 60.0%的 X级耀斑在其爆发后的2~3天内观测到地磁暴, 而其他级别的耀斑与地磁效应的关联性低得多, 均不足10%; 通过对此期间日面爆发的所有X级耀斑研究分析后发现, 对于源区位于日面东经45°E-45°W 的X级耀斑, 若在其爆发过程中没有大尺度日面扰动, 则无伴生CME且后续产生地磁效应的可能性很低. 由此提出一种通过分析日面观测数据进行地磁暴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太阳射电爆发是一种潜在的导航系统干扰因素。通过导航信号模型推导,分析了其干扰导航信号的机理,提出太阳射电爆发干扰导航通信的影响方程与太阳射电爆发流量、接收机性能以及太阳–天线高度角有关,其中太阳射电流量总功率与信号的信噪比下降呈正相关;同时受到太阳–天线高度角和有效面积的制约,又与接收机环路滤波器响应函数呈卷积关系。通过对2003年10月28日、2006年12月6日和2015年11月4日事件中GPS失锁情况分析,发现同一次事件中同一站点不同接收机的失锁率不同;同一次事件中不同纬度的接收机失锁率不同,以及在同一次事件中L波段(1~2 GHz)太阳射电爆发频谱不均匀的条件下,L1和L2频段信号的信噪比下降情况也不同。从上述三个事件的观测表征验证了上述影响方程的分析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作者在文[1]中引入的特征速度U*作为磁流体力学激波的基本强度参数,解析地讨论了磁流体力学激波的种类和特性;详细地讨论了磁场强度跃变比h随特征马赫数平方M*2=U*2/C12的函数的变化;给出介质密度、压力、法向和切向速度[ux]/C1和[uy]/C1跃变比的结果,最后,讨论了包括励磁和消磁激波在内的垂直和平行磁流体力学激波的极限情形。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相关、功率谱等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20周太阳风速度和地磁扰动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反映的太阳共转周期结构十分相似.且用1900—1979年的地磁C9指数进行了自相关分析,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地磁扰动存在13天、27天的周期成份,说明日冕上可能具有某种固有的分布结构,通过不同的太阳活动周的比较,说明太阳活动水平及黑子面积南北半球不对称都对地磁C9指数能否明显反映日冕上固有分布结构的活动和发展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极盖边界上电离层驱动电位φ0随时间变化的不同模式计算了场向电流J2及电离层对流电场E的演化过程。计算表明,当φ0(t)先升后降有极大值时,J2(t)和E(t)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但它们的极值滞后于φ0max出现的时刻,即在一段时间内,φ0虽已开始下降,J2及高纬E却继续增大。一般说,E先于J2达到极值,但相差甚小。φ0变化形式不同时,滞后时间亦不同。当φ0陡升缓降时,E、J2的极值相对于φ0max的时延可超过一小时。这与持续时间较长的磁暴期间所观测到的电离层场强响应时延量级是一致的。时延大小还受电离层电导率的制约。低纬电离层场强的响应与高纬不同,其升降趋势与φ0同步。   相似文献   

14.
对无碰撞低β磁流管中柱对称状态下等离子体非线性静电波的存在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 (1)若参数满足0<|(a/M2-1)E0|<1, 存在着非线性周期波;(2)若|(a/M2-1)E0|=1, 存在着隆起和下凹的孤立波, 也存在着激波;(3)若|(a/M2-1)E0|>1, 存在着周期波, 也存在着隆起的孤立波。还对波的某些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离子温度对磁化等离子体中非线性静电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无碰撞磁化低β等离子体中离子温度对非线性静电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量α≡Ti/Te≠0条件下,存在着三种非线性静电波(Ti和Te分别为离子和电子的热能):在波速νp>(1+α)(1/2)cs情况下存在着非线性离子回旋周期波;在(1+α)(1/2)cscosθp<(1+α)(1/2)cs情况下存在着离子声孤立波;在vp<(1+α)(1/2)cscosθ情况下存在着非线性离子声周期波。当参量α增加时,孤立波的波幅(最大电位)减小,而另外两种非线性周期波的电位幅度都几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1966—1983年不同类型磁暴期间大气臭氧含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磁暴发生时,臭氧含量均有明显的变化,但其特征是不相同的。GC暴出现时在第6天[O3]出现明显的下降;SI暴出现时在第3天和第4天出现较大的下降;SC暴中的SA暴对[O3]的扰动幅度最大,最大下降出现在第1天;SB暴发生时,[O3]最大下降出现在第2天;SD和Sd暴期间[O3]也在第2天下降到最小值;Sb暴发生时,[O3]则在0天出现最小值。当这些暴出现时,[O3]的扰动幅度依次减小,但不论哪种暴发生的前一天,[O3]都有一个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1910年5月18日菉葭浜天文台所记录的一次地球磁暴的暴源;解释哈雷彗星凌日与磁暴开始时刻之差;分析哈雷I型彗尾的某些特征并讨论磁暴机制.   相似文献   

18.
Strong interplanetary scintillations (IPS) of the quasar 2314+03 were recorded at 103 MHz at Thaltej-Ahmedabad, India with a transit type correlation interferometer on 18, 19 and 20 December 1985, as the radio source was predicted to be occulted by the ion tail of the comet Halley.

On 18th through 20th very strong scintillations, with periodicities of 1 sec average were observed, their amplitude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as the source approached the tail-end. The rms variations of scintillating flux of the source on 18, 19 & 20 were about 18, 11 & 4.7 Jy, as against 3.3 Jy on control days 17 and 21 December for solar elongation of 87°.

Assuming Gaussian irregularities with weak scattering, the rms density variations, ΔN, of 10, 6, 3 and 1 elec./cm3 on 18 through 21 December, from the comet nucleus towards its tail-end, varied as (ΔN) ∝ r−3.3 as against (ΔN) ∝ r−2 in the solar plasma.

Quasi-periodic modulations of the enhanced scintillating flux possibly imply 104 km scale-size ion condensations and mean electron density of 103 to 104 electrons/cm3 in the Halley's plasma tail.  相似文献   


19.
太阳质子事件与大气臭氧扰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60至1982年间1级以上的太阳质子事件与四个不同地理纬度大气臭氧含量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低纬度地区,1、2级太阳质子事件基本上不影响大气臭氧含量,只有3、4级的大事件才对臭氧含量产生扰动,而且具有明显的纬度效应;对于极区,1级以上的太阳质子事件就能对臭氧含量产生影响,随着质子事件级别的增高,对臭氧含量的扰动也加大.通常,太阳质子事件发生的当天,臭氧含量开始下降,在第4天下降达最小值,整个扰动持续数日.由太阳质子事件扰动大气臭氧明显的纬度效应证明了太阳质子事件的确是使大气臭氧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此外,分析结果表明,冬天出现的太阳质子事件对臭氧的扰动要大于夏天质子事件对臭氧的扰动.这些结果给出了太阳质子事件影响大气臭氧的一个总轮廓,而且从理论上得到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