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溶处理工艺对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铝合金在硝盐槽中固溶热处理存在加热介质不环保、超温爆炸的问题,以2219铝合金不同厚度板材为对象,研究了空气介质加热固溶处理工艺对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其力学性能随固溶处理保温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观察了6 mm板材典型的热处理工艺:(535±5)℃/70 min固溶,(165±5)℃/960 min时效,板材显微组织的析出相呈细小弥散状分布,对合金有较好的强化效果。试验获得了不同厚度2219铝合金板材较为理想的固溶处理工艺参数。合金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达到了产品的技术指标:抗拉强度Rm≥405 MPa,屈服强度Rp0.2≥286 MPa,延伸率A11.3≥10%。2219铝合金空气介质加热固溶处理工艺技术已替代硝盐介质固溶处理技术,并在运载火箭贮箱结构件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QSn6.5-0.1锡青铜与40CrNiMoA钢焊接件进行真空淬火与回火的研究,得出此种双金属真空淬火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真空淬火850*10℃,保温1h,真空回火500~540℃,保温2h。真空淬火比普通淬火的结合强度提高66%,且零件表面光洁无氧化,变形量最小。  相似文献   

3.
对 Al- Li- Cu- Mg- Zr合金进行 530± 5℃保温 3小时固溶处理后 ,采用不同的淬火介质进行淬火 ,而后进行 1 85℃时效 8小时 ,再进行 1 55 - 1 96℃循环处理。发现随循环处理的次数增加 ,合金中的应力松弛速度减慢 ,应力松弛强度增加。稳定化循环次数为两次效果最好 ,并且急冷效果好于缓冷效果。文中 Al- Li- Cu- Mg- Zr合金尺寸稳定化的最佳工艺是 :采用530± 5℃保温 5小时固溶后热油淬火、1 85℃时效 8小时 ,再经 1 55 - 1 96℃循环处理两次。  相似文献   

4.
研究指出:固溶后冷变形大于62.5%QBe2合金的优化工艺为过时效工艺,经优化工艺时效后,弹簧具有较高的硬度、弹性、韧性和形状稳定性;经300~355℃的单一时效后G·P区、γ″、γ′相并存;经分级时效后,其强韧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影响半环类铝铸件质量的主要铸造缺陷是缩松和变形。通过采用缩管法对铸件进行冒口设计,解决了铸件缩松问题;通过拉筋及反变形量的放置,解决了铸件变形问题;对于经T5处理后变形的半环可以采用290±10℃、保温2~4h后进行校正,然后重新T5处理。  相似文献   

6.
用S~+、Mo~+S~++Mo~+注入动压轴承用材料WC-Ni表面,在未经退火处理条件下,其表面显微硬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在经过退火处理后,其表面显微硬度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显著地下降。注入辐照损伤和注入层硫化物的形成是注入表面显微硬度提高和降低的主要原因和机理。同时,S~+和S~++Mo~+注入在未经退火和退火处理条件下,其摩擦系数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着明显地下降。特别是s~+Mo~+注入在330℃保温6h退火条件下,其摩擦系数显著地下降到了0.1左右。而Mo~+注入在未经退火和330℃保温6h退火条件下,其摩擦系数亦有明显地下降。但在600℃保温6h退火条件下,其摩擦系数却显著地上升。注入层硫化物的形成和注入辐照损伤使得注入试样表面和GCr15钢球摩擦副之间的粘着摩擦得到改善是摩擦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和机理。  相似文献   

7.
7A09板类铝合金零件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往往造成强度不合格。通过力学性能的检测分析,探讨了不同因素对7A09铝合金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尽可能地提高固溶温度,延长固溶时间,合理控制影响因素,可以提高残余可溶结晶相的固溶程度和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SEM、TEM、拉伸试验、电导率测试及观察等方法,研究了重固溶再双时效制度对7175铝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7175铝合金的重固溶再双时效处理中,第二级时效温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经过480℃×2 h 95℃×8 h 180℃×10 h固溶时效后,得到了较佳的综合性能。同时,当7175铝合金晶内析出相为更多更细小的GP区和小尺寸的η′相,晶界析出相尺寸较大时,材料将对应着良好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Al-Si系ZL104铝合金镁、锰元素超标,对合金内部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调整热处理工艺,可改善内部组织,使其机械性能达到T6状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白铝合金板材卷制并焊接而成的大型筒体零件,需要炉膛尺寸为mmφ4000×7500的电炉进行时效、退火处理,以便达到母材和焊缝的机械性能要求。启行设计制造的大型井式电炉,采用了微机、可控硅、热电偶联合测控炉温的先进技术;500kW总功率分为六个区域的合理布局;炉膛内设置屏蔽保护筒和鼓风装置等,从而使炉温均匀性达到±6℃,控温精度达到±2℃,升温这度快,保温性能好,最高温度400℃,能满足零件的热处理要求。此炉为并式地坑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造价低廉,其直径之大,国内少有,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1J12DY软磁合金热处理退火工艺加热温度950~1150℃,保温时间1.5~2.5h为佳。影响合金磁性能的关键因素是退火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应该严格控制它,以控制合金的有序化转变,采用了550℃以上慢冷,550℃以下快冷的分段冷却方法,提高了该合金的磁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此工艺已应用于生产,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挠性杆所用的φ1.2QBe1.9铍青铜冷拔线材的原材料进行了冶金质量分析,并做了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对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固溶温度是影响合金晶粒度和性能的主要因素,指出固溶不足、过热和过烧的组织特征。时效温度和时间及固溶后的晶粒度对最终时效组织和性能影响也尤为重要,指出欠时效、峰值时效和过时效的组织特征。明确晶界反应量是判别时效程度的主要依据。试验结果可作为制订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根据,确定了挠性杆零件780℃×7分钟固溶和340℃×1小时 250℃×1.5小时双重时效工艺的最佳规范,提供了炉前控制产品质量的金相参考图片,解决了生产中关键件质量和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指出,铍青铜的淬火硬度HV<130不能表明淬火质量,而淬火晶粒度是经济可靠的淬火质量指标:棒材以18~45μm为宜,条带材以15~35μm为宜;QBe2合金的最佳淬火温度为780~790℃,保温时间按T(min)=10+(1~1.6)D计算,经多年生产考验,能获得良好的淬火质量,并显著节约能源。试验中发现,同—热处理规范的金相组织有突出的差别。分析证实是杂质元素磷的有害影响,它加速过时效,使性能恶化。当磷含量高时,应严格控制时效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2A70铝合金自由锻件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两个目标值(抗拉强度、延伸率)的影响;然后利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试验结果,指出各个因素对力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并确定最优的热处理生产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锻件锻后增加退火处理、适当提高固溶温度和选用合适的时效保温时间,该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保证抗拉强度大于等于375MPa要求的同时,延伸率由4%提高到了8.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普通退火、双重退火、固溶时效三种热处理制度对双网篮组织近α高温钛合金Ti750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i750合金组织性能影响较大,近β相变点固溶时效处理能极大提高合金强度,但塑性极大降低;采用900℃/1..5hAC 600℃/3hAC双重退火热处理工艺,合金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相对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宽频带晶体检波器采用混合集成工艺,用热压键合的方法把低势垒肖特基检波二极管的管芯焊接在微带电路上。整个电路制作在一个4mm×12mm×0.3mm的三氧化二铝陶瓷基片上,并安装在一个圆柱型8.5mm×35mm金属盒体内。射频联接应用SMA接头,配有SMA—N型转换接头。为了获得平坦的频率响应和低的输入驻波比,采用了一个R—L并联支路和“T”型匹配网络,从而使检波器在0.01~18GHZ频带内驻波比<1.5,频率响应起伏<±0.5dB,采用的R—L并联支路和“T”型网络亦可用于其它微波电路,以改善微波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气雾化法制备微米级超高Zn含量(质量分数25%)铝合金粉末,再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可制备出富Zn增强相细小弥散的块体合金,最后经过固溶-自然时效热处理可进一步优化合金增强相的种类、尺寸及分布,在固溶温度400℃时,固溶-自然时效后的超高Zn含量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540MPa,断裂伸长率为5.3%,气雾化-SPS烧结-固溶时效的工艺路线为超高Zn含量7系铝合金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型号专用产品底盘采用双扭杆独立悬挂装置,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热处理是关键工序。为提高扭力杆的承载能力,试验了回火温度对45CrNiMoVA钢制扭力杆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性、强扭及疲劳寿命各项性能的影响。在淬火温度和冷却介质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了450℃保温3h和390℃保温3h的两种回火规范。试验结果表明:用450℃3h回火的扭力杆,各项性能指标均达不到设计要求,而用390℃、3h回火后则都达到设计要求,疲劳寿命大于1×10~5次。在整车试验中扭力杆没有发生问题。该工艺已通过基地级鉴定。  相似文献   

19.
为获取某航天器运输包装箱在典型高温天气下的极限热控能力,设计了主动控温和被动保温状态试验方案,并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包装箱温度的主要因素,环境温度是次要因素;在环境温度为40℃、内部航天器初始温度为30℃左右的主动制冷工况,该包装箱能将内部航天器温度控制在40℃以下要求范围内,且有近7℃余量;在环境温度为35℃、内部航天器初始温度为25℃左右的被动保温工况下,内部航天器温度保持在40℃以下的时间约为2 h 15 min。为进一步降低运输过程控温风险、增强包装箱的热控能力,提出了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以及增加风扇强迫空气对流等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预变形电场时效对1420Al-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变形电场时效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而塑性降低不大。合金经预拉伸变形3%,在电场强度为4kV/cm,120°时效12h后具有最佳的强度和塑性配合。TEM分析表明:这一性能结果与预变形电场时效所导致的位错组态、δ′相及其晶界无析出带(PFZ)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