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前,航空综合环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并获得了认可证书。至此,航空综合环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已是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3家权威机构和部门认可的实验室。航空综合环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三○一研究所@吴彦灵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2007年12月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航空总体论证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的出发点是为决策提供支持服务,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航空研究院航空总体论证仿真中心的依托单位。实验室本着边建设、边运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在建设过程中承担了各项科研任务,形成了建设工作与论证  相似文献   

3.
李国权 《航空发动机》2008,34(3):F0003-F0003,F0004
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1999年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批准成立,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厂所中唯一成建制的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的航空综合环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挂靠在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是航空行业唯一从事环境与可靠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环境工程和试验技术、可靠性工程和试验技术、环境测量分析和预计技术、电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同时为各行业提供了大量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实验室的环境试验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可进行的环境试验包括温度、湿  相似文献   

5.
这次航空科技工作会议是航空工业总公司成立后由总公司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全行业性会议。主题是“加快航空科技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发展经济,振兴航空”。 一、15年航空科技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我国航空科技工作和全国一样,进入了一个重大转折时期,航空科技工作和航空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航空预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任务,是建立起加速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新型科技体制。 当前,航空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有人把它称为科研单位的“第三次创业”,即是要把绝大多数军工科研院所从计划经济模式发展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研体系,机制和制度都需要创新。目标明确了,怎样来构筑航空科技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呢?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以及前一阶段航空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经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进行军工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的研究,在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于1994年9月就航空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中的主要问题,面向航空科研和管理骨干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中向27个航空科研院所发放问卷650份,回收557份。答卷人对航空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建议,反映了广大科技人员对军工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关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8.
《航空科学技术》2011,(4):87-F0003
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以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为依托,以该所第五研究室为主体,吸收有关厂所和院校的力量,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密封、传动及润滑系统的基础研究工程设计及试验。该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厂所本专业领域中唯一的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于1997年1月正式运行,以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为依托,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十五年来,重点实验室在三十多项关键试验技术上实现突破,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试验程序、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评定方法等,解决了三十多种机型、上百台次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技术难题,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提供了高空模拟试验和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10.
航空机电系统综合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为加速我国航空机电系统综合技术的发展,打好航空机电系统综合技术的基础,建立先进的研究、实验条件,在航空机电系统技术领域培养和积聚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月14日,中航第一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验收会议。在2002年11月23日实验室建设项目竣工评审的基础上,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和专家评估报告,查验了安全、消防、环保、卫生等各专家组评估意见,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已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具备集团级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符合验收大纲的各项要求,同意验收。建议批准该实验室投入正式运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通过验收$303所综合室  相似文献   

12.
<正>航空制导武器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中航工业导弹院,于1999年批准立项建设,2004年底通过验收并批准正式投入运行。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93人,其中研究员33人、高级工程师43人、博士28人,硕士50人;依托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站,现有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21名在实验室做研究工作;实验室拥有各类先进设备71台套。  相似文献   

13.
航空研究所转制调整与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工业科技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启动时期,航空研究所面临重大转制调整与改革。本文对合理确定航空研究所企业化转制、保留航空科研能力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航空研究所调整与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98年9月30日,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彦仲为首的验收委员会认定。以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第5研究室为主体,吸收有关厂所和院校的技术力量,在原有基础上建成的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已达到总公司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同意验收。正式挂牌。准正式运行。 发动机动力传输技术(包括轴承、润滑、密封和附件传动)是影响发动机安全、可靠性、寿命和效率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多年来影响航空  相似文献   

15.
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以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为依托,以该院钛合金研究室为主体,主要承担国防科技与航空科技发展和未来武器装备研制所需的先进钛合金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任务。通过构筑先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北京航空 工艺研究所在中央关于 科技体制改革方针指引 下,在航空工艺技术向 民用转移,建立军民结 合体制,为国民经济建 设服务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辅机学组主办,中国一航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承办,《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编辑部协办的"2007年度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956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中航工业航材院前身)建院即组建钛合金研究室,2011年钛合金研究室挂牌成立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先进钛合金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面向航空,从事航空钛合金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化研究以及型号应用研究的实验室;主要围绕国防武器装备需求,突破关键材料技术,为型号研制与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承担机载航空电子系统总体和综合技术研究、机载核心分系统和设备研制以及无线电通信导航相关产品开发的专业研究所,同时从事相关民用电子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研究所建有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测评中心、电子元器件检验站、电磁兼容监督  相似文献   

20.
·综 述·再接再励 努力建设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I)……(1~3)军用教练机的现状及发展……………………………(1~6)军用无人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1~9)加强型号综合标准化 提高军用 飞机系统的研制水平………………………………(1—11)再接再励 努力建设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fⅡ)……(2~3)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途径与对策…………………(2~5)Y7 2 Of)A型飞机适航试飞综述与分析………………(2~9)飞行训练体制及其发展………………………………(2 1 2)建设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促进航空科技进步……(3~3)防务采办改革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