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平 《国际航空》2001,(12):12-14
“9·11”事件及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对全球经济和航空运输业的冲击相当于推倒了一副多米诺骨牌:美国经济衰退引发了世界经济滑坡,全球经济的滑坡引发了全球航空运输业的大震荡,全球航空运输业的震荡引发了飞机制造业的萧条,……而世界民航业希望藉中国市场摆脱不景气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任治潞 《大飞机》2023,(2):39-43
<正>作为航空制造业和民航运输业的下游产业,航空维修业(MRO)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被视为航空产业链中的一片蓝海。近日,美国《航空周刊》发布全球各地区航空维修市场(MRO)前景预测报告,报告显示,随着航空业的逐步复苏,2023年全球MRO市场将从2022年的834亿美元增长到876亿美元,同比增长5%。当然,全球不同地区的增长并不是同步的。根据《航空周刊》预测,由于北美和欧洲的机队数量仍占全球机队数量较大比重,因此这两个区域也将继续主导MRO市场需求的态势。同时,《航空周刊》在预测中也表示,尽管从长远来看,全球MRO产业发展态势向好,但行业也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成本上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未来机床     
<正>全球制造业,尤其是航空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对机床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和模块化已  相似文献   

4.
全球航空制造业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即使是世界航空制造业两大霸主之一的波音也不例外。从订单、交付量、财务等方面分析了波音2009年民用飞机的市场表现,并总结分析危机对波音民用飞机市场的影响及其应对危机的策略,对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全球航空业处于恢复中,航空业整体利润小幅增长。但是占有中国市场75%以上份额的中国三大航年报却出现大幅利润下滑,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三大航利润下降的原因,针对性提出业绩改善建议。一、全球航空业全面恢复中,航空企业盈利小幅增长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13年统计和2014年预测,全球航空业处于复苏当中。据表1所示,2013年全球商业航空盈利能力较大幅度提升,其中息税前利润率达到3%,比2012年增长1.2个百分点,净利润总额达到129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一倍以上。预计2014年盈利能力和盈利规模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6.
汪航  田峰 《民航管理》2023,(3):82-86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呈现多元化新格局,我国也在重新思考自身供应链布局策略。作为国家战略型产业,航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在促使我国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我国全球化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全球航空制造业供应链发展变化趋势出发,分析全球乱局下我国航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现状及发展态势,并提出我国在航空制造业供应链转型升级中应实施的三类策略。  相似文献   

7.
静宇 《大飞机》2021,(2):34-39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打乱了世界的脚步,也让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全球航空制造业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在中国,由于疫情防控得力,不仅国内民航运输业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复苏,商用飞机制造业同样也从中受益.2020年,得益于国内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ARJ21飞机年交付量和生产架数创下新高.C919飞机在完成了一系列试...  相似文献   

8.
程江涛 《大飞机》2024,(2):12-16
<正>2023年是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受益于全球多数国家陆续放开入境限制,全球航空运输业全力迈向复苏,整体恢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商用飞机市场订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波音和空客飞机交付总量和订单总量均双双上涨,全年新增净订单创近十年新高。商用飞机重点产品研制取得新进展,C919商业运营正式“起步”,全面转向产业化发展;A321neo完成100%可持续航空燃料试飞,航空业脱碳又进一步;ARJ21衍生机型相继取证与交付,系列化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全球航空售后服务市场开始恢复,但就行业观察来看,其恢复程度并没有达到去年预测的水平,满负荷运转的修理厂看似“忙碌”,实则不能真正满足航空售后服务市场的需求。许多MRO依旧面临着市场需求激增与自身产能不足、维修人员短缺、供应链不完善的矛盾。很多关键因素正在影响全球航空售后服务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航空运输业造成巨大冲击,航空出行大幅减少的压力持续传导至航空公司、主制造商、产业链及机场、服务公司等。其中,航空制造业作为全球性产业,受疫情的影响更为直接、深远,且无法预测这种影响的具体深度和广度,以及持续的时间。在疫情严重冲击的大环境下,2020年全球大型商用飞机交付数量和订单数量双双大幅下滑,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1.
王双武 《大飞机》2023,(6):53-56
<正>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3月,全球航空旅客运输总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8%。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已达到2019年同期的99%,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也已恢复到82%。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航空公司机票价格普遍上涨。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今年2月,全球排名前600条航线的平均票价正以27.4%的速度上涨。  相似文献   

12.
李璇 《大飞机》2021,(6):22-2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全球航空货运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在短期内一度造成航空货运量的极度萎缩.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航空货运量呈现明显的V形反转态势.截至目前,全球货运量已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在此期间,全货机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3.
一、建议的背景 在“十二五”至“十三五”的未来十年问,由航空制造业、航空制造业服务业、航空运输业、航空服务业、航空关联与衍生行业构成的民用航空产业将日趋完善,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的侵袭,让北美和欧洲那些需要高额投资的航空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饱受煎熬,罗罗公司从2007年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展了“六化”建设,为应对这场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艳伟 《大飞机》2023,(1):26-30
<正>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三年有余,对全球经济都造成极大冲击。航空运输业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2022年,中国航空运输业亏损达2160亿元。不过,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2023年,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都将政策重心调整至刺激消费、恢复经济上来。在此背景下,我国航空运输业将走出怎样的复苏态势?由于欧美对防疫政策的放开比中国早,因此对欧美民航运输市场走势的分析,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恢复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涛 《国际航空》2010,(1):67-69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民机制造业的一种潮流。这种模式为世界民机巨头本身及其供应商都带来了什么?整个航空制造业由此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民机制造业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这篇文章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是中国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整个制造业正向操作高精度、低成本、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大尺寸测量系统已经逐步应用到航空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当前,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是中国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整个制造业正向操作高精度、低成本、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大尺寸测量系统已经逐步应用到航空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徕卡作为先进测量设备的供应商,不断为制造业输出轻  相似文献   

18.
任治潞 《大飞机》2021,(2):18-23
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航空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航空发动机产业作为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尽管如今航空业已经逐步从疫情发生之初的手足无措中走了出来,全球航空运输市场也在逐步恢复,但没有人会否认,这场疫情将对未来全球航空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航空发动机产业来说,在经历了2020年的冲击之后,如何规划好企业未来的技术发展之路、市场开拓之路,才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海骜 《大飞机》2023,(9):42-4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转型,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发展时期,我国正在经历第二次经济结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制造强国、数字经济等都将发挥关键的作用。航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以新加坡航空的发展为例,抛砖引玉,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镇中先生曾经是美国最大的民机制造企业之一——麦道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主管国际业务,包括直接负责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及合作业务。1993年张先生离开麦道公司以后,继续在航空制造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现已退休,但他仍有很深的航空情结.对全球和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前不久,笔者就国内外支线航空发展的有关问题与他进行了一次畅谈.颇有启发,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