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连续石墨纤维和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纤维的弹性模量和体积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随着增强纤维弹性模量和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镁基复合材料比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线膨胀系 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电热损伤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问题,使用电热损伤测试系统测试了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通电后的表面温度分布并使用ABAQUS软件对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直接通电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实验值与模拟结果吻合性较好,在4A、6A、8A电流作用下,CFRP表面温度随时间基本呈线性增加,在160 s左右达到稳定状态,稳定温度分别为162℃、17 7℃和195℃并且不随通电时间而变化。说明该测试系统和计算模型可以正确处理CFRP通电后温度场问题,为复合材料电热损伤合理选取通电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的吸湿、空间放气、吸湿变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氰酸酯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能优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且其各项空间环境性能均与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相当。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碳纤维织物上生长碳纳米管的改性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性能的影响,对比了有无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和弯曲性能,并采用碳纤维表面结合碳纳米管膜的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对碳/环氧复合材料层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长的碳纳米管长度过长(10μm)、末端无序排列为笼状,树脂无法进入碳纳米管内部,碳纳米管无法发挥增强作用,同时由于碳纳米管过长,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增多,使得四种生长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性能均有下降;而碳纳米管膜与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结合较好,使得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12%。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磨削参数、纤维方向、不同加工方式以及其他因素对磨削力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总结了不同加工方式下的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磨削机理;展望了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磨削加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复合材料反射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碳纤维自问世以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用做结构材料则是近20年的事。随着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的研究,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已被揭示,诸如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低膨胀系数、阻燃、稳定性强等特点,使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宇航等高技术领域和某些工业部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的高表面活性使其易于团聚,这为其分散和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带来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多元复合型高性能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分散工艺、纳米杂化树脂基体与纤维复合以及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挖补修理的缺陷、损伤和修理容限,挖补修理设计,修理材料选择原则,修理过程以及修理后的检测。从理论上分析了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修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黏胶丝基碳布进行了二维层板C/C复合材料研究。和PAN基碳布进行对比,分别从碳纤维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碳布物理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炭化过程残余热应力模拟、C/C复合材料力学和热物理性能表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2 200℃处理的黏胶丝基碳纤维是非石墨化结构;纤维横断面呈腰子形,碳布纬向纱弯曲。黏胶丝基碳纤维的密度仅1.39 g/cm~3;拉伸模量很低,约50 GPa。炭化过程研究表明,黏胶丝基碳纤维轴向具有持续的正的线膨胀行为,在炭化初期与酚醛树脂的膨胀行为相一致;黏胶丝基碳布增强树脂基材料在800℃的面内自由热应变是PAN基材料的1/8;模拟的炭化过程热应力是PAN基材料的1/60。黏胶丝基C/C层板材料的层剪强度高于PAN基C/C复合材料,达到16.2 MPa;其拉伸强度为46.6 MPa,弯曲强度高达95.5 MPa,拉伸模量与弯曲模量基本一致,约10 GPa。黏胶丝基C/C复合材料在800℃的热导率是6.48 W/(m·K),与PAN基C/C复合材料非常接近;在800℃的线膨胀系数是2.18×10~(-6)/ K,远高于PAN基C/C复合材料的-0.387×10~(-6)/K。总之,黏胶丝基碳纤维由于其表粗糙度大、碳布纬向纱弯曲、极低的拉伸模量、正的轴向线膨胀系数,因而C/C复合材料层剪强度高,成型工艺中热应力低,较PAN基碳纤维更适合于研制不分层的二维C/C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和碳/碳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高温、抗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硬度高、脆性大、层间剪切强度低等特点,使其在加工中容易出现毛刺、分层、撕裂等加工缺陷,并且刀具磨损快、耐用度低.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和碳/碳复合材料的加工问题,从铣削和钻削两个方面讨论了加工参数、加工刀具、切削力预测以及超声振动钻孔和螺旋铣孔等方面的技术,总结了目前提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质量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发一种可承受大载荷的飞机复合材料部件与研发相同的金属材料部件所面对的挑战完全不同,因为制造大的复合材料部件往往需要特殊的、昂贵的设备以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强,比强度、比模量高,抗疲劳断裂性能好,结构功能一体化等一系列优越性能。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的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及其生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修理委员会(CACRC)自199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复合材料修理培训课程的开发。该机构认为,高素质的维修人员是高级别的复合材料修理与粘结结构的保障。复合材料维修执照应与焊接执照类似,不应作为机械师的附加执照。因为复合材料的修理过程中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造成最终的失败。CACRC于1993年开发了一套复合材料的修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复合材料创新计划的两大成果: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成形以及■字形胶接接头。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认识到:尽管先进复合材料比传统金属材料可显  相似文献   

15.
切割加工是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常用切割方法,对高压水切割、机械切割等切割方法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从切口质量、切割效率、切割成本等方面对常用切割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切割方法对材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介绍了福禄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发明的高压水磨粒流喷水(水刀)的应用情况,用这种喷水切割复合材料的优越性,以及它与仿形铣的对比。在20世纪80年代初,福禄国际公司发明了在高压喷水流中加入微小的石榴石磨料的切割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强力可靠的增压泵以及计算机控制喷头,以42兆帕、铅笔芯粗细的石榴石磨粒流可切割达300毫米厚的钛合金材料。如今,人们用这种方法进行复合材料的精密切割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汶 《国际航空》2010,(3):62-63
本文介绍了福禄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发明的高压水磨粒流喷水(水刀)的应用情况,用这种喷水切割复合材料的优越性以及它与仿形铣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双真空袋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空袋成型工艺是一项低成本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双真空袋(DB)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DB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孔隙含量和较高的力学性能,因此能够提高真空袋成型复合材料制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复合材料特种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材料机械加工是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分为常规和特种两类方法。常规方法简单、方便,但加工质量不高,易损坏加工件,刀具磨损快,而且难以加工形状复杂的工件;特种方法虽然复杂些,但加工质量高,刀具磨损小,能加工形状复杂的工件,容易监控,因此经济效益高。文中简要介绍特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和加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构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主要起着承力和转移零部件之间载荷的作用.由于航空零部件对结构要求苛刻,大多数的航空器仍选择金属件.虽然一些复合材料构件已经研制成功,但到目前为止,金属仍然是航空领域应用的最佳选择.在这种背景下,西班牙Aernnova公司、德国Hankel公司(汉高)和美国Sigmatex(西柯玛)公司已决定共同开发新的复合材料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