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毒面具的阻力,涉及到人的生理,通气阻力大,会加重人的负担.过滤吸收器和滤器的阻力大时,会加重鼓风机的负荷,使整个装置变得笨重.因此通气阻力是防护器材的最基本的指标.防护器材对空气流阻力的检验包括防护器材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阻力检验.原材料的阻力检验保证半成品的阻力性能;半成品的阻力检验又保证成品的阻力性能.无论是防护器材成品、半成品、原材料,都要逐个逐项逐件地测量.  相似文献   

2.
在高空台上测定发动机外流附中阻力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在SB101高空台上测定发动机外流附加阻力的方法。采用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发动机在SB101高空台上的发动机外流动量阻力修正系数和舱效应影响的附加阻力修正系数,并对发动机的推力进行修正,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在SB101高空台的推力测定精度,保证了发动机推力性能评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以二维轴对称高超声速进气道为研究对象,研究唇口角对进气道总压恢复性能、阻力性能和起动性能的影响,开展多目标考虑下唇口角设计。首先,采用三阶准均匀B样条对唇罩进行参数化设计,获得具有不同唇口角的进气道构型。然后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唇口角对进气道总压恢复性能、阻力性能和起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唇口角使进气道总压恢复性能最佳。分析发现唇口角过小时入口处会形成强烈唇口激波,唇口角过大时内收缩段会形成汇聚激波,二者均会造成严重总压损失。在阻力性能研究中发现通过减小唇口角,可有效减小内外唇罩阻力,但压缩侧壁面阻力因唇口激波强度增加而增大,在三者共同作用下进气道总阻力随唇口角增大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在唇口角对起动性能的影响研究中同样发现存在一个最佳唇口角使进气道起动性能最佳。唇口角过小时大尺度分离区难以被吞入,唇口角过大时分离区在内收缩段形成稳定驻留,两者均不利于进气道起动。最后,分析了不同内收缩比下进气道唇口角对总压恢复性能、阻力性能和起动性能的影响,并对多目标考虑下最优唇口角设计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使总压恢复性能、阻力性能和起动性能分别最佳的唇口角并不重合,但总体而言三者相差不...  相似文献   

4.
航天仪表原材料的防护与管理制造航天仪表用的原材料,大部分是金属材料,极易腐蚀。为保证产品质量,原材料的防护管理十分重要。以下介绍几种金属原材料的防护管理方法。(1)AF导线用“聚酯/尼龙/聚乙烯”薄膜热合成口袋,内配装除氧剂封存;或者用“铝塑布”薄膜...  相似文献   

5.
重心位置对飞机阻力及其飞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降低配平状态下飞机的阻力问题,推导了飞机升致阻力与重心位置间的关系式。以一架典型的后平尾飞机为例。计算了向后移动飞机重心的位置,放宽对飞机固有静稳定度的要求对飞机配平升致阻力和总阻力以及对部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向后移动重心位置时,其配平升致阻力下降,并在某一重心位置时达最小值。  相似文献   

6.
骆晓臣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07,28(3):273-277
为明确高超声速进气道内部阻力的特点,并为进气道减阻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以侧压式进气道为例,分别以内壁面和捕获流管为分析体,讨论进气道不同几何设计参数下的阻力特性;以数值模拟为手段,给出了总阻力的大小及各项阻力的分配比例,并分析了进气道几何参数变化对阻力的影响关系。给出了侧压式进气道附加阻力作用表面的形状,讨论了附加阻力的特点。研究发现,内壁面总阻力中,压力阻力随收缩比增加而增加,约占总阻力的60%到70%;唇口前的溢流会产生“附加推力”而不是通常情况的附加阻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J-7飞机为典型,阐述了如何将高速风洞飞机模型的极曲线实验结果修正到真实飞机的实际飞行状态。提出了应进行的修正项目、内容、步骤和具体方法。结果表明,经修正的飞机零升阻力和平衡升致阻力与资料值(经飞机性能试飞验证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通气模型内流道阻力直接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阻特性是吸气式飞行器研制中最为关注的气动特性问题之一.为研究通气模型内流道阻力特性,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超高速所的1m高超声速风洞上开展了吸气式飞行器通气模型内流道阻力直接测量技术研究.研究选取吸气式飞行器的一个内流道模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内流道模块与模型其余部分进行分离设计、采用特种应变天平直接测量模型内流道气动力的方法得到通气模型内阻,同时进行了干扰因素分析和试验数据修正方法研究,开展了Ma=4条件下的内流道阻力测量试验并给出了典型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通气模型内阻随攻角和喉道高度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飞机整个飞行过程中,起降阶段尽管时间占比很小,却是飞行事故的多发阶段。近几年国内外污染跑道起降冲出和偏离跑道的事故和事故征候不断发生。发生此类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与湿跑道和污染跑道有关。为了保证飞行运行的安全,应确定飞机在污染跑道上的飞行性能。飞机在污染跑道上起降时污染物产生的附加阻力,对飞机的起降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分析了积水污染跑道上轮胎溅水图型的形成机理,研究了附加阻力的计算评估方法。算例表明,积水跑道附加阻力与积水深度近似成线性正比关系,与飞机地面滑跑速度近似成平方正比关系。该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规律、量级合理,达到了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二元翼型实验的精确度,一般都用测压的方法测量翼型的气动特性,即测量翼型表面的压力分布以确定翼型的升力和力矩特性,测量尾迹区的总压分布确定翼型的阻力特性。本文就如何处理尾迹区的测压数据来确保阻力测量的精确度及如何测出大迎角的阻力特性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速进气道进发匹配安装性能快速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超声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特性,改善推进系统的安装性能,结合准一维进气道流场计算方法和基于部件法的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模型,发展了一种考虑进发匹配的超声速进气系统安装性能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计算不同飞行条件和不同进气道工况下,超声速进气系统的性能和安装阻力。利用文献中的数据对本文的模型进行了校核,并以两斜一正外压式进气道为例,研究了亚声速飞行时的附加阻力和进气道的调节方法。与文献中数据对比表明,进气道总压恢复和流量系数误差小于1.4%,发动机安装推力计算结果误差小于9%。超声速进气道在亚声速巡航状态下由于发动机节流带来较大的附加阻力,而进气道调节可降低高马赫数下的溢流阻力并增加进气道的稳定裕度。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摩托车前减振器复原阻力和压缩阻力的形成过程,阐述了前减振器阻尼力的一般计算方法,并可由此计算出减振器的P-S曲线(示功图)和P-V线(速度特性)。  相似文献   

13.
某型弹用涡喷发动机安装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S形进气道的总压损失以及进气道,喷管/后体外部阻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某型号导弹涡喷发动机的安装性能的计算程序,并结合实际飞行条件,对用户附加引气,功率输出,进气道,喷管安装和环境温度对该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引气和提取功率影响不大,而进气道总压损失和进、排气系统的外部阻力有重要影响,环境温度有一定影响;而且由于弹用涡喷发动机的推力比较小,必须考虑安装性能计算,以便准确判断每一种安装因素所造成的性能损失,为设计和使用方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减阻是民用运输飞机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运输机巡航阻力主要是蒙皮摩擦阻力和诱导阻力,大约占总阻力的1/2和1/3。混合层流技术和新型机翼翼梢装置为减阻提供了巨大的潜力。非设计条件下飞机性能的提高也可通过后缘优化、激波层相互作用和边界层分离的控制来实现。文章对几种减阻技术带来的成果进行了讨论,并试图对几种减阻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气动减速系统是保证飞机正常飞行的关键,如何高效、可靠地实现阻力伞锁机构的打开是影响气动减速系统的关键。本文以气动减速系统阻力伞锁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阻力伞锁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建立了刚柔耦合仿真模型并开展动力学仿真。针对其复杂的工作特点,提出了阻力伞锁机构卡滞与精度失效两种关键失效模式。针对关键失效模式分别建立了可靠性分析模型,采用AK-MCS法计算阻力伞锁机构可靠性。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了阻力伞锁机构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可靠性水平,可以为今后阻力伞锁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根据性能需求,需要不断调整发动机活门流量系数,因此发动机短舱唇口的压力分布形态会发生很大变化,前方外流作用于进气道内流管上的合力也将改变,从而引起溢流阻力变化。本文基于某型号飞机,结合 CFD 动力模拟和推阻分解方法,获得不同流量系数下的溢流阻力,并分析流量系数、马赫数、高度、迎角对溢流阻力的影响。溢流阻力预测方法和影响研究可为飞机/涡扇发动机一体化设计、大涵道比短舱设计和气动力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亚声速飞机的阻力,提升运行的经济性,选择某一典型亚声速飞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提出了针对不同阻力源的减阻措施。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机身后体加装涡流发生器能够减小摩擦阻力;加装侧鳍能够显著减小压差阻力,改善大迎角性能;使用拐折式翼梢小翼能够进一步减小诱导阻力。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底盘测功机是一种在台架上模拟摩托车道路行驶工况,从而在室内完成各种性能测试的大型试验设备。本文分析了摩托车在道路上与在室内台架上行驶时所受的不同阻力情况,由此导出在底盘测功机上所应施加阻力的公式。并对底盘测功机模拟阻力的三种设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底盘测功机模拟摩托车道路行驶工况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脉冲爆震发动机气动阀阻力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风机出口速度模拟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不同飞行状态,采用力传感器研究不同进气动压(飞行速度)下,气动阀关闭和开启时PDE的阻力。试验表明:PDE阻力随进气动压增加线性增加,与飞行速度成平方关系。气动阀关闭时阻力最大,对不同结构型式的气动阀,在其开启时阻力不同。PDE爆震室装扰流器时阻力增加,不同气动阀在装同种扰流器时,其对PDE的阻力影响程度不同,安装整流栅有利于降低阻力。试验结果在保证PDE正常工作和产生一定推力的条件下,对研究减小PDE阻力和提高有效推力及预估高速飞行时的阻力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高文  张丽  郭涛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785-1791
基于涡流发生的凹坑强化换热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强化换热和冷却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传热强度大,流动阻力小,综合传热性能高.通过近十年来凹坑强化换热研究工作的回顾,介绍凹坑壁面的换热阻力特性和涡流结构,并讨论凹坑形状、深度和雷诺数等参数的影响.通过介绍凹坑在旋转通道、圆管和冲击耙面等不同情况下的换热阻力特性,以及与肋等的综合传热性能对比,旨在说明凹坑是一种很具潜力的新型强化换热结构,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