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曲面红外测温方向性误差分析与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验证与理论分析,探讨了曲面特征的红外辐射测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曲面红外辐射测温在本质上与平面辐射测温相同,满足同一数学表达式;出现曲面红外测温失真的根本原因是被测表面等效面出现了不满足表面漫射条件假设的状况,这主要是由被测表面法向与测量方向夹角过大导致的;通过测量当地表面发射率可以校正因等效面不满足漫射条件假设造成的红外测温结果失真.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验证与理论分析,探讨了曲面特征的红外辐射测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曲面红外辐射测温在本质上与平面辐射测温相同,满足同一数学表达式;出现曲面红外测温失真的根本原因是被测表面等效面出现了不满足表面漫射条件假设的状况,这主要是由被测表面法向与测量方向夹角过大导致的;通过测量当地表面发射率可以校正因等效面不满足漫射条件假设造成的红外测温结果失真。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的很多场合中需要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比如在钢铁制造行业中钢板表面温度的测量,在节能监测中窑炉外表面温度的测量,在航空航天科研中飞行器表面温度测量等。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可以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它不仅与测温传感器和测量方法有关,还受被测表面性能和环境状况的影响,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4.
被测物体的发射率对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的准确性影响突出.物质表面的发射率不仅取决于物质的内在性质,同时还取决于物质表面的各种物理状态,这些因素使得发射率的测量很复杂.从红外热像接收的有效辐射着手,获得两种计算发射率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分析煤油燃气辐射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煤油燃气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测量煤油燃气温度的辐射测量方法[4],并且建立了辐射测温系统,通过对煤油燃气温度的实际测量,验证了辐射测温法测量燃气温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贺宗琴 《航空计测技术》1995,15(5):35-37,41
国外为了提高计算机硅片的集成度和产品的合格率,开展了硅片快速热处理的研究,在这项新技术中温度测量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地快速热化学蒸汽沉积过程中,硅片表面发射率变化影响了测温的准确性。本文介绍了在用辐射法测温时,同时测辐射量和反射率2个参数,然后由反射率计算发射率,通过计算机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补偿的新技术,并介绍了原理,实验设备和初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热端表面温度场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航空发动机热端温度场的测量和监视对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采用的各种温度测量方式,如热电偶、光电高温计、红外热像仪和示温漆,并详细介绍了多波长温度测量和谱色温度测量两种新型的温度测量方法。两种方法大大降低了温度测量对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率的依赖性,适用于1000~3000℃温度范围内高温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仪表和设备的安装部位或飞机的某结构部位在飞行中的最大环境温度,就必须提供各种测试手段,而测温合金片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测温合金片国内无货源,为此,对其进行了研制。一、测温合金的选择利用合金在某一环境下是否熔化来反映环境温度的合金称测温合金。因此,对测温合金的熔点应该有一定的要求:恒温或温度区间窄小,这样所测环境温度误差就较小。另外尚须考虑:合金组元应尽可能少,熔炼时合金中各元素不易烧损、不易产生偏析、各组元容易熔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RotamapⅡ红外测试系统前需要已知被测涡轮叶片的表面发射率。阐述了1种使用电涡流加热涡轮叶片,从而获得较大温度范围内的涡轮叶片表面发射率的方法。试验测试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的新、旧2种高压涡轮叶片的表面发射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叶片的发射率数值会发生变化,新叶片的表面发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当叶片表面发生严重氧化后发射率变化较小,在±0.02之间。采用RotamapⅡ系统测试某型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温场时,发射率数值可以取0.893,其测温误差小于被测物体温度的1%。同时结合试验得出的发射率造成的测温误差曲线可以对红外测温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0.
温度是描述一个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要定量地确定物体的温度,首先要确定衡量温度的标尺,即温标。温度测量的实质是确定被测温度在温标上对应的数值,因此简单来讲,温度计量技术的研究就是确定合理的温标,以及被测温度在温标上的映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压力下航空煤油RP-3焓值的测量及换热研究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提出了一种超临界压力下中国3号喷气燃料RP-3焓值的测量方法,同时对不同超临界压力下RP-3在323~843 K内的焓值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当燃油温度低于其临界温度时,不同超临界压力下燃油的焓值几乎是一样的,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后,不同压力下RP-3焓值之间的差异随着压力的升高而缩小.另外,根据焓值曲线计算出的燃油温度及吸热量与先前已做的其他流动与换热实验中的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焓值是准确可靠的,满足未来航空发动机内空油换热器的设计要求.最后,研究了热流密度对超临界煤油换热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燃油对比温度小于1.179(760 K)时,Nu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A new water-cooling Gardon-type heat power measuring apparatus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need of heat power source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 The steady state measurement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apparatus is built up in theory and the system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heat power to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device, with which the value of the measured source power can be calculated easil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order to obtain an optimal heat power measuring system, the coefficient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the heat power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analyses, a set of experimental device is constructed and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n. Compared with the input heat power sample data, the error of the experimental measuring results is less than ±2%, and the experimental measuring valu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alculated theoretical ones. The heat power measuring apparatus can be applied in heat flux or heat power measurement in other fields due to it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accuracy.  相似文献   

13.
地基红外测量系统由于受大气衰减和天空背景的影响,对空间目标的探测能力有限。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采用空基红外测量系统实现空间目标红外特性测量的设想,通过从决定红外测量系统探测能力的信噪比和调制对比度2个方面出发,推导出了红外测量系统作用距离公式。并利用大气传输软件计算了长波红外在不同高度下的大气透过率、天空背景,理论分析给出了不同高度的空基红外测量系统对不同辐射面积空间目标的探测距离。仿真结果表明,当空基平台高度大于10km时,长波红外不仅可以观测到光照区内的低轨空间目标,而且还可以观测到阴影区内辐射面积不小于40m~2的低轨空间目标。  相似文献   

14.
舰船机舱内测温系统准确性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舰船机舱内测温系统的工作情况,对两型舰船的热电阻测温系统和热电偶测温系统进行了试验。分别在机舱环境内和实验室环境内对相同的测温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热电阻测温系统受机舱环境影响较小,能够准确地监测温度;热电偶测温系统受机舱环境影响较大,测量结果在高温段产生了失真,本文分析了热电偶测温系统产生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燃烧与流场在线测量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颗粒与两相流测量研究所近年来在燃烧和流场在线测量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改进基于光纤光谱仪的火焰辐射温度测量技术,提高火焰温度的测量精度与范围并反演出火焰辐射率及液体燃料组分;辐射与吸收光谱相结合测量脉冲燃烧火焰温度和水蒸气浓度;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喷雾液滴温度;强烟尘水滴干扰条件下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测量排放污染气体(SO2和 NOx )浓度;基于饱和蒸汽原理的光谱法研制汞连续排放监测标准系统;光谱法与图像法结合测量高温物体温度场;基于单帧单曝光图像法测量多相流速度场与粒度分布;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法(TDLAS)同步测量液态纯水水膜蒸发过程中液态参数(水膜厚度及温度)与气态参数(水膜上方水蒸气的温度)等。  相似文献   

16.
对在JF-10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开展烧蚀材料模型表面温度对光电特性影响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探索。风洞实验状态的驻室总压约为20MPa,驻室总温约为6000K,自由流速度约为4km/s。实验以锑化铟多单元红外成像系统与电离列阵测试装置为测量手段,用以烧蚀材料为头部的球头钝锥体模型,实验测量激波层中红外辐射的横向剖面分布和壁面附近电离密度的剖面分布,并在烧蚀材料加热和不加热两种情况下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烧蚀材料的加热加强了模型头部激波层中的红外辐射,同时也增大了模型表面的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测量强激波波后N_2~+第一负系(0,0)带和(1,2)带的辐射,对强激波后振动温度历程的进行了测量;利用Langmuir探针技术,在低密度激波管中对强激波后电子数密度历程进行了测量;在弹道靶中进行了激波脱体距离的测量研究.测量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_2~+B~2∑_u~+态的激发比振动能的激发更快:实验测得的振动温度有明显的周期性振荡;在激波速度7.65km/s~7.85km/s、p_1=1.33Pa、实验段内径0.8m下,实验有效时间只有约6.5μs,实验中的电子数密度不能达到峰值,在约10倍波前自由程的实验有效区域内,电子数密度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吻合很好.激波脱体距离的测量误差约为5%,是目前国内精度最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