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青 《中国航天》2005,(2):14-14
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于2005年1月6-4日在北京召开了绕月探测工程第二次工作会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工程两总及来自五大工程系统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绕月  相似文献   

2.
孙青 《中国航天》2006,(4):15-15
2006年3月24日上午,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绕月探测工程第三次工作会暨决战动员会。2006年,绕月探测工程全面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年内卫星、运载火箭系统要完成正样飞行产品的生产研制,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系统完成系统的集成、联试,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本年度是工程的决战年,  相似文献   

3.
羽潇  庞丹 《中国航天》2007,(1):43-43
新年前夕,国防科工委主任,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张云川一行先后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检查指导绕月探测工程卫星及运载火箭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4.
紫晓 《航天》2010,(3):16-19
2010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绕月探测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众所周知,我国“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绕月探测工程是这三步走的第一步,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则是绕月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10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继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之后,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行者,又踏上了奔月的征程。在嫦娥二号任务中,中国航  相似文献   

6.
月球探测工程飞行控制术语标准化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薇  孙军  张强 《中国航天》2007,(3):9-10
2004年1月,嫦娥工程正式立项,我国开始了以月球探测为起点的深空探测。深空探测与以往的地球轨道任务相比,具有测控距离远且测控条件约束多、飞控过程复杂且周期长、轨道控制难度大且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带来飞行控制工作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5,(10):7-8
8月15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了2005年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启动仪式。该活动将以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启动为主要内容,突出营造文化氛围和全民参与性,扩大和深化月球探测工程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力,引导人们从文化的角度更好地认知“嫦娥计划”。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启动仪式上发言,对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伍愿 《中国航天》2007,(11):8-11
在绕月探测工程的五大系统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嫦娥1号绕月探测卫星。因为它是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它将走近月球直接获取大量有价值信息,其能  相似文献   

9.
飞鸿 《中国航天》2007,(12):6-8
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又一重大项目,嫦娥1号卫星是这项大工程的第一步。与以往我国发射卫星不同的是,嫦娥1号卫星绕月飞行使得  相似文献   

10.
8月9日,记者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举办的首届CAST空间技术论坛上了解到,备受关注的月球探测工程进展顺利,研制中的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有望于2007年发射升空。同时,我国科学家在月球探测未来发展预先研究和论证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众多成果。  相似文献   

11.
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自2007年10月24日发射至今,已完成一年的在轨运行和探测任务,共获取了1.37TB科学探测数据,顺利完成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和地月空间环境探测等4项科学任务。科研人员利用星载CCD立体相机获取的探测数据,制作完成了我国首幅全月球影像图(封底)。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5):547-547
由科技部支持的国家863计划"绕月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应用与研究"重点项目9月28日通过验收。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一号"任务至此才算圆满完成,该卫星获取的数据足够让科学家研究10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0,(3):7-7
<正>系统工程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航天系统工程运行》首发式于2010年3月2日在北京举行。本书作者栾恩杰院士曾任航空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  相似文献   

14.
《空间电子技术》2012,(1):67-67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2月29日发表的《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开展载人登月前期方案论证。我国将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思路,继续推进月球探测工程建设,发射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器,完成月球探测第二步任务。启动实施以月面采样返回为目标的月球探测第三步任务。白皮书还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增强现役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发射适应性,发展新一代  相似文献   

15.
索阿娣 《中国航天》2010,(10):11-12
<正>问:请简单介绍一下探月工程和嫦娥二号卫星的有关情况。答:中国的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4,(5):6-7
3月25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嫦娥工程第一次工作会暨大总体拂调会。据悉,绕月卫星及其运载火箭将于2006年10月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力争2006年12月发射升空。目前该工程五大系统的研制工作已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0日.历时5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在中心演示厅举办了“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发布暨颁奖仪式”。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作品被确定为月球探测工程标识.该标识在网络票选中以最高票数获得了网络人气奖。此外.由浙江设计师苏志怀和福建设计师林秀杭设计的作品获得了本次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奖。  相似文献   

18.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0,19(1):106-109
据2010年1月13日《航天报》报道,1月11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荣膺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资金为500万人民币,绕月探测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此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9.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61-61
2008年7月5日,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称,目前我国已经获取制作月球表面图像的所有数据,嫦娥-1的任务之一月球表面图正在制作当中,即将完成。  相似文献   

20.
又见嫦娥     
牧南 《航天》2010,(11):F0002-F0002,1
嫦娥是离地升天、渴求永生的神话人物,其形象之美妙、寓意之深远,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以之命名,赋予嫦娥形象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