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到岁末年初,各国都热衷于评选各种年度要闻,这是俄罗斯人评选出的2009年十大航天要闻,并发布在"航天百科全书"网站上。  相似文献   

2.
<正>新闻:6月17日,第53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盛大开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分别向国际客户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实力,部分内容为首次在国际航展中展出。解读: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创办于1909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负盛名的国际航空航天展会之一。  相似文献   

3.
幻棠 《太空探索》2023,(3):72-73
<正>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是世界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也是苏联的第二位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有着十分傲人的履历。她出生于1948年,家境优越,父亲是苏联一位战功赫赫的空军元帅,而母亲则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父亲的飞行员生涯让她印象深刻,点燃了本就刻在她基因里的飞行梦想。母亲的悉心教导促使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迟惑 《太空探索》2014,(1):30-32
<正>最近中国航天的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宇航题材电影上。以往,这类电影只在小部分爱好者中传播。但《地心引力》的引进,让普通中国观众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的神舟和天宫在国外已经这么有影响力。本片一出,引起了各路影评人和航天人士的大量评论,一时间引发了"大家来找茬"的热潮。应该说,片中的技术硬伤不少,例如碎片轨道问题、航天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宇局(NASA)的使命有三项:一是认识和保护地球行星;二是探索宇宙,寻找生命;三是激励和鼓舞下一代航天人.在2001年年底,乔治@布什总统任命我为航宇局局长.不久,我就要求航宇局领导成员帮助我审核和确认NASA的核心力量和航天活动,并且要求每个成员竭力思考如何支持我们的使命任务.这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即工作的方向.如果一个项目或一项航天活动不能支持上述三大目标之一,即使我们可以把它干得相当漂亮,但我们要问为什么要干它?如果我们集中力量所从事的航天活动是符合NASA使命的,那我们就必须有把握用尽可能的最好方式管理和驾驭它们.例如,大学或者私营公司是否有可供选择的方案.如果有,那我们应该倾全力支持他们,而不是去重复干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6.
见证新成长     
正伴随着惊天动地的轰鸣声,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从全新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新的火箭从新的发射场首次发射,在中国航天历史上共有四次。四次发射,每一次都标志着中国航天又向前迈进一步;四大发射场,每一个都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新成长。航天发射场的选址有很多讲究,主要是根据航天器的轨道要求、地面测控配置、安全保障、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例如,为提高发射地球同步轨  相似文献   

7.
<正>从"飞天"到"奔月",中国航天带给世界太多的惊喜。在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惊喜背后,熔炼了中国航天无数名科技人员的智慧结晶。在"嫦娥三号"任务背后,有数以万计的"螺丝钉"一直伴随着她闪耀的登月之旅,为她提供着坚强的保障。神话中,嫦娥是吃了仙丹才飞到了月球,现实中,这枚"仙丹"就是由几代航天人铸就的航天高科技。作为重要的技术配套和保障单位,中国航天科工所属17家单位的30余项技术产品及软件测评服务,为嫦娥三号"落下去、分得开、看得见、走起来"的各阶段目标提供全程保障支撑,助力我国开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我很喜欢您们的刊物,望刊物一年比一年办得好。我总感到我们的航天刊物不及国外的航天刊物,应该赶上去。现在排版上能否改革一下,例如航天简讯按日期条目登在前页。此外,望杂志今后多选一些载人航天与空间站方面的国外最新报道。刊物去年登的上海一位读者的要求也是我要想说的。上海微型轴承厂许大舟  相似文献   

9.
据休斯敦9月25日消息报道,美国航天司令部一官员9月24日称,那些认为军事应该脱离空间的美国人,必须意识到国家的安全已经与美国进入空间时代联系在一起。科罗拉多州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美国航天司令部副总司令,海军中将威廉·E·拉姆齐说,与美国不同,苏联一直把航天工作集中在军事目的方面。他说,我们已经进入空间利用并将  相似文献   

10.
2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新的商业航天政策,它是美国政府机构今后处理有关商业性航天事务的指南。它要求政府机构鼓励商业航天企事业单位发展,只要它们的活动与国家活动和外交政策的利益一致,与国际和国内的法律义务一致,与政府的政策要求一致。政策包括了美国禁止导弹扩散的规定。美国新的商业航天政策有8点内容: 一、政府机构应最大限度地将可利用的航天产品和服务投入商业性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声     
李主编:您好! 今天收到第5期《航天》,非常激动,尤其读了您的《航天》15周年致辞,更感《航天》贴近了“发烧友”们的心房。 正如您所说,《航天》这位翩翩少年还有一些不足,但我觉得,她毕竟是一个唯一:国内唯一全面介绍宇航及航天的科普杂志。《航天》面临的困难,我想正如人们对航天的  相似文献   

12.
迄今,在世界航天员的名录中,已有330多人的名字载入了载人航天史册。其中,俄罗斯(包括原苏联)、美国和日本都有了自己国家的女航天员,并已参加过飞行。目前,法国也有了自己的女航天员,她的名字是克劳迪·安德蕾德莎叶(ClaudiAndre-Deshays),准备在1996年进行第一次飞行,并想在实验上夺取第一名。安德雷德莎叶是一名医学博士。她是在1985年被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从1000名候选人中选拔出来的女航天员,虽然尚未进行正式飞行,然而她却早已进行过航天员的全部程序训练,并且每年她都成功地通过年度…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航天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航天文化收藏的兴起。航天文化收藏品见证了一段段航天历史故事,产生了独有的文化价值,逐渐成为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的新宠。典型的航天文化收藏品有各类火箭、卫星、飞船、探测器、着陆器、返回舱等系统级和单机产品正样、备份、模型;与航天有关的奖章、徽章、书签、证书以及航天名人各类书信、手稿、题词、签名、用品;还有与航天相关的艺术作品、邮票、明信片、纪念封、纪念钞币等。将  相似文献   

14.
<正>航天发射是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第一道关口,关乎国家太空安全,关乎世界大国形象,关乎太空体系建设基础和长远发展,同时也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性能力之一。近年来,以可重复使用火箭等为代表的航天发射运输装备与技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变革式、跨越式的发展态势。本文对世界航天发射运输装备与技术发展态势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给出我国后续发展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滚滚而来的商业化潮流,如何走出符合我国航天自身特点的商业化发展道路,是每一个航天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与解读美国在航天商业化发展道路中采取的各项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从中得出部分有益于我国商业航天市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89年是80年代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国际航天活动的总特点是:载人航天进展不大,行星探测较受重视,军用卫星发射阴显增多,空间工业和应用卫星在扎扎实实发展。 1989年全世界除中国外共进行101次航天发射,共发射了136颗卫星。其中苏联发射74次96颗卫星;美国发射18次25颗卫星,欧空局发射7次;日本发射2次,它的卫星有5颗。欧空局发射的卫星有3颗;英国发射的卫星有2颗;瑞典发射的卫星有1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的卫星有2颗。  相似文献   

17.
夏丹 《太空探索》2014,(7):50-53
<正>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各方面的建设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在中国在科技和工业领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对了解我国几十年来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原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庄祥昌,听他讲讲当年的故事。载人航天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我国什么时候开始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8.
航天应用FPGA配置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航天应用系统必须保证每一单元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以其I/O管脚丰富、设计灵活等优势, 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 其设计与工艺不断完善, 以适应太空中电子辐射等复杂的工作环境. 由于基于SRAM的FPGA芯片断电后程序丢失, 因此每次上电后都需要先从PROM等外部存储器中加载程序才能正常工作. 然而, 并不是每一个芯片的每一次加载配置都能成功完成, FPGA的上电配置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卫星任务的成败. 研究发现, 诸如环境温度、信号完整性、供电电压、配置时钟速率等因素会影响FPGA的配置过程, 致使出现偶尔的配置失败, 这在航天应用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针对实际应用的Xilinx公司FPGA芯片, 为提高上电配置可靠性, 提出了一系列设计保障措施, 在FPGA航天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空间活动的核心是推进系统,单位质量推进剂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获得的能量及其能够持续的时间,直接决定能够开展的空间活动的范围与规模。目前采用的推进方式包括化学推进和基于太阳能的电推进均有其自身的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航天活动的需要。相对化学推进及电推进,核热火箭兼具比冲高、推力大的优势,可满足更大规模的深空探索需求,是未来航天运输系统及航天动力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崇高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航天的文化。回首中国航天走过的不平凡的60年历程,我们时刻感受到有一种东西在熠熠闪光。它无形,却无处不在;它无影,却无坚不摧。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浸透在航天人血液中的力量之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