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使用大型整流罩。由于大型整流罩的刚度较差、弹性变形较大,它的连接、解锁、分离都有一定的难度。长征二号E火箭的整流罩,采用“平移-翻转”分离方法。该方法与常规的蚌壳式分离方法不同,利用爆炸螺栓和导爆索为整流罩解锁,半罩平移15mm后,在弹簧力矩作用下绕铰链轴翻转,解决了半罩平移运动的碰撞与弹性变形问题。该分离方法经过飞行检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上部通过接口支架和卫星相连(图1)。接口支架的作用是支承卫星(包括近地点发动机),实现火箭与卫星的过渡。接口支架的下端通过包带连接系统与火箭相接,在火箭完成推力任务后,通过控制系统将包带解锁,实现卫星与火箭的分离。 接口支架在结构重量上每节约1kg就等于增加1kg有效载荷,所以国内外所有运载工具所采用的接口支架都寻求先进的材料和工艺,以求降低结构重量。  相似文献   

3.
1990年7月16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首次发射试验成功,将一颗澳星-B的模拟星和巴基斯坦搭载星BADR—A送入轨道。它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大大增强了我国低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使长征系列火箭可以发射世界上大部分商业卫星。这种火箭1992年又为澳大利亚发射了两颗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澳星-B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的新的一员,它以可靠性很高的长征二号C为基础,加大芯级,并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运载能力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 1/4。长征二号E面向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主要将用于发射第二代商用通信卫星。这项研制计划将为我国大型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基础。本文介绍了该火箭的结构、工艺、运载能力及发射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可靠性、安全性方面进一步提高。全箭多项技术状态变化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对地面判据级间未分离(M7)和整流罩未分离(M8)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安全性。长征二号F火箭技术状态更改,严格按照"论证充分、各方认可、试验验证、审批完备、落实到位"五项原则开展技术状态控制工作。一、火箭研制情况发射天宫二号的长征二号F T2火箭2012年完  相似文献   

6.
长征二号E发射成功后,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副总经理陈寿椿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这次试射及有关对外发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你对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发射有何评论? 答: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一种运载火箭。它能把8.8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如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原理性地介绍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运载火箭捆绑结构的传力特性,并简要地介绍了上下支点处的捆绑加强结构的设计及承受集中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长征二号E是中国最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它的研制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重要技术问题,如结构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和大型整流罩等。本文一般性地介绍了该火箭的主要性能指标、捆绑技术以及今后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9月和10月,长征二号F火箭先后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21工程作为跨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其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协调面广,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是整个工程的七大系统之一。中国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二号F。2013年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后,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启动了执行空间实验室任务的T2、Y11火箭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长征二号F/T1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的亮点之一是整流罩首用冯.卡门曲线。在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时,火箭外形上的最大变化是整流罩,整流罩不仅长度由先前的10.7m增至12.7m,最大直径也由先前的3.8m增至4.2m。采用冯.卡门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研制、发射试验及工程施工的全体同志: 欣悉你们取得了我国第一枚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验的圆满成功,并为国外用户搭载了一颗试验卫星。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是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的。这是全体研制、试验和工程施工人员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扬刻苦攻关、勇于拼搏精神的结果,也是继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取得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从事研制、试验、工程施工和各项保障工作的全体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热烈的祝贺! 这次发射试验的成功,使我们的运载火箭系列增加了新的品种,表明我国已经具有发射重型卫星的能力,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鼓舞全国人民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希望你们谦虚谨慎,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90年7月16日北京夏令时9时40分,我国新研制的一枚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地把一颗澳星-B的模拟星和搭载卫星BADR-A送入轨道。这是继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这里成功地把亚洲卫星一号送入太空之后,我国在航天运载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征二号F火箭逃逸整流罩纵向连接结构及解锁系统的技术要求,从整流罩各部段的对接桁、解锁接头的装配质量及精度入手,通过装配工装,增加过程控制,消除各部段的铆接变形,提高装配质量与精度及协调性。改进解锁机构的装配工艺,减小解锁机构的摩擦力,确保逃逸系统整流罩的同步解锁。  相似文献   

14.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五)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长征二号D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在长征二号基础上主要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该火箭于1990年2月开始研制,1992年8月9日进行了首次发射,成功地将中国...  相似文献   

15.
李思思  沈剑  梅飞 《航天员》2012,(5):56-58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伴随着振聋发聩的轰鸣声,托举着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CZ-2FY9)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指苍穹。火箭升空后,在完成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整流罩抛开等一系列指令后,船箭顺利分离,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29.8千米、倾角428度的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6.
白瑞雪  李惠子 《航天》2011,(12):11-11
“我给它打100分!”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后,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这枚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一起,创造了中国火箭入轨精度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7.
邸乃庸  朱维增 《中国航天》1997,(10):14-15,20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三)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图17长征二号C制导系统原理框图表3长征二号C星箭分离程序时间(秒)事件T+0YF-23发动机关机T+3.0包带锁紧爆炸螺栓起爆T+3.1分离反推固体火箭点火T+3.6星箭分离结束五、分离系统...  相似文献   

18.
索阿娣  李冠礁  王娟 《航天》2011,(11):16-17
在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史上,长征二号F火箭是一枚战功赫赫的明星火箭,有着“神箭”之称。 之所以赢得这样的美誉,在于它曾经7次问鼎长天,将7艘神舟飞船和6名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它的可靠性设计指标最高,达到了0.98。  相似文献   

19.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神舟飞船第一次执行应用性飞行任务.在神舟飞船定型的同时,一直用于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也进入"成熟期". 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近日表示,长二F火箭已基本定型,并将在空间站建设和运营中继续执行载人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长征二号F火箭的连战连捷,实现的是"飞天梦"。自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遥一火箭第一次破啼初试,成功将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以来,这枚被誉为"中国第一国际品牌"的生命之箭,在科研人员悉心化育之下,已茁壮成长十七载。回望处,这位年逾舞勺的火箭少年,连续十一次托载着神舟系列飞船,并两次托载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一次次成功叩开九天寰宇之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矗立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