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导弹在目标拦截过程中的特点,以H∞控制理论为基础,应用Lya-punov函数稳定性的分析方法设计了寻的导弹鲁棒制导律.该制导律中将目标机动看作系统的有界外部扰动,导弹的法向加速度作为控制输入,通过参数设置导弹的弹道性能,不需要对目标机动信息进行估计并且避免了复杂的Hamilton-Jacobi不等式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此制导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拦截效果,对外部扰动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虑导弹自动驾驶仪动特性的三维非线性导引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三维球坐标系下目标-导弹相对运动方程,考虑导弹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应用递推Lyapunov方法设计了一种三维非线性导引律.在设计的过程中,不需要消去三维制导动力学方程中的非线性耦合项,使得导引规律的最终表达形式得以极大简化.该导引律有效地克服了导弹控制系统的动态延迟对制导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做大机动逃逸,导弹自动驾驶仪存在较大滞后情况下,这种导引律仍具有很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3.
导弹拦截机动目标的过程中,弹体的动态特性和建模时的近似线性化都会对脱靶量和导引品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在不依赖碰撞线附近线性化假设的情况下,建立了导弹的导引控制一体化状态模型,并应用滑模变结构理论提出一种考虑导弹高阶动态特性的非线性一体化导引控制策略,该策略综合考虑了导弹的导引特性和控制特性,可以有效应对目标大机动的逃逸方式,在不需要控制回路补偿的情况下,仍可取得良好的导引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电子制导系统,若导弹在发射前已知一组目标位置坐标信息,则该制导系统能计算出飞行阶段导弹在固定惯性坐标系中的位置和速度.惯性坐标系的所有变量,均由以目标位置为中心的三轴正交坐标系确定.该制导系统不采用主动滚动控制便能不断地使导弹速度矢量指向目标位置.  相似文献   

5.
导弹攻防对抗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系对抗条件下,讨论导弹攻防对抗的新发展和应当研究的新技术.美国对导弹防御技术的研究投入比攻击技术更大.预警卫星、预警雷达以及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使得进行远程攻击的导弹更易被发现.同时,导弹突防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干扰与反干扰已成为信息对抗条件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海上战场态势预报,应用二次型性能指标最优跟踪理论,对某型导弹控制系统和搜索雷达天线随动系统进行改进,使此二系统处于次优工作状态.应用同相控制,改善导弹控制规律,扩展雷达搜索范围,提高搜索精度,确保雷达以概率1搜索目标.据此可简化导弹发射程序.发射导弹的程序简单,则易于实现发射过程自动化.发射导弹过程不计算目标机动运动,侧风、温度,湿度,陀螺漂移等干扰的影响.本文对探索导弹新的控制和导引规律以及全方位发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协同攻击目标,需要对攻击角度和攻击时间同时进行协调,针对此,本文研究了改进的混沌PSO算法,并将其引入到导弹的航迹规划中.基于导弹的质点模型,将存在边值、过载和禁飞区等约束条件的导弹最优航迹设计问题,通过Gauss伪谱法转化成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并对传统过载性能目标函数进行了改进,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8.
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三代Nag反坦克导弹在昌迪普尔发射场进行了试验发射.该导弹将要投产,准备1994年服役.印度认为,他的nag导弹优于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两组织现有的任何同类导弹. Nag导弹的动力装置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使用高能、无烟、硝胺推进剂,其射程可达4km.它是一种发射后不管型导弹,由弹上雷达自动探测目标,捕获目标后,信息经计算机传给导弹跟踪系统.跟踪系统一旦锁定目标,导弹就飞向目标.在接近目标之前,  相似文献   

9.
林金 《中国航天》1993,(4):30-32
引言 伴随着现代导弹技术的诞生,出现了“制导”的概念。为了引导导弹自动飞向预定的目标,需要有能反映飞行体运动状态参数的敏感器获取导弹飞行路线的信息,还要有手段获取目标的信息,然后对测量信息综合处理得出将导弹引导到目标的控制和导引信号,通过执行机构校正飞行弹道以完成飞行使命,这就是制导。它是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而产生并迅  相似文献   

10.
相控阵雷达     
二十多年来,人们都认为相控阵天线雷达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雷达,一部相控阵雷达能同时完成下列任务:搜索无干扰或受干扰的目标;跟踪已知的目标和导弹;制导导弹;识别未知的目标.虽然如此,但目前在世界上相控阵雷达使用得还不多.  相似文献   

11.
各种型号的导弹从其可进行有效制导即由发射系统通过指令制导来攻击目标的意义上来说,实际上都是“多用”性的.例如,防空导弹既可攻击坦克,也可攻击军舰,而反坦克导弹,虽然飞行速度较低,但也能够用来对付直升机.甚至如空空红外导弹之类的自导引导弹,也能陆基发射攻击看得见的热辐射目标.例如,火炮发射多时后,就成为很好的红外导弹的目标,因为热寻的导弹能击中灼热的炮管.然而,这些导弹之间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引信和战斗部对目标的效率不同,因为它们原先不是针对这种目标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空空导弹的作战效能和可靠性,由弹载电源向开关电路进行大电流放电,可提高惯性开关中圆柱电极上周磁场的强度,增强抵抗磁钢对钢珠反向作用力的能力,当导弹撞击目标过载较小时,使惯性开关的导通时间也能够满足触发电路工作需要,因此,导弹遇目标不炸的故障概率可得到下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战争中空袭模式的发展变化,防空导弹拦截的目标已由单机目标逐渐演变为编队目标.因此,研究拦截多机种、多架次编队目标情况下的武器系统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战意义.基于单个目标的制导误差平面的定义已经不能够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拦截双目标及多目标编队情况下的制导误差平面定义进行了拓展,实现了在接近实战条件下的制导精度的数学建模和仿真研究,使研究武器系统拦截编队目标的制导性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结束语     
本文叙述了导弹(包括精密制导武器)随着最近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过程、现状及趋势.综上所述,为了与对方目标性能的提高相适应,现代大多数导弹都显著提高了以下性能:远距离发射;同时多目标处理;捕捉低空目标;命中概率和战斗部威力.另外,还出现了高密度和高机动的小型导弹群(如子母弹型的制导子弹,小型近程反导弹导弹).现代导弹领域中最令人注目的进步还是发射后不管的导弹,用这种技术的目的就是在于提高同时多目标处理能力和发射平台的生存能力.这些新技术是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固体器件的进步和电脑的小型化、高性能为基础的,将其组合在导弹上实现目标红外成像、目标和地形特征的记忆和匹配、选定命中部位和建立自主的制导方式等.也就是说,导弹本身能对目标作出识别和选择、确定和修正弹道等各种智能判断.为此,就出现了所谓智能化精密制导武器.  相似文献   

15.
自越南战争以来,反雷达导弹就用于压制监视雷达和地空导弹,以支援战斗任务,但反雷达导弹的飞行时间较短,而且只有当雷达在那一时刻辐射时才能袭击雷达.显然,空军需要一种能替代反雷达导弹的成本低、持续时间长的反雷达武器,这和武器能隐蔽在目标雷达附近,等待雷达辐射.这种武器能被大批量地用来压制地空导弹的防空  相似文献   

16.
郑新  傅维贤  赵民 《航天控制》2011,29(1):93-98
弹道导弹主动段滚转,是可有效地突防主动段激光拦截的技术之一.但弹体的持续性滚转会引起耦合等效应,使导弹的动力学和控制特性变得复杂,并会对采用捷联惯导方案导弹的落点精度造成较大影响.为实现有效突防、及对作战目标的精确打击,需要对滚转弹道导弹的运动特性、制导、姿控系统设计,及落点散布规律进行研究.本文对滚转导弹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未来战争中,空袭飞行器将通过低空、超低空突防、采用多变战术、施放强电磁干扰、使用反辐射导弹和空地武器等,对面空导弹武器系统构成愈益严重的威胁.因此,面空导弹应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战术来抗衡,这包括应具有对付多目标和抗电子干扰能力,解决指令制导和自主导引问题,发展红外寻的导弹,增强对付反辐射导弹和隐身目标的能力,以及大力发展超高速导弹、光纤导弹和高能激光防空武器.对面空导弹的各类防空任务亦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18.
简讯     
最近在新加坡航空展览会上,以色列的拉法尔军火研制局的点防御导弹(PDM)模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导弹设计成能对付固定翼飞机、旋翼飞机和导弹(包括掠水导弹),以及地面目标和海岸目标(作为次要任务).这种点防御导弹被认为是一种重量轻、成本低和体积小的导弹,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它也能装备500吨以上的舰只.  相似文献   

19.
据《航讯》一九八○年十月廿日报导:福特宇航与通讯公司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成功地对据认为是世界上全自动导弹的首次验证飞行试验。自行搜索目标防空导弹(SIAM—Self—Initiated Anti—Aircraft Missile)的最近试验证实了这种可单独成为一族的小型战术导弹的可行性,这种导弹不需要发射架或火控设备。此外,通过采用先进的复合(雷达/红外)导引头,它们的性能有显著的改进。SIAM 最近的飞行试验是完全成功的,命中活动的全尺寸直升机——OH—50靶机。若采用装药战斗部和引信,该目标就被摧毁了。  相似文献   

20.
使用比例导引规律的寻的导弹具有检测导引规律所需的视线转率的目标跟踪器.这种目标跟踪器存在两类模型不确定性,它们都将降低导弹导引系统的性能.本文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来分析具有目标跟踪器模型不确定性的导引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导弹导引系统稳定性同目标跟踪器模型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而且,定义了超稳定最小距离,还给出了超稳定最小距离同目标跟踪器模型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