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挤压油膜阻尼器结构参数对气穴现象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实验的基础上, 研究了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诸如偏心率、油膜的径向间隙比和承载长度等对气穴现象的影响。上述结构参数保持不变时, 借助高速摄影机观察了不同转速工况的气穴现象, 归纳出两种不同成份组成的气穴。同时, 还测试和分析了气穴现象对挤压油膜压力分布的影响。以上结果对建立新挤压油膜阻尼器理论模型具有重要参考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崔颖  李婷  江齐  王永亮 《航空动力学报》2019,34(8):1781-1787
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中的Mixture模型和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建立了两端开口中心槽供油型挤压油膜阻尼器三维非定常空化流场求解模型。数值模拟表明:随着阻尼器内环进动,考虑两相流动的油膜低压区在中心槽的两侧产生两道对称的条状负压带,条状带内具有较高的气相体积分数;阻尼器低压区的压力和气相体积分数对进油孔位置十分敏感,阻尼器油膜力和流场气穴比的变化频率与进油孔数密切相关。内环同心进动半径、进动频率对阻尼器空化流场影响的数值计算表明,进动半径和频率的增大均会使得流场内的空化现象加剧,同时气穴比的相位滞后现象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流固耦合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特性,基于流固耦合求解的计算方法,在运动学和动力学条件均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通过实例建立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油膜和弹性环有限元耦合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详细的弹性环变形和油膜压力特性等流固耦合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机理以及与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在减振机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内的油膜压力分布趋势与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趋势相当,但呈现与油腔间隔相关的阶梯状分布,弹性环的计算结果也较传统方法的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4.
崔颖  罗乔丹  邱凯  黄宇熙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12):2474-2481
为研究两端密封型挤压油膜阻尼器流场与阻尼特性,建立了涨圈密封挤压油膜阻尼器三维非定常流场数值仿真模型。基于Fluent软件中的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数值模拟得到动态油膜压力与气相体积分数的周向分布规律。将计算得到的阻尼器油膜压力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由动态油膜力导出的平均等效阻尼系数与试验采用阻抗法识别的结果相比仅有0.6%的偏差,从而验证了该数值模型与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的数值计算表明增大进动半径、进动频率、涨圈密封的狭缝宽度均会使挤压油膜阻尼器流场中的空化现象加重,同时等效阻尼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5.
含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系统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研究了阻尼器特性;建立了含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转子与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两层油膜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利用数值仿真分析了系统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影响因素,仿真结果表明: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能有效抑制系统双稳态响应,选择一个质量适当的浮动环,有利于转子高速运转的稳定.利用含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动力学试验台,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盘式拉杆转子双稳态振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了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盘式拉杆转子动力学模型,利用非线性微分方程多周期解求解方法,对不同系统参数组合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研究了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盘式拉杆转子双稳态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比较了带与不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稳定周期解的动力学特性.通过频谱分析得出:忽略挤压油膜阻尼器时双稳态区主要为基频振动,考虑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盘式拉杆转子在双稳态区除了基频振动外,还有倍频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鉴于挤压油膜阻尼器(SFD)设计必须要同时考虑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转子系统与挤压油膜阻尼器耦合设计方法,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流程。对所设计的阻尼器进行了CFD数值模拟、油膜压力测量以及减振效果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是有效的。相比未采用阻尼器,采用阻尼器后转子系统两个转盘的振幅分别下降了46%和39%。通过实验还研究了不平衡量、支承刚度、供油压力和滑油温度对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不平衡量和支承刚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供油压力和滑油温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进行挤压油膜阻尼器设计时,重点应该关注转子上的不平衡量大小和支承刚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发动机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振动,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设计了一种端部安装金属橡胶环的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并在π油膜假设条件下,利用斯托克斯方程和雷诺方程,给出了新型金属橡胶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量表达式以及非线性油膜力的近似表达式。通过传统短挤压油膜阻尼器和新型金属橡胶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流量特性和油膜力特性的对比分析,表明新型金属橡胶挤压油膜阻尼器具有更好的阻尼性能和良好的节流特性。并通过试验证明了新型金属橡胶挤压油膜阻尼器具有更好的阻尼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9.
徐建康 《航空学报》1991,12(1):25-30
 本文对一个支于挤压油膜阻尼器轴承的柔性转子升降速通过共振时发生跳跃现象的瞬态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了油膜压力边界状态,不平衡参数、转速范围与跳跃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得结论对于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工程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设计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弹性环式挤压油脱阻尼器(ERSFD)以改善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SFD)的油膜力特性。通过对ERSFD数学物理模型的求解,研宄了ERSFD油膜力特性,研究表明弹性环的变形能够从动地改善偏心率。从而有效改善刚度非线性。另外,本文也研究了影响油膜力特性的结构参数,为适合于工程应用的ERSFD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挤压油膜减振机理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中擎  孟光 《航空动力学报》1988,3(4):309-314,382
本文探讨挤压油膜阻尼器(SFD)的非牛顿粘度效应和柔性转子-挤压油膜减振轴承(SFDB)系统的跳跃分歧现象、实加不平衡响应三个问题。文中根据经验方程和拟塑性流体流动特性,推导出适用于拟塑性流体的修正雷诺方程,估算了SFD的动力特性,说明了非牛顿粘度起的作用。文中借助于激扰幅值与扰频平方成正比的杜芬方程,分析了柔性转子-SFDB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揭示了跳跃分岐现象的本质,最后介绍了一个全析的实加不平衡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极低供油压力工况开展实验研究,以考察气液两相流对挤压油膜阻尼器(SFD)油膜参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FD入口气体体积分数小于0.9时,油膜阻尼随着入口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直至气体体积分数增大到0.9时,油膜阻尼是纯油状态时阻尼的60%;当气体体积分数大于0.9时,油膜阻尼大幅减小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有理论模型并不适用于极低供油压力工况。基于实验结果,找到了最符合SFD两相流动的等效黏度模型,其理论预测的油膜阻尼与不同供油压力下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为SFD两相流研究的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8):236-248
An integrated boost impell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tion performance of an aircraft hydraulic pump (AHP). It must be designed very carefully; however, few studies thus far have investigated boost impeller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boost impeller, this study developed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odel for an AHP based on the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full cavitation model. The results of verification tes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del is reliable for simulating the delivery characteristics of piston pumps and the boost capacity of the inlet impeller. Steady-state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boost impeller can remarkably improve the suction performance and mitigate the cavitation damage due to insufficient fluid filling while only consuming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input power. Transient-stat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ump with an impeller is more capable of catching up with a sudden increase in flow demand, and it has a lower suction flow ripple and impact. However, such a boost impeller also has some limitations such as magnifying the suction pressure fluctuation and having little effect on mitigating the cavitation caused by the back-flow jet.  相似文献   

14.
王文全  赵雷明  马开放  王超 《推进技术》2021,42(9):2145-2151
为了探究端板对尾流收缩叶梢负载(CLT)桨空化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Star-ccm+软件对CLT(Contracted and Loaded Tip)桨P1727的端板变参数模型进行了空化计算,计算采用DDES湍流模型和Schnerr-Sauer 空化模型,通过对E779A标准模型桨进行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桨叶表面空化区域与低压区域基本一致,空化区域的范围与推力损失程度呈正相关变化趋势;在端板有效抑制梢部绕流的情况下,端板长度和宽度对CLT桨的敞水性能和空化特性影响微弱;端板倾角对敞水性能和空化特性影响较大,倾角越大,推力和扭矩越大,空化发生时推力衰减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两相流理论滑动轴承动力特性求解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孙丹  张楚  郭瑞  杨建刚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2):2821-2827
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两相流与动网格技术应用于滑动轴承动力特性数值求解,建立了基于CFD两相流滑动轴承动力特性求解模型,该模型无需设定油膜破裂边界条件且更能准确模拟滑动轴承流场特性.比较了单相流与两相流滑动轴承压力分布特性,计算分析了滑动轴承气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两相流模型对滑动轴承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气化比例随着转速、偏心率和气化压力的增加而迅速增大,随进口压力的增加而缓慢减小.考虑两相流后,直接刚度系数增加,交叉刚度系数减小,直接与交叉阻尼系数均减小.随着偏心率的增加,单相流与两相流动力特性系数求解结果偏差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七叶大侧斜螺旋桨斜流中的水动力及空化流场特性,基于DDES(延迟分离涡方法)建立了斜流中螺旋桨空化流场数值预报模型。在空化数 =2.024时对三套网格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将斜流中螺旋桨(VP1304)水动力及空泡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数值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然后对七叶大侧斜螺旋桨斜流中的水动力及空泡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斜流中螺旋桨推力和扭矩相对轴向流中均有明显下降,且随着进速系数的增大,下降幅度也逐渐增大,J=1.0时推力下降了82.1%,扭矩下降了47.6%;斜流中螺旋桨桨叶载荷呈周期性变化,随着进速系数的增大桨叶载荷极值变化率逐渐增大,J=1.0时,推力载荷极值变化率为163%,扭矩载荷极值变化率为100%;斜流中螺旋桨桨叶表面空泡形态十分不规则,螺旋桨旋转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空泡融合、溃灭、脱落等现象,是桨叶表面载荷呈现脉动特性的重要原因,同时对螺旋桨的隐身性能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7.
七叶侧斜螺旋桨设计参数对空泡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江辉  郭健  郑亚雄  郭翔  陈强 《推进技术》2019,40(10):2366-2372
为建立有效的预报螺旋桨空泡性能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参数化分析七叶侧斜螺旋桨设计参数对空泡性能的影响,基于CFD方法建立了螺旋桨全湿流和空泡流非定常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DTMB4381标准螺旋桨全湿流及空泡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值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网格的收敛性分析,验证了收敛性并保证了计算精度。采用B样条曲线拟合方法拟合某七叶侧斜螺旋桨设计参数,通过改变控制点的值改变设计参数的分布型式。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七叶侧斜螺旋桨桨叶侧斜、弦长以及纵倾分布型式对螺旋桨空泡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加大侧斜能够减小空泡面积,使空泡的随边边界向桨叶中心偏移,增大侧斜后螺旋桨平均推力较原型桨增大9.0%;增加盘面比会使空泡面积增大,但会降低螺旋桨单位面积的平均负载,增加盘面比后螺旋桨平均推力较原型桨增大11.8%;同时桨叶向压力面弯曲或向吸力面弯曲的计算都表明,一定程度的纵倾有利于改善螺旋桨的空泡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