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对运载火箭下面级动力装置的液体燃料改用烃类燃料产生了极大兴趣.美国NASA兰利研究中心对采用各种液体燃料(H_2 O_2或烃类 O_2)的单级或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第一级的特性作了理论分析.一次性使用动力装置的运载火箭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上面级的研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阳 《中国航天》1993,(2):15-18,21
一、美国上面级的发展史 运载火箭发射不带近地点发动机的高轨道通信卫星时,都需要采用轨道转移级作为其上面级。美国在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研制的早期上面级有艾伯尔、艾伯尔星、阿金纳、阿金纳B和D、博纳2、半人马座1D、转移星和土星4B等。艾伯尔和艾伯尔星是其中最早研制的上面级,  相似文献   

3.
阿瑞斯1运载火箭是美国重返月球计划下研发的载人运载火箭,为两级小型载人火箭,第一级为五段式固体火箭助推器,第二级为低温上面级,采用J-2X发动机。  相似文献   

4.
位于苏联丘拉坦地区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大量新型设施业已完工,它们将用于发射苏联的航天飞机和能源号运载火箭,这表明了苏联今后将发射航天有效载荷的决心。 这组图片大体上反映了发射苏联航天飞机和能源号运载火箭的丘拉坦发射场的概貌。图中可以见到老式苏联土星5级火箭发射台。该发射场的大小相当或略大于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和马歇尔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5.
苏联于5月15日第一次试射了一枚推力相当于土星5的巨型运载火箭——能源号(美国称其为SL-W),这将加快苏联航天飞机的研制进度,并使苏联具有发射100吨重的空间站舱室和军用卫星的能力。能源号火箭的起飞推力为30000千牛,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苏联将用这种火箭来实施未来的载人飞往月球或火星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基于整体级概念的多级固体运载火箭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级固体运载火箭小型化需求,采用整体级概念(ISC)进行总体方案改造和优化设计.描述了2种ISC概念的特点,以某三级常规方案固体运载火箭为基准,通过利用级间的剩余空间,完成ISC方案改造.建立了运载火箭的整体级发动机动力计算模型、气动计算模型和弹道计算模型,并结合任务指标要求,提出了运载火箭的总体参数优化模型.在相同的任务条件下,完成了常规方案和2种ISC方案的优化.结果表明,引入ISC概念可将运载火箭体积缩小15%~20%,起飞总重缩小1%~1.5%,满足了总体指标要求,达到了运载火箭小型化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7.
第一枚阿里安4运载火箭已于1988年6月15日从库鲁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是阿里安4的验证/鉴定发射,也是欧洲发展阿里安运载火箭长远规划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阿里安4是在阿里安1、2、3的基础上研制的,它与它的前身有很多共性。阿里安4的改进包括:加长了火箭的第一级、提高了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结构刚度,采用了新型仪器舱,加  相似文献   

8.
长征三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个三级大型运载火箭,它能将重量为1.4吨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该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是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使用四氧化氮和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第三级为新研制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第三级发动机的代号为YF-73。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地把我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30日,韩国成功发射了韩国航天运载器-1(KSLV-1),又名罗老号运载火箭。继前两次发射失败后,此次发射对韩国尤为重要。发射成功,标志着韩国成为全球第11个具备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罗老号运载火箭因在罗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而得名。该型火箭为两级轻型运载火箭,于2002年开始研制,研发成本约4.71亿美元。火箭总重约140t,总长约33mm,箭体直径2.9m。火箭第一级为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单台RD151发动机,推力为1 670kN,比冲338s。第二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KSR-1发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运载火箭获得成功SFU的H2运载火箭在头两次发射中已取得成功,由于研制问题特别是运载火箭的LE7第一级低温发动机,首次发射推迟了两年多。第一次完全是日本本国产的、大型的、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HZ是作为日本空间计划的骨干火箭而设计的,并也由三菱公司下...  相似文献   

11.
运载火箭上面级功能与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狭义的运载火箭上面级的功能与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美国阿金纳、半人马座,俄罗斯的Fregat、微风,欧空局的EPS等典型上面级的应用和性能参数.概述了上面级应用灵活性不断提高、性能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发展等主要发展趋势.分析了运载火箭上面级的多星发射部署、卫星直接入轨、火箭运载能力增加、完成特定入轨任务等应用.讨论了运载火箭上面级需发展的总体优化、轻质化等技术.探讨了我国发展运载火箭上面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一次性使用的低成本商业化运载火箭,即“自由”Ⅱ号运载火箭,它使用在压馈式第一级和泵馈式第二级,低地球轨道有效载荷能力为11.3t,同步轨道能力为 3.2—3.6t.低地球轨道的运载成本,小批量发射时为每次飞行2500万美元,大批量发射时(>10次/年),发射成本为880—1320美元/kg.  相似文献   

13.
运载火箭上面级姿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运载火箭上面级姿态控制技术研究,对国内外运载火箭上面级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上面级发展趋势,并对上面级姿态控制技术设计的难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于1990年11月26日用一枚新型德尔它-Ⅱ运载火箭为美国空军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海星(Navstar)卫星.这是德尔它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1次发射,是称为德尔它-Ⅱ7925的新型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服务. 德尔它-Ⅱ7925型运载火箭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助推器,并且加大了第一级主发动机的喷管、新型固体火箭助推器采用石墨环氧发动机(GEMS),该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固体运载火箭设计属于典型的多学科设计问题,为提高同体运载火箭设计水平和缩短研制周期,提出了基于物理规划的固体运载火箭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建立了固体运载火箭多学科系统分析模型,以卫星轨道设计计算得到的运载火箭关机点参数和最小火箭起飞质量为设计准则.采用物理规划方法构造系统级火箭总体设计优化模型,以发动机总体性能指标为设计准则,采用物理规划方法构造子系统级发动机设计优化模型.通过系统级总体设计优化和并行的子系统级发动机设计优化的嵌套循环,得到满足火箭运载能力的各级固体发动机最优设计结果,即得到内外弹道相匹配的发动机最优推力-时间曲线.  相似文献   

16.
晓雨 《中国航天》2006,(4):14-15
3月24日,在历经数月推迟后,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1新型运载火箭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的罗纳德,里根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场进行了令人瞩目的首次发射。之所以受人关注,是因为这种部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由私人出资研制的液体火箭,也是十多年来第一种全新的航天运载火箭,有可能标志着低成本航天飞行时代的来临。遗憾的是,火箭起飞后不到1分钟便发生了故障,当时第一级发动机还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陈杰 《中国航天》2007,(5):30-31,36
一、空中发射运载火箭发展概述空中发射运载火箭指利用第一级将携带有效载荷的一次性使用的第二级运输到一定高度释放、第一级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运载系统。在这个领域,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很早就进行了有关的概念研究和研制工作,提出了多种方案。最早的“螺旋”空中发射运载火箭方案是由前苏联在1965年提出的。该方案后因成本过高、技术难度过大和研制周期过长而停止。美国的“飞马座”空射火箭是迄今为止唯一实用化的方案,同时美国正在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18.
大力神ⅣB运载火箭在过去的12次飞行中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其中,它的大型轻质固体发动机采用改性推进剂、三段石墨复合材料壳体和柔性喷管,是经飞行考验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之一.芯级火箭一、二级发动机推进剂为四氧化二氮/混肼50、半人马座上面级发动机为液氢/液氧,可把超过5760kg的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广泛运用于各种型号运载火箭的高能量半人马座上面级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能三次起动,第一次点火到达停泊轨道,在停泊轨道第二次点火将自身和卫星送入大椭圆轨道,经5到7小时滑行后再次点火到达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在大力神Ⅳ/半人马座运载火箭上它的工作时间创造了最长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1994年2月4日,日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 H—Ⅱ运载火箭。这次发射成功预示着日本的宇航事业美好的发展前景。H—Ⅱ运载火箭将做为日本九十年代到下世纪初的主要空间运载系统。它最显著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第一级发动机 LE—7和第二级发动机 LE—5A。这两种发动机均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氧化剂。独特的发动机设计特点,使得 H—Ⅱ运载火箭跻身于世界航天技术行列中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LE—7和LE—5A 是以 LE—5发动机的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LE—5发动机是完全依靠日本技术研制出的第一种低温发动机,并成功地应用在 H—Ⅰ运载火箭的第二级上。本文着重介绍日本低温发动机研制的历史,展示这些发动机独特的设计以及研制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预计苏联要研制数种型号的能源号大型运载火箭,其中最大的一种型号可将215吨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 1987年5月15日发射的第一枚能源号运载火箭包括一个芯级和4个捆绑的助推器以及一个安装在侧面的上面级,上面级装有一台姿控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未能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