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关于“逐步将各军工总公司改组为若干企业集团”的要求,在国防科工委的具体领导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已改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并于1999年7月1日挂牌成立。 中国航天科技、机电两大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由航天总公司改组为航天科技、机电两大集团公司以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将逐步达到下列几项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98国际空间技术应用展与研讨会在京举办3月18~22日,由中国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支持,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主办,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空间技术应用展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同时主办了’98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14日,由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部主持,国防科工委921办、测通所、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一院、一院~部、二院二部、三院三部、计算机集团总公司、电子部四所、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的EMC专家参加,对七①四所“EMC屏蔽设计(SECAD)数学模型和软件研制”  相似文献   

4.
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次总工艺师工作会在廊坊召开为贯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次工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航天工艺工作的发展,航天总公司质量技术司于1996年10月9日~11日,在廊坊召开了总公司第一次总工艺师工作会。栾恩杰副总经理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中航集团是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主体。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等企业,组建的特大型国有航空运输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2002年10月11日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总公司,子公司两级计划编制、执行、反馈及监控、调整等工作环节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划协同管理的思想,并设计了计划协同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计划编制、进度控制、计划调整、计划查询、统计报表、消息机制、系统接口七大功能,为提高总公司,子公司两级机构计划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提出了一个技术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总公司/子公司两级计划编制、执行、反馈及监控、调整等工作环节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划协同管理的思想,并设计了计划协同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计划编制、进度控制、计划调整、计划查询、统计报表、消息机制、系统接口七大功能,为提高总公司/子公司两级机构计划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提出了一个技术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去年12月22~24日,航天总公司召开了1999年计划工作会,在总结1998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部署、安排了1999年的科研、生产、经营等各项任务,为即将开始的航天体制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航天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副总  相似文献   

9.
总公司下发有关实施新焊接标准文件后,各单位积极组织宣贯新焊接标准,总公司也加强了技术指导工作。1998年5月19~21日,总公司派出了周万盛、郑世才等组成的专家组,到沈阳111厂和119厂对QJ 1842—95等新焊接标准进行现场宣贯和技术咨询。 专家组分别在111厂和119厂重点对焊接、探伤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技术咨询。检查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焊缝的编号情况、焊缝等级、探伤、检验等,并抽查了X射线照相底片。对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简称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由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依托航天710所(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前身之一)成立于1996年,是我国最早的航天育种专业机构和航天育种策源地,直接推进了国内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简称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由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依托航天710所(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前身之一)成立于1996年,是我国最早的航天育种专业机构和航天育种策源地,直接推进了国内航天育种研究及产业化。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提供种质材料航天搭载、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简称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由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依托航天710所(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前身之一)成立于1996年,是我国最早的航天育种专业机构和航天育种策源地,直接推进了国内航天育种研究及产业化。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提供种质材料航天搭载、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简称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由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依托航天710所(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前身之一)成立于1996年,是我国最早的航天育种专业机构和航天育种策源地,直接推进了国内航天育种研究及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航天工业总公司设计规范编写经验交流会在陕西航天管理局的精心筹备以及在陕各航天单位的支持下,于1995年11月1~3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和一、二、三、五、八院,七○八所,061、062、066、068基地以及在陕各航天单位等29个单位共85名代表。陕西航天管理局黄旺生局长以及型号研制的主要厂、所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6,(8):46-46
由中国机床总公司、汉诺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及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国际金属加工工业展览会(简称国际金属加工展)将于10月10~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6.
应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质量局、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的邀请,俄罗斯通讯院士、莫斯科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系主任、火箭发动机专家梅舍洛夫·耶甫盖尼·巴甫洛维奇教授于1998年10月12~15日来华讲学,就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军转民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为贯彻党中央”军民结合”的战略方针和总公司“发展航天、加强民品、提高效益、走向世界”的发展方针,促进航天科技工业军转民工作和民品产业的发展,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军转民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5年12月28日在北京...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防科工委标准计量局(1993)标计字第45号和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质字(1993)059号文件的精神,按照总公司国军标实施情况调查工作计划的安排,总公司调查组于1994年1月下旬对上海航天局有关单位国军标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一行6人,由国防科工委标准计量局标准计量处安卫国处长、李谊参谋及总公司国军标实施情况调查组组长沈尧西、副组长庞海涛和组员王全亮、刘海涛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宇航学会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专业委员会、国防科工委“8410”办公室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专业组,于1998年6月28日~7月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了导弹飞行力学与航天器动力学学术交流会议。参加会议的单位有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一院一部、二院二部、三院三部、702所、五院、501部、502所、512所、八院八部、805所、509所、国防科工委29基地、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和机械动力学公司共22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前卫一号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唐晓斌,蒋越铁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在1994年的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引起了各国防务部门的极大关注,中国中央电视台及国外的一些传媒机构对此做了报道。这种新型武器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