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随着航电系统的发展,传统的通信网络传输速率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因此,FC协议作为新一代的高性能网络通信协议被引入到航电系统中.如何基于FC协议设计出满足航电系统应用需求的通信网络成为FC技术研究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航电系统应用的基于FC通信协议的双余度环网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着重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对系统的容错设计给出了说明,最后对系统的容错能力进行了全面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现代航电网络系统维护的实际应用,在深入研究ARINC615A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靠的文件加卸载软件实现方法,能够实现指定文件在航电系统中不同设备之间的上传和下栽功能,并引入状态监控机制、CRC校验机制,冗余管理机制,加强了文件加卸栽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大量的功能和性能测试证明,实现了ARINC615A协议规定的文件加卸载功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满足实际应用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3.
面对未来航空运输系统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型客机安全性和空域运行效能,在系统综合控制、相关方信息共享、空地协同决策与管理、所需通导监视性能、基于航迹运行等方面对大型客机航电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结合现代综合化航电系统的技术发展特点,总结了先进的航电系统架构、主要的功能特征、安全性设计流程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国产大型客机综合化航电系统研制和集成工作的工程实践,结合国内相关院所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航电系统综合集成、驾驶舱显示与控制、综合模块化航电、飞行管理、无线电导航、综合监视、机载数据链、大气惯导与机载信息等领域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并对下一代大型客机航电系统的应用需求、技术特征、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针对联合式航电系统原理仿真及教学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实体座舱并嵌入DCS数字战斗模拟软件的全数字仿真系统。系统可模拟航电系统地面准备、导航、空空、空地模式下的操作控制逻辑和显示画面;实体座舱和数字战斗模拟软件通过多路RS422总线和HDMI接口实现信息交互;采用共享内存机制获取飞行状态及航电终端仿真数据作为激励源,模拟航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GJB 289A总线的信息流,展示GJB 289A总线通信原理及调度机制。实践证明,系统能有效支撑航空电子综合技术与原理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局、欧洲航空安全局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已经发布的航行新技术政策及规章出发,包括基于性能的导航技术、自动相关监视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卫星着陆技术,提出了民机机载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实现这些航行新技术的需求,总结了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传统系统架构,结合先进的航电系统架构设计技术、先进的航电数据网络设计技术,在民机型号研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实现架构。新架构是高度综合化、开放式的系统架构,增加了系统扩充功能的灵活性。最后,提出了工程实现上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适航和安全性分析、时间延迟及信号失真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SOC技术在FC芯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FC协议芯片的设计为例,分析了SOC设计方法的特点及其与传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的不同点。本文讨论的FC协议芯片实质上是用SOC技术实现的FC网卡,这种方法有助于在航电系统的设计中推广使用SOC技术并为改变现有的航电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建立我国未来航空电子统一网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ADS2的航电系统综合测试平台设计方案,通过分析航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当前航电系统测试对测试平台的迫切需求,提出构建航电系统综合测试平台的技术方案及测试系统的顶层逻辑架构、物理架构及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几年综合航电系统的迅速发展,作为航电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座舱显示系统也向着开放式构架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ARINC661协议应运而生。协议将用户应用(UA)的逻辑功能与座舱显示系统(CDS)的画面生成功能相隔离,并为两者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基于ARINC661协议的CDS可解释定义文件(DF)及动态运行指令,通过调用内核渲染器,完成对画面的实时渲染。要实现CDS中画面的成功显示,渲染器的设计非常重要。通过对ARINC661协议的分析,重点研究了窗体部件的渲染技术,设计了基于ARINC661协议的内核渲染器,为国内航电显示设备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时间触发架构的应用系统通信模型设计方法:结合某型飞机综合数据管理系统(IDMS)应用功能的通信需求,利用“PDevelopmentCluster系统设计工具,构建基于时间触发协议(TTP)的IDMS通信系统仿真模型。TTP精确的全局时钟同步可以为系统提供精确的时钟和单元之间的精确同步,协议的容错机制为...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一代模块化航电系统的飞机刹车控制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系统(IMA)已成为机载航空电子设备系统的发展方向。航电设备系统的发展大大拓宽了其职能,传统上一些非航电系统的处理功能,如空调、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系统也综合了进来;而且,由于采用开放系统结构,无论增加功能或改进都比较容易。基于航电设备的飞机刹车控制已经成为必然,单独的分立的刹车防滑控制装置或控制盒不复存在,其职能宿主于航电系统。本文概述了综合模块化航电设备(IMA)的基本概念,着重论述新一代航电设备的飞机刹车控制架构。  相似文献   

11.
谭博 《航空工程进展》2020,11(2):272-278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模块化技术的发展,系统内大数据传输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现有的几种大数据传输方式或需要更改现存系统架构,或需要系统具有特定功能支持,难以在不同的航空电子系统中进行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可在系统应用层中实现的多窗口传输协议及其实现方法。该协议使用额外的资源同时进行多窗口信息传输,保证了在机载网络不稳定环境下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满足系统大数据传输的需求。而且方法在应用层实现,避免了对系统现有硬件和软件架构的更改,适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2.
航空电子系统MIL-STD-1553通信网络接口验证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L-STD-1553数据总线为航空电子系统提供了一个系统支撑数据交换网络,它是航空电子系统集成的纽带,其通信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航空电子系统设计的成败。本文首先介绍了航空电子系统MIL-STD-1553基于OSI模型的通信终端的基本结构;然后给出了对网络接口执行测试的内容,包括MIL-STD-1553标准协议验证测试、应用网络通信协议验证测试和实时通信验证测试。这三种类型的测试将全面验证MIL-STD-1553通信终端的设计是否满足MIL-STD-1553标准通信协议及航空电子系统通信协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会带来可信性、不确定性和可解释性等问题,有必要通过有效的符合性方法向公众与利益攸关方证实智能航电系统的适航安全性。首先,分析了智能航电系统的等级分类和应用现状,阐述了现有指南和标准的适用性;然后,基于对当前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了包含可信度分析、安全性评估、安全风险缓解和认证/批准活动的智能航电系统认证框架实施流程及其技术细节;最后,给出智能航电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符合性验证要求及实现方法建议,评估了符合性验证对现有适航体系的影响,为民用飞机智能航电系统的设计与认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完整性概率是民用飞机与系统安全性的评价指标之一。循环冗余校验(CRC)是航空电子系统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的完整性设计措施。针对缺乏CRC校验定量安全性分析的现状,基于标准CRC校验的性能,研究了业务数据在航空电子系统通信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且被CRC漏检的概率。结合案例分析了CRC校验对航电网络传输通道完整性需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应用层采取CRC校验等设计措施,并确保业务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且被CRC漏检的概率满足顶层分配的完整性需求,则网络传输通道或链路层可无需考虑针对特定业务数据的完整性需求,进而缓解对网络传输通道的安全性需求。分析思路为航电网络CRC校验设计及安全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承载的应用日趋复杂,飞机对机载计算机的计算力和功耗比要求不断提升,这也推动了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的加速应用和普及。多核处理器在航空电子设备的深入应用,随之而来的是运行其上的软件复杂度急剧上升,面向应用的航电系统设计面临挑战。多核处理器平台由于需要面对并行、指令乱序、资源共享冲突等问题,而目前国内大多数机载嵌入式软件和驱动仍然是基于单核处理器设计和实现的,影响最大的是在机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环境下的驱动软件,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多核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尤其是需要兼顾共享内存等资源的使用冲突和实时高效要求。本文结合机载航电多核处理平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多核弱序存储模型的共享内存驱动软件设计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设计了FC 总线驱动和MBI 总线驱动,项目应用结果表明,设计的驱动程序在多核处理器平台上数据传输正确,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核心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核心系统.在系统应用需求及技术特征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模型,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包括系统管理、网络通信、时间同步、容错策略等,最后给出系统设计方案的建议.系统具有可重构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健壮性,可满足先进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应用要求,并为未来新型分布式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刘艳芳  吕江花  马世龙  黎涛 《航空学报》2019,40(8):322818-322818
航电系统在使用或升级改造过程中进行可靠性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当前批量航电系统大量投入使用的背景下,迫切需要能高效、快速、准确地对系统进行可靠性检测。由于航电系统安全性要求高,内置检测软件受限,需要外置检测设备通过航电系统指定接口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也不允许出现任何泄露等行为。检测设备与具体航电系统耦合,检测过程与具体检测设备耦合,难以实现批量航电系统并行检测。为此,通过引入逻辑检测设备,给出了一种航电系统并行检测分层框架,解决检测设备与被测系统耦合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检测的安全性。通过逻辑检测设备、检测跳转机和被测主机上检测行为的描述,给出了一种面向通用航电系统并行检测的检测设备协同机制,解决检测过程与检测设备耦合的问题,从而支持多个航电系统并行检测。最后,实现了一个通用航电系统并行检测系统,并通过实际应用和实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The V-22 avionic hardware is the first to be designed under MIL-STD-2165 testability program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avionics design-for-testability approach and lessons learned to date relative to the application of MIL-STD-2165. The paper will discuss incorporation of testability requirements up front in the avionics design which will drive the supportability philosophy at both the Organizational and Depot levels of maintenance. The paper will compare previous avionics hardware testability requirements versus those applied to the V-22 avionics and highlight areas of improvement. A discussion of testability design impacts on reduced level of testing (i.e. WRA/SRA/System) will be included. In addi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meeting the user requirements for a man-portable forward deployed maintenance capability that forms the basis for a two level support scenario (Organizational and Depot). The innovation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on-board Central Integrated Checkout system will provide data as well as fault isolation and will use this data as a mechanism to reduce the size and complexity of the stimulus and measurement hardware at either the Organizational or Depot level depending on the deployment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航空电子系统的母板总线在传输带宽、传输距离、EMI等方面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光母板技术实现了光纤高密度高可靠性的互连,这为航电统一光纤网络应用于先进航电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介绍了光母板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在航电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最后,针对光母板技术在我国航电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机载嵌入式软件的系统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东 《航空计算技术》2004,34(4):108-110,114
针对航空电子系统的功能特点,分析了某航电分系统控制管理计算机软件的特征和要求,结合机载嵌入式软件的系统测试需求,提出利用航电分系统设计开发试验平台,通过总线上的故障注入和数据采集方法,实现机载嵌入式软件的系统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