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无人机自主控制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松波 《飞机设计》2009,29(6):15-18
根据无人机自主控制的定义与内涵,将无人机自主控制关键技术划分为态势感知技术、规划与协同技术、自主决策技术和执行任务技术,并针对这四项关键技术发展所涉及内容分别进行了层级研究,初步给出了我国无人机自主控制层级发展规划和层级发展趋势图,可以为我国建立无人机自主控制能力标准或者开展无人机自主控制研究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戴宁 《飞行力学》2004,22(2):6-10
从无人机自主进场着陆的功能需求分析出发。探讨了无人机自主进场着陆控制系统的智能递阶控制结构的组成,并对系统的各关键功能模块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精确4D航迹规划及跟踪控制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ACL)产生的背景,总结了近年来ACL发展和对国内外的影响,提出了对ACL总体的认识和对其十级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任意几何形态的无人机自主编队方法,综合运用虚拟结构原理和智能体模型,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基于层级网络的自主编队策略。首先,引入了虚拟领航员结构和无人机智能体模型,并建立了划分等级次序的层级网络;其次,针对假设条件,研究了虚拟领航员的运动规律,并给出了入列及防撞的具体策略;最后,通过系列仿真试验对自主编队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多无人机能够进行固定形态的自主编队并保持稳定,通过合理调整层级关系,无人机还可进行编队重构。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人机以不同载荷自主着陆时,固定的纵向参考轨迹线不能满足着陆速度及其他着陆参数对轨迹的要求的问题,文章根据无人机不同的飞行性能和着陆性能要求,设计纵向着陆轨迹,结合着陆过程的控制逻辑,设计控制律。并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无人机的自主着陆阶段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设计的着陆轨迹和着陆控制律满足着陆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主编队是无人机集群作战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视线的三维无人机双机与多机自主编队方法.制导律采用横纵分离的经典PD控制方式进行设计,建立了加入制导律的双机、多机的质点相对运动学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在平衡点处的雅克比矩阵的特征根,来判断制导律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制导律能有效导引无人机构成编队,并保持编队飞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人机空中加油的自主会合问题,进行了相应制导律和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通过改进的带角度约束的三维比例制导律实现对航向角的控制,以协调转弯的方式将航迹角指令转化为姿态角指令。基于无人机六自由度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无人机的姿态控制,采用时标分离的方法设计了慢子系统和快子系统,并对这两个子系统分别进行动态逆控制设计。同时,基于滑模控制的方法设计了满足自主会合要求的速度控制律。在保证无人机飞行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控制和制导指令的精确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和控制律能够实现无人机空中加油的自主会合,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8.
小型自主飞行无人机系统又称为空中机器人,泛指各种能够在空中自由飞行的无人飞行器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述了一种5kg小型自主飞行无人机系统的飞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选择与集成、图像处理的方法、电磁兼容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主飞行,并在"枭龙杯"中国空中机器人大赛上获奖.设计方法在无人机系统试飞和比赛中都得到了验证,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多架无人机协同攻击能够充分利用各个飞机的作战资源和空间占位,是未来空战的主要模式,对多无人机进行编队具有比较重要的实际意义。多智能体技术通过采用各智能体间的通信、合作、协调、管理及控制来表达实际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行为特性,为实际问题提供一种统一的框架。本文简要介绍了多智能体的概念及易于协调管理的特点,从多智能体系统理论和群集控制思想出发,对多无人机编队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的自主性是无人机的重要性能,国外在评估无人机自主性的量化方法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目前主要形成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无人机的自主控制等级(ACL)对无人机的自主性有许多评估量化方法,其中最有影响的,并最为广泛使用的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化航空器任务复杂度的增加,对其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自主能力的概念,提出了自主能力等级划分的必要性;对国内外智能化航空器自主能力等级的划分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根据划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主等级评估方法——三维坐标评价法,文中详细阐述了该方法提出的原则、方法的表述、评判准则和流程,同时采用该方法对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最后与ACL等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从协同化、体系化、一体化适应未来战争的信息化,跨域化、高速化、多用化适应未来战争的立体多维化,自主化、平台化、小型化适应未来战争的无人智能化3个方面概述了未来战略新常态下武器装备对自主导航控制的需求,进而对自主导航控制这一概念进行了简要概述.从精确打击入手,阐述了惯性技术对自主导航的重要性,提出惯性技术是自主导航控制的核心.最后,从惯性器件、惯性传感技术、惯性测试、新功能材料、新兴算法和软件技术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自主防撞关键技术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人机与有人机在多机种和不同合作程度下共享空域飞行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防撞问题成为制约无人机飞出隔离空域的关键挑战。结合现有飞机防撞体系,从无人机防撞特殊性出发分析无人机自主防撞需求,提出无人机自主防撞系统的框架,归纳分析两大主要关键技术——感知探测技术和防撞算法,以及二者的不同应用范围和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无人机自主防撞管理体系架构,总结探讨无人机自主防撞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飞行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无人机工程研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无人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与外部接口;分析了系统功能设计时在飞行控制、飞行任务管理与规划、机载设备故障判断与处理、遥控遥测管理以及任务设备管理等方面应考虑的主要问题;从系统控制权限逐步增大的角度论述了无人机典型的遥控控制、人工干预自动控制以及自主控制等控制方式的特点、适用情形和发展前景;讨论了系统研制过程中的控制律设计、控制与管理策略设计、软件开发和高逼真仿真试验等主要关键技术;最后,归纳了区别于有人机系统的显著特点以及通用化、综合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1):2921-2929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the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is a key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autonomous control, real-time navigation and surveillance. However, poor UAV wireless links would degrade the quality of video communication, leading to difficulties in video analysi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packet-loss and limited bandwidth in adverse UAV channel environ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parameter optimization mechanism for UAV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In the proposed method, an Optimal Strategy Library (OSL) is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for video encoding an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Adapted to the packet-loss rate and bandwidth in practical UAV wireless network, the proposed OSL can facilitate the encoding of video sequences and the recovery of degraded videos with optimal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olution can keep 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 working efficiently with adverse UAV wireless links, and is capable of maximizing the inference accuracy of Multi-Object Tracking (MOT) algorithms in various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要求无人机在GPS信号失效时仍然能够保证一定的航迹跟随性能。在不给现役无人机增加其他的硬件配置的前提下,本文采用推测导航作为唯一的导航手段,并针对影响推测导航 精度的侧风扰动,研究了一种对抗侧风的控制策略。该策略的实质就是将普通的PID控制律改为一种容错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在无人机作直线航迹跟踪时,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7.
针对自主空中加油(AAR)任务中的飞行器编队形成问题,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自主控制器方案。采用基于视线的编队制导律控制队形,产生制导指令。针对加油编队过程中产生的模型误差和尾涡扰动等不确定性,基于RBF神经网络和自适应Backstepping方法,设计了UAV姿态和速度非线性控制律来在线逼近和补偿不确定性,保证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使用协调转弯方式将航迹角指令转换为姿态指令,以实现控制律对航迹角指令的精确跟踪。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制导律和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从人机权限方面考虑,提出基于三级自主等级以上的无人机系统,分析典型无人机作战任务下各操作项自动化程度、复杂性等信息,得出多机监控能力下操作员角色需向指挥员转变。然后以四机监控为例,通过设计人机智能认知信息架构,建立操作员意图识别模型,采用空域页面布局切换和时域页面智能推显等形 式进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现单操作员对多架无人机的监控。最后在飞行模拟器环境下进行了多机监控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证明本文设计的人机交互界面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